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412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921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地壳应变场对气压短周期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压力变化可分为由日、月引力和太阳热辐射产生的潮汐变化和非潮汐频段的短周期气压变化,其引起的地壳应变可达10-9量级.我们选用分钟采样的观测精度达10-9量级的钻孔应变仪,对山东省泰安台2O02~2005年气压及体应变分钟值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地壳应变场对短周期气压变化的响应规律.频谱分析结果表明,短周期气压变化对体应变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周期大于2000 s的低频段.利用小波分解方法,得出了短周期气压系数随不同频段和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高频段(周期小于960 s)气压系数数值较小,随频率变化幅度较大;低频段(周期大于960 s)气压系数数值较大,但变化趋于平稳;在频段一定的情况下,短周期气压系数随时间变化较平稳.从钻孔应变仪观测原理和按余弦函数分布的载荷作用于地壳表面的应力解出发,得出了地壳不同深度对不同频率短周期气压场的响应,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基本相符.研究结果表明,短周期气压变化对低频信号(周期大于2000 s)的影响较大,提取低频地球自由振荡信号时要消除气压影响,对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的功率谱分析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92.
Iron sulfide (F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up to a pressure of 400 GPa. A number of new phase transitions were found. An antiferromagnetic MnP-type structure, FeS II, was confirmed to be stable at low pressures, whereas at high pressures (40–135 GPa) we find a new stable phase, with a non-magnetic MnP-type structure, FeS VI. The observed first-order change in the cell shape between the two phas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difference in magnetic configurations. The calculated cell parameters, atomic coordinates, and bulk modulus of non-magnetic MnP-type phase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determined from experiment. The upper pressure limit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non-magnetic MnP-type phase was calculated to be 135 GPa. A hitherto unsuspected phase transition from the non-magnetic MnP-type to a phase with Pmmn symmetry, FeS VII, was identified using the evolutionary crystal structure prediction (USPEX) method. The structure of the Pmmn phase has no known analogues, but can be described as a distortion of the NaCl-type structure. The Pmmn phase with the distorted NaCl-type structure is stable from 135 GPa at least up to 400 GPa. According to previous experiments and the present study, the transition sequence of FeS at low temperatures is as follows: troilite ➔ antiferromagnetic MnP-type phase ➔ monoclinic phase ➔ non-magnetic MnP-type phase ➔ Pmmn phase. The calculated volume reduction from the monoclinic to the non-magnetic MnP-type phase is 1.0% at 40 GPa,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The calculated volume reduction from the non-magnetic MnP-type to the Pmmn phase is 3.7% at 135 GPa.  相似文献   
993.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valuation of seismic site effects due to the local topographical and geo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amplification of surface motions is calculated by a numerical method combining finite elements in the near field and boundary elements in the far field (FEM/BEM). The numerical technique is improved by time truncation.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the accuracy and the relevance of this optimized method are presented. Moreover, parametric studies are done on slopes, ridges and canyons to characterize topographical site effects. 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sedimentary valleys.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geometrical and sedimentary effects is underlined. Extensive parametrical studies are done to discriminate the topographical and geotechnical effects on seismic ground movement amplifications in two-dimensional irregular configurations. Characteristic coefficients are defined to predict the amplifications of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The accuracy of thi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echnique is tes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4.
微型抗滑桩的应用发展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凯  刘小丽  苏媛媛 《岩土力学》2008,29(Z1):675-679
微型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实践中。阐述了国内外微型抗滑桩的应用发展研究现状,包括微型抗滑桩的工程应用现状、试验研究和设计计算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微型抗滑桩应用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白鹤滩水电站拱坝推力对坝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高拱坝,坝肩的变形及稳定性对拱坝的受力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拱坝与坝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降低三维有限元建模的难度和更好地模拟坝肩复杂的地质构造,分别建立坝肩和拱坝的有限元模型,采用试算迭代的方法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运用卸荷岩体力学理论的方法分析坝肩岩体开挖卸荷后,在拱坝推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情况。结果表明,考虑拱坝推力后坝肩槽上、下游边坡位移变化不大,变幅在1 cm左右;拱坝推力对拱端边坡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在推力作用下,边坡向坡内有一定的变形。  相似文献   
996.
总结了笔者等近年来有关岩土工程半数值半解析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有限层方法、析解法、等积变换法、广义剪切位移法、广义荷载传递函数法等5个方面,充分显示了半数值半解析方法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锚索与锚杆联合锚固支护岩坡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祥勇  邓安福 《岩土力学》2007,28(4):790-794
针对广东某高速公路74 m高的7级挖方边坡,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山区路堑开挖岩质边坡的锚固支护的受力情况。分别计算了坡体无锚和3种不同的锚固方案。通过坡体无锚方案的计算确定坡体的滑动面并为锚固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3种锚固方案中的预应力锚索和锚杆按不同方式进行了组合。所建立的锚固坡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锚固坡体进行了合理简化并节约了计算量。计算中锚索的预应力采用预先施加应变的方式施加。计算分析表明,边坡加锚后可显著减少边坡塑性区。实际工程中采用预应力锚索和锚杆交错布设方案进行边坡锚固支护可较好地达到安全与经济并重的边坡处治原则。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锚固边坡有限元分析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98.
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水平位移简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会来  郭院成 《岩土力学》2007,28(9):1923-1926
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支护体系受力计算的增量方法应用到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中。根据土体开挖卸载效应和土钉拉力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土钉力增量比例系数的确定方法,实现了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中土钉力的增量计算方法,从而有效地反映了施工过程对土钉受力的影响,使得土钉的受力计算更符合实际。通过简化,根据支护体系中水泥土桩和土钉之间的变形协调关系、土钉的受力变形相关关系以及水泥土桩的受力变形相关关系,提出了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基于增量方法的水平位移计算模式。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9.
软土基坑周围地表沉陷变形计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小青  王朋团  张剑 《岩土力学》2007,28(9):1879-1882
在分析总结基坑周围地表沉陷变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软土基坑变形规律,按指数曲线拟合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变形,推导出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中由支护结构变位引起周围地表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比较,预测地表沉降,对于周围环境要求严格的基坑工程提供了较可靠的计算方法,对于基坑周围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宋存牛  王选仓 《冰川冻土》2007,29(6):997-1003
基于Harlan模型和Darcy定律,并考虑温度梯度对水分迁移影响、温度和含水量对水热参数影响以及各种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完全依赖气象资料和水热参数的风积沙土路基冻结过程中水热耦合迁移数学模型,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格式和TDMA迭代法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沙漠公路207国道K135+000处冻结期间路基水热迁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道路冻结深度随时间近似线性变化,冻结速度达到2~3 cm·d-1,最大冻深为3 m左右,冻融时间约为180 d;水分迁移主要发生在冻结锋面附近,从未冻区向冻结区迁移,且随着冻结锋面前移,迁移量逐渐增大;整个冻融期间最大冻深底部层位含水量变化较大,路面下0~50 cm范围内温度变化比较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