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226篇
地质学   576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部海域是指渤海、黄海和东海地区。前人利用震源机制解、井壁崩落和水压致裂等资料,分别对有关海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作过不同程度的研究。文中根据前人的工作并结合海陆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动力条件分析,对东部海域及邻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该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至近于水平挤压作用为主要特征,压应力方向从北到南由NE逐渐转为NEE、EW、SEE至SE向,总体呈向东发散的扇形分布。构造应力作用强度具有非一致性,北强南弱。海域具有与大陆统一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相应可划为东北、华北和华南3个应力区。中国东部大陆和海域在青藏高原东部被印度板块挤出的构造块体往NE-SE方向滑动推挤及东边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向NWW俯冲推挡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现代构造应力场,且青藏高原东部被挤出块体东向滑动的推挤是现代构造应力场产生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82.
朱良峰  孙建中  张成娟 《岩土力学》2012,33(11):3243-3250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沉积地层系统三维实体构模的原理、方法及实施过程。针对沉积地层系统的几何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实体模型生成方法“钻孔-层面-实体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二分拓扑结构将钻孔数据离散化为一系列散点,基于这些散点插值拟合出各个地层顶、底界面的初始高程,自动推算出缺失地层的地质成因;然后按照不同的地质成因,自动对缺失地层及其控制界面进行交切处理、高程调整与一致性处理;最后生成用三维块体或三棱柱体元充填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上海城建工程中的一个应用实例验证了“钻孔-层面-实体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3.
地下洞室围岩脆性破坏时的应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应力作用下,岩爆、钻孔崩落、片帮都是地下空间硬脆围岩中常见的破坏现象,这三类现象本质上均可归于完整岩体的脆性破坏,它们分别反映了高应力作用下完整岩体不同的破坏程度。通过对前人关于岩爆判据、钻孔崩落判据和片帮应力强度比判据研究成果的类比分析可知,这些脆性破坏现象在破坏时具备相同的应力背景条件。脆性破坏的应力条件可以用地下空间周边切向最大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 )或者工程区最大主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 )来描述,两种指标本质上反映了相同的应力背景条件。对于 / , / = 0.4 ± 0.1是发生脆性破坏的应力临界条件;对于 / , / = 0.15 ± 0.05是发生脆性破坏的应力临界条件。大量的工程实例和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力学分析也证明了这一背景条件的正确性。这里两种指标都取了一个范围,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岩体分级、岩性和工程地质条件会对指标的界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4.
井下超声波成像提取岩层节理产状信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井下超声波电视能够提取工程勘察中岩层产状信息并完成井眼岩层3维(3D)信息图。在某地下石油储备库的工程勘察中,完成7口井的超声波电视成像测井,以其中的钻孔ZK10为例,研究并分析了井下超声波电视成像所获取的结构面倾角和倾向、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线密度、3D岩心图和井壁图以及节理极坐标图、节理方位频率图。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井下超声波电视技术可以对钻孔所揭露的岩体质量进行初级定量化分析,为区域稳定分析、工程岩体质量分级及工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对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5.
介绍了一种特殊地热换热器———"裸管"换热器,并详细分析了其孔内外的传热;通过合理划分网格,利用有限容积法建立了钻孔内外的数值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裸管式地热换热器进行了校核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湖北十堰某工地的实际钻孔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证明该数值模型是可行可靠的;此外,由于套管式地热换热器布置形式和裸管的相似性,本文的数值模型对套管地热换热器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886.
河流侵淤作用下三维地层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良峰  潘信 《岩土力学》2005,26(Z1):65-68
基于钻孔数据的多层DEM构模技术是构建沉积环境下三维地层模型的有效方法,但该方法对在河流的侵蚀和淤积交替作用下形成的地层建模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种缺陷,对传统的建模流程加以改进,充分考虑到河流侵蚀作用对地层的切割影响,在建模的过程中对地层层面进行了两次插值与高程调整,使在钻孔附近地层的尖灭处理更为自然与合理。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的建模结果非常接近于实际地层分布情况,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87.
Based on the borehole strainmeter recordings immediately before the strong earthquakes (<i<M</i<<sub<S</sub<≥?7.5)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1 to 2005 observed at the Taian observation station, Shandong Province, the authors make a systematic and objective examination of the precursor waves of the quakes. The effects of Earth tides with periods larger than 128 min are eliminated through high-pass filtering; and atmospheric-pressure inferences are removed by linear regression. The 2?128 min signals are then separated into six frequency bands by employing the wavelet metho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velet method is capable of picking out information of weak variations in the signal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cursor waves' obtained from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he method of overrun ratio analysis is put forward for examination. All the detailed components of the wavelets have been analyzed. For the time series of the overrun rate in all these components, statisitical calculation has been made for the slopes of fit curves, and mean value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obtained and positive-negative slope ratios were analyzed. The three statistical data show that 'precursor waves' are not widely recorded by borehole strainmeter within 15 days before remote strong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888.
利用成像测井自动判别礁滩储层沉积相和岩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礁滩储层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油气产能的重要接替领域之一。由于礁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非均质性极强,依靠常规测井判别其沉积相和岩性非常困难。成像测井能够清晰地反映礁滩储层的结构组分和沉积构造,为沉积相和岩性的判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对大量礁滩储层的成像和岩心对比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9种典型的成像解释模式,建立了利用成像解释模式自动判别礁滩储层沉积相和岩性的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处理软件。该方法在塔中和川东北地区礁滩储层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9.
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快速建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平  贺怀建  朱发华 《岩土力学》2009,30(Z1):260-266
为了实现三维建模过程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以及使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过程变得简单,针对CAD图形资料编写了能够直接将地表、钻孔等地质信息读入到数据库的DXF接口程序,提出了一种利用GA-Kriging插值手段对地层属性进行插值并最终实现三维可视化快速建模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基于VTK图形库实现了三维建模、等值线绘制、钻孔显示、切片以及特定地层的提取以及体积的计算等功能。在编写Kriging插值算法时,为了实现块金常数、变程等常数取值的自动化、最优化,应用GA智能算法求解。最后,通过地铁隧道的一个工程实例,对建模方法以及相应的算法模块进行了验证,表明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90.
四川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前兆分项目建设已通过中国地震局监测司的验收,四川前兆钻孔应变仪台站观测系统已运行一年多,从观测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值得总结和分析的必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震预报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