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188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往整治滑坡,较多地使用大口径挖孔桩或钻孔灌注抗滑桩,周期长、成本高。川地208队在治理重庆制药五厂已处于危急态势的滑坡中,采用“天平式”控制、勘治结合、快速抢险,用三排小径密抗桩(300mm口径)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表明:浅层滑坡采用较小口径的密抗桩,并辅以排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以其全天候、全天时、不受云雨影响的工作特性在空间对海观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又以其高空间分辨率、多极化、多成像模式的特点展示了其在海洋动力要素反演和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研究中独特的魅力.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又赋予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遥感更强大的生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大数据的5"V"特性,进而以高分辨率海面风场反演、海洋内波中尺度动力过程观测两类典型案例,阐述了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卫星海洋遥感结合,实现海洋环境参数高精度反演和海洋动力过程科学深层次认知的研究.最后,展望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遥感与大数据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3.
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目的是查明桩的完整性,查清缺陷及其位置,以保证工程质量,不遗留事故隐患。常用的高、低应变,声波透射法三种动力测试方法在大直径灌注桩中所具有的特性及三种测试方法互为验证、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可综合评价桩身完整性。  相似文献   
74.
中国大陆及邻区、川滇成组强震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1902年以来MS≥7地震的成组活动划分出7组,其首发大震分别为1902年阿图什8.2级,1911年阿拉木图8.2级,1920年海原8.5级,1931年富蕴8.0级,1946年缅甸7.8级,1966年邢台7.2级,1988年缅甸7.2级。川滇MS≥6.7地震成组活动划分出5组,其首发强震为1913年峨山7.0级,1933年茂县7.5级,1948年理塘7.3级,1966年东川6.5级、6.2级,1988年澜沧7.4级。其中,川滇MS≥7的首发大震滞后中国大陆首发大震几个月至4年不等。按成组大震的界定,目前中国大陆处于1998~2007年(估计)的大震少发时段。川滇未来1~2年的大震形势为川滇西部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中国大陆新一轮强震成组活动中的大地震将可能在2007~2009年前后发生,主体危险区可能为天山地震带中段及川滇东部。2007~2008年可能出现5~6级地震的增强过程。巧家—东川一带可能最先发生6级地震。  相似文献   
75.
在分析了国内外大直径基岩孔钻进取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低能耗、高效率、低造价的大直径硬岩环状取芯钻具,设计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工艺可行,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为大直径硬岩取芯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具.  相似文献   
76.
运用Ansys有限元技术,分析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空心桩桩顶沉降、桩端沉降与桩身压缩三者的关系,桩长L对桩身轴力的影响,桩长L、桩径D、桩体弹性模量E对桩P-s曲线的影响,桩长L、桩径D对桩P-Se(桩端沉降与桩顶沉降的比值)曲线的影响,具有工程上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7.
采用大试管和红外加热的多孔控温消解炉的简单装置消解植物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测定其中的主量和痕量元素,对消解温度、消解时间、消解溶剂、样品取样量等条件进行考察。用植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前处理及测定,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吻合。方法不仅能同时测定B、Ba、Ca、Cd、Cu、K、Mg、Mn、Na、Ni、P、S、Zn、CoSr、Pb、Cr等元素,还适用于Hg、As挥发性元素的消解测定。方法的精密度(RSD,n=10)≤10%。  相似文献   
78.
以位于三峡库区的龙门河森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综合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和几何光学模型,基于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森林结构参数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研究区地面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高光谱数据和混合光谱分解法,获得反演几何光学模型所需的四分量参数,根据背景光照分量与森林植被冠层各参数间的关系,反演得到森林冠层郁闭度及平均冠幅的定量分布图,并利用37个野外实测样本进行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79.
����ˮ׼ϵͳ��������ѧ�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е???????,???????????????????????????????????????????????????????????????HLS???????????????????  相似文献   
80.
交通大数据在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及学科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大数据能够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位移与时空轨迹,不仅能够满足学者们在微观尺度更深入、更精细的研究粒度要求,而且能够为宏观尺度的研究提供广范围、多视角的连续性观测,其研究与发展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技术。本文以交通大数据的研究前沿为基础,梳理了区位论、时空行为、复杂网络、流空间等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勾勒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体系,探讨了新旧技术方法融合的可能性,并讨论了对各个分支学科相关研究的影响。接着,本文总结了交通大数据在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应用方向与趋势,主要包括出行即服务的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城市管理科学,大尺度交通流迁移的模拟,以及“流空间”与“场所空间”的多维度研究等。最后,本文指出了交通大数据应用在获取难度和数据有偏性等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