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30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抗倒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及爆炸荷载下的结构连续倒塌问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是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为了提高新型预应力空心楼板结构的整体性,防止由于竖向支承构件的失效形成楼板的局部或者连续倒塌,对2块新型预应力空心板足尺模型进行四分点静力加载试验,研究新型预制装配式两跨连续楼板的抗连续倒塌能力。试件均由预应力空心短板通过板端伸出U形筋和胡子筋进行对接连接,板侧纵向拼缝通过胡子筋和植筋与边梁的纵筋进行连接,2个试件的计算跨度相同。本文采用在加载过程中突然拆除中间支座,得到楼板破坏形态、裂缝发展、承载能力、应变、最大变形等试验结果。对试件的受力过程、悬索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最后得到楼盖拼缝及板侧边梁连接构造的布置合理,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采用合适的周边连系和横向拼缝连接可以达到理想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32.
基于二维斜坡平面滑动失稳力学模型,引入爆破荷载因素,建立了露天爆破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失稳的尖点突变理论模型。根据建立的突变模型,探讨了爆破荷载幅值和爆破荷载频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导出了边坡的动态自稳临界高度,并提出了失稳的判据条件,结果表明:爆破荷载幅值越大,爆破荷载频率越小,后缘裂缝深度越大,边坡失稳的可能性越高;在爆破荷载作用下,边坡的稳定程度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应力波入射角的增大,边坡失稳破坏的可能性不断提高。以大孤山露天矿内的两处边坡为例,计算了边坡的动安全系数及动态自稳临界高度,利用边坡当前实际的稳定情况验证了提出的边坡失稳判据的合理性,为预防露天矿爆破在开挖过程中边坡岩体的动力失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3.
选取乌兰浩特地震台记录到的典型天然地震事件及爆破事件,根据断裂带分布及波形记录特征,分析地震及爆破事件的震相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近震波形Pn、Pg、Sn、Sg震相及Sm面波较清晰,Pg、Sg波走时差一般不大于23 s,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MS震级间的偏差一般小于0.6级;远震P、S、pP、sP震相可较清晰识别,Pm、L面波记录较明显,P、S波走时差一般不小于25 s,震级偏差一般小于0.4级,且通过震相特征及实地考察发现,爆破多为霍林郭勒区域爆破事件.  相似文献   
34.
为了分析一次性爆破拆除多栋建筑造成的地面振动的特征及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对武汉交通学校群楼爆破拆除中的地面振动进行了测量,并对实测的塌落振动的峰值、频谱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监测记录到的峰值频率在5~10 Hz,对比高架桥以及单一高层结构爆破拆除数据,倒塌叠加使得振动能量在频谱上分布更加离散,其峰值频率与周边结构自振频率相差变大,周边建筑共振的危险性降低;对于周围的结构而言,水平振动持时大于竖向振动,但水平振动幅值明显小于竖向振动;爆破塌落振动的竖向分量对周围结构的威胁较大,应采取有效的缓冲及隔振措施;由《爆破安全规程》和周边建筑爆破前后主振频率分析可知,本次爆破拆除工作未对周边建筑造成破坏性影响,验证了群楼爆破拆除方案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5.
爆炸当量估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爆炸当量是评估爆炸能量的重要参数,快速估算爆炸当量对于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至关重要。收集攀枝花铁矿爆破、宁夏煤矿爆破、河南汝阳钼矿爆破等矿山爆破资料,得到爆破的地方性震级ML与爆炸当量Y之间的经验关系,并据此估算2019年7月19日河南省三门峡市气化厂爆炸事故的爆炸当量为16 t左右。  相似文献   
36.
利用数字地震台网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记录到的瀑布沟水库及邻区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计算了库区介质品质因子;并利用Moya方法计算了台站场地响应;在获得介质品质因子和台站场地响应的基础上联合反演计算了瀑布沟库区67次构造地震和208次爆破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同时讨论了它们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瀑布沟库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47.1*f0.92;各台站的场地响应随频率变化不大,场地响应均在1附近。  相似文献   
37.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evaluates a methodology for the aftershock seismic assessment of buildings taking explicitly into account residual drift demands after the mainshock (i.e., postmainshock residual interstory drifts, RIDRo).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a testbed four‐story steel moment‐resisting building designed with modern seismic design provisions when subjected to a set of near‐fault mainshock–aftershock seismic sequences that induce five levels of RIDRo. Once the postmainshock residual drift is induced to the building model, a postmainshock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s performed under each aftershock to obtain its collapse capacity and its capacity associated to demolition (i.e., the capacity to reach or exceed a 2% residual drift). The effect of additional sources of stiffness and strength (i.e., interior gravity frames and slab contribution) and the polarity of the aftershocks a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show that the collapse potential under aftershocks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modeling approach (i.e., the aftershock collapse potential is modified when additional sources of lateral stiffness and strength are included in the analytical model). Furthermor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ftershock capacity associated to demolition (i.e., the aftershock collapse capacity associated to a residual interstory drift that leads to an imminent demolit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ftershock collapse capacity, which mean that this parameter should be a better measure of the building residual capacity against aftershock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8.
杨骁  周磊  张敏 《岩土力学》2015,36(7):2013-2020
假定土骨架服从标准线性固体黏弹性本构关系,研究了深埋圆形隧洞的饱和黏弹性土-弹性衬砌耦合系统在轴对称爆炸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响应。首先,基于饱和土的Biot模型和衬砌的弹性理论,通过引入势函数和Laplace变换,利用弹性衬砌和饱和黏弹性土界面处的连续性条件以及边界条件,得到饱和黏弹性土体和弹性衬砌位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等在Laplace变换域中的解析解。其次,利用Laplace数值Crump逆变换得到耦合系统在时间域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了不同土体模型下土体-衬砌耦合系统的径向位移和环向应力以及土体孔隙水压力等。结果表明:对不同土体模型的土体-衬砌耦合系统,其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性态基本一致,但动力响应的振动周期和幅值等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对于饱和黏弹性土-弹性衬砌系统,土体黏性参数对土体径向位移和孔隙水压力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土体环向应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9.
蒋金泉  代进  王普  张林良 《岩土力学》2014,35(Z1):264-270
硬厚覆岩的破断与结构将发生显著的变化。针对汝箕沟煤矿二2煤层上覆厚层石英砂岩条件,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硬厚覆岩裂隙发育特征、破断运动、矿压显现特征及断顶控制技术,为硬厚覆岩工作面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硬厚石英砂岩的微观结构致密完整,呈现大面积悬空、大步距破断运动,引起强烈的支架动载,甚至导致工作面风流逆转、沟通上部采空区隐形火区;硬厚岩层破断运移后产生明显的离层空间,并在开切眼上部和工作面上部及采空区中部形成覆岩主裂隙带,且发育高度大于经验计算数值,甚至与上方采空区沟通诱发灾害;实施开切眼深孔断顶爆破及降低工作面采高,有效缩短了硬厚岩层的初次破断步距,降低了支架动载及主裂隙带高度。  相似文献   
40.
李术才  李克先  雷刚  孙国富 《岩土力学》2014,35(Z2):284-289
近距离爆破下穿尚未完成二衬的区间隧道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工况,涉及初支破坏、既有隧道下沉等诸多问题。以青岛地铁2号线近距离(250 mm)下穿刚完成初支的3号线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为实例,通过在施工时采用自进式管棚、拱顶部位掏空、辅助中孔掏槽、对既有隧道施加张拉力、限载限行等多项措施,并根据类比给出合理的爆破振速控制指标,控制爆破振速及隧道变形。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进行三维模型数值分析,揭示在建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变形及内力变化规律。经过理论计算与实测分析,采取的各项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3号线初支结构未见异常,其研究成果对特殊条件下的爆破下穿设计与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