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559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China Geology》2020,3(1):137-152
Since 2012, some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through the resource investigation, metallogenesis research,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ing of lithium deposits in China. Firstly, the progress of lithium exploration has been made in Sichuan, Xinjiang, Qinghai and Jiangxi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 Li deposits are not only found within the pegmatite rocks but also within the granitic rocks and sedimentary rocks. Secondly, the methods of geological survey, geochemical and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even drilling technology have been improved, which can be delineating orebodies quickly. Thirdly, the mechanisms of Li mineralization were summarize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 contents and kinds of geological phenomena. Based on practic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ulti-cycle, deep circulation,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r “MDIE” metallogenic mechanism for short has been put forwarded further in this paper, and the “five levels + basement” exploration model has been successfully expanded to guide the prospecting work both in the Jiajika and Keeryin pegmatite ore fields in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Besides, new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aspect of amblygonite deposits of granite-type and hydrothermal type in the Mufushan-Jiuling ore district, which points out a new direction for prospecting new types of lithium deposi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742.
沙依肯布拉克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出露于中阿尔泰,为铍矿化伟晶岩的直接围岩,是研究其与稀有金属矿化关系、区域构造环境和中阿尔泰是否存在古老基底的理想对象。本文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405.6±3.9Ma,属早泥盆世,明显早于阿尔泰稀有金属成矿高峰期。岩石具有高硅(SiO2=73.8%~74.7%)、富铝(Al2O3=13.3%~14.6%)、相对富钠(Na2O/K2O=1.28~3.13)的特点,A/CNK和A/NK值均大于1,属低钾钙碱性过铝质-强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表现出Ba、Sr、P、Nb、Ti、Ce的负异常和Rb、Th、Ta、Pb、Nd、Sm、Hf的相对正异常,稀土元素显示轻稀土弱富集、重稀土平缓及较弱的负Eu异常(δEu=0.70~0.82)。岩石的εNd(t)和二阶段Nd模式年龄较为均一,分别为-1.76^-1.22和1.19~1.21Ga。综合以上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本文认为中阿尔泰存在古老基底,沙依肯布拉克花岗闪长岩可能来源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在早泥盆世俯冲消减环境下的部分熔融,在形成过程中混入了部分幔源物质。  相似文献   
743.
被动陆边边缘含盐盆地广泛发育的盐筏是一种重力滑脱作用下的极端薄皮伸展形成的构造样式,对于盆地后裂谷期的演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物理模拟,除去考虑常规的盐层厚度、基底倾角、前构造沉积层厚度等单因素的影响之外,研究着重基底倾角与同沉积速率的组合影响,同时注重初始模型的设置与实际地质条件的吻合,使模拟结果更有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触发下刚果盆地白垩系盐筏活动的机制为重力滑脱作用而非差异负载作用;盐筏构造最关键的控制因素为基底倾角及同沉积速率;其中基底倾角控制了盐筏形成过程中断裂的分布及筏体的滑脱速率,而同沉积速率则控制了筏体之间沉积填充的样式,两者相对速度的快慢控制了盐筏的构造样式,下刚果盆地白垩系盐筏构造是沉积速率相对较快条件控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44.
林长松  唐勇  谭勇华 《海洋学报》2009,31(2):97-103
南海西缘断裂带以8°N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主断裂是一条形成于中生代的基底断裂,在新生代为持续活动的断裂带,并控制了沿断裂带及其邻近分布的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断裂带内无磁性的高密度岩体属于印支期或燕山第1,4,5期之中的某一期花岗岩侵入体,它很可能是燕山晚期的产物。该断裂带的基底断裂在万安盆地的延伸段位于盆地中部;万安盆地东缘断裂带是新生代以来受盆地中部基底断裂右行走滑的扭张应力作用,在盆地东部边缘引发断陷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45.
南海西缘断裂带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西缘断裂带以8°N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主断裂是一条形成于中生代的基底断裂,在新生代为持续活动的断裂带,并控制了沿断裂带及其邻近分布的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断裂带内无磁性的高密度岩体属于印支期或燕山第1,4,5期之中的某一期花岗岩侵入体,它很可能是燕山晚期的产物。该断裂带的基底断裂在万安盆地的延伸段位于盆地中部;万安盆地东缘断裂带是新生代以来受盆地中部基底断裂右行走滑的扭张应力作用,在盆地东部边缘引发断陷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46.
张建明  程培生  李壮 《江苏地质》2023,47(3):249-258
西湾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庐枞矿集区北部、NE与近EW向基底断裂交会处,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化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等进行分析,认为西湾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中三叠统周冲村组灰岩角砾岩,控矿构造为基底褶皱隆起带、基底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和“硅钙面”对铅锌矿体的控制明显。NE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其次级断裂及其形成的破碎带和“硅钙面”为容矿构造。根据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及铅锌矿赋存特征,认为西湾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为地层和构造,该矿床为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