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7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800篇
测绘学   154篇
大气科学   392篇
地球物理   528篇
地质学   1714篇
海洋学   83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05篇
自然地理   119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 portable wind tunnel was used to test the contribution of biological and physical elements to overall soil aggregation on a soil dominated by biological soil crusts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After moderate disturbance and simulated wind erosion, 90% of surface aggregates on the loamy soil and 76% on the sandy soil were dominated by biological elements (cryptogams). Lower levels of biological bonding were observed on the severely disturbed treatment. Linear regression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r2=0·72) between biological soil crust cover and dry aggregation levels greater than 0·85mm. To maintain sediment transport below an erosion control target of 5gm−1s−1 for a 65kmh−1 wind at 10m height, a crust cover of approximately 20% is required. When a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which sequentially fitted biological crust cover and dry aggregation greater than 0·85mm was applied to the data, dry aggregation accounted for more of the variation in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than biological crust cover. These data were used to develop a conceptual model which integrates crust cover and dry aggregation, and provides a useful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o predict the likely impacts of changes in soil crust cover and aggregation.  相似文献   
72.
Plant communities were sampl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Xinjia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23 species belonging to 21 genera in 11 families, most of which have low occurrence frequency in quadrats.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is Tamarix ramosissima, which occurred in 17 sites accounting for 89.47% of the total 19 sites. 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TWINSPAN) and ordination (CCA)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23 plant species in 19 sites in this valley. TWINSPA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could b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nd the sampling sit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7 types in 3 groups. CCA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WINSPAN results, and showed species distribution patterns correlated with major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of groundwater level and soil moisture.  相似文献   
73.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成矿作用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彩娟 《矿产与地质》2003,17(3):225-228,241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赋存于岩溶洼地中的红土层中,具有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优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于上二叠统底部的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层,成矿时代为早更新世,矿床成因与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有关。成矿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气候、构造、地貌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74.
西藏冈底斯东段成矿系列区域地球化学预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冈底斯乐段优势矿床成矿系列预测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研究了成矿系列矿源场特征,以及地球化学靶区与矿床成矿系列的联系,揭示了矿化规模的地球化学控制因素,计算了因素耦合系数。预测冈底斯构造带是4种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的密集区。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地下水中铜元素迁移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铜元素的迁移富集与含水介质及其上覆土层中的铜元素含量、地下水的酸碱度、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和氧化还原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镇安场变形体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镇安场变形体位于长江左岸的重庆市涪陵区镇安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之一,主要表现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变形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除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质结构外,还有瀑雨、洪水、地震、植被破坏等外在因素。通过野外勘查,运用探槽、浅井、钻探等工程控制,已查明该变形体已发生过局部变形,尚未形成大范围的变形和滑移,处于潜在滑移变形阶段。在三峡库区水位上升后,特别是在水库水位降低和地震作用下,变形体可能失稳而向下滑动。通过对变形体的稳定性的评价,认为该区沿库岸应采用以支挡工程为主、排水为辅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77.
总磷作为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控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内提出的控制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可同化有机碳(AOC)标准,通过配制水样研究了AOC及细菌再生长潜力(BRP)同水中磷含量的关系;同时针对净水工艺试验出水水样,考察了水中的磷同其生物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配水水样,在一定的磷浓度范围内,磷是水中细菌生长的限制因子;在净水试验工艺出水水样中添加50μg/L的PO43--P后,AOC增加了55%,BRP增加了123%,表明水中磷是其生物稳定性的限制因子。由于常规的净水工艺对水中的磷可以有效去除,把水中总磷(TP)控制在5μg/L内来提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78.
污染地下水治理过程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汉周 《水文》2003,23(4):8-12
污染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质的恢复之所以往往收效不大,在于地下水去除污染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文中把之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客观不确定性;另一类则具有主观不确定性。前一类中包括:(1)污染含水层介质的非均一性;(2)污染物的非平衡吸附作用;(3)污染物吸附分配系数的非均一性;(4)部分有机污染物的非水溶性;(5)PAT方案中非完整井以及水流的影响等。后一类则包括数值模拟中模型的概化以及参数的取值等。最后,概述了研究此类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即应包括问题的定义、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风险(或失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79.
本文采用主因素分析的方法,结合盐城市近几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对盐城市淡水区和微咸水区地下水水质各监测组分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成全体组和离子组进行分析,确定地下水水质控制因素,并将计算结果与盐城市水文地质条件相结合,分析了计算得出的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控制因素的形成原因及特点。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套适用于盐城市第Ⅲ承压含水层水质监测方案。为提高治理水环境的综合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数字化气氡观测干扰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地下流体数字化气氡观测及将观测资料应用于震情分析的过程中 ,发现某些干扰因素对数字化气氡观测和水氡的影响不同。在目前所用观测仪器和方法的条件下 ,气温对气氡值的影响系数为 - 0 4 % /℃ ;气压对气氡测值的影响系数为 0 1% /hPa ;不同类型的气水分离装置对气氡观测的影响很显著 ;同一含水层的井 (泉 )出水量的短期变化可引起观测水井流量的变化 ,但对气氡测值影响不显著 ;气氡测值对逸出气流量的变化反映不明显 ;逸出气含有杂质及气路泄漏等均会引起测值的下降。结合仪器的工作原理 ,对干扰产生的机制以及排除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