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5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1760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790篇
地质学   650篇
海洋学   184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331篇
自然地理   2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分析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管理系统软件的优势,阐述了数字社区的应用软件和工作流引擎整合的通用途径,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系统。实验表明,结合知识库、规则库的应用软件可以极大地提升数字社区管理软件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2.
作者探索利用已有的控制点成果及1∶10000地形图矢量数据、高分辨率Quickbird卫星遥感影像,针对国内各省近年更新过的1∶1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1∶10000地形图数据进行再次更新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3.
ADS40地面数据处理的数据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阵CCD推扫式数字航测相机ADS40系统的引进为我国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提供了新型的数据源。对ADS40数据特点进行分析,在对数据处理软件功能测试的基础上形成了地面数据处理的数据流图,并成功用于指导相应实验测区的测绘任务。完备、正确的数据流图为ADS40作业流程的制订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44.
多源地学数据包括遥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介绍了利用多源地学数据进行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的方法。遥感数据在确定区域构造边界及活动断层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遥感影像在解译线形构造即断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构造单元的影像差异,区分不同的地质体、线性构造及活动断层,同时用遥感数据叠加三维地形数据分析线性构造可以更加直观地解译线性构造。地球化学数据在确定大的构造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可以根据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大的构造边界。地球物理数据提供的是地质体及构造边界在深部的延伸情况,可以为研究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45.
李丰丹  李超岭  刘畅  吕霞 《地质通报》2008,27(7):980-985
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是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总体技术流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地质人员实际工作量等方面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并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软件系统中以辅助建库工具、辅助检查工具、数据检索工具的形式加以实现。为建库提供了技术保障,保证了数据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地质人员对地质调查系统的应用能力和建库的效率。  相似文献   
46.
中国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基本构架 及其核心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是贯穿整个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全过程的软件,涵盖地质矿产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矿体模拟、品住估计、资源量估算、矿山开采系统优化等内容。考虑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应用技术层面,从数据“层”模型、数据流“池”技术、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继承技术、数据互操作技术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核心技术及其实现,通过基于无缝一体化技术的数据采集、管理、综合处理与成果表达,在实体或矿块的矿床建模技术与品住估计、储量估算等方面展现了全地质调查过程的数字化,不但为地质人员应用高新技术降低了门坎,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精度和效率,丰富了成果的表现形式和服务形式。随着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完善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将成为中国地质调查的主流软件体系。  相似文献   
47.
TYSC-3Q与PSJ-2型数字测井仪是目前煤田测井中常用的二种测井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发生诸如测井控制故障、声速探管故障、密度三侧向探管故障、井温、井液电阻率探管故障、电法面板故障、数字测井面板故障、电测井故障等常见故障类型。通过对各类故障因素进行剖析,指出了故障易发生的部位,并详细的介绍了检查的方法及故障的排除步骤。  相似文献   
48.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作为我国煤炭航测技术的主要单位,承担着95%以上的煤炭矿区航测成图任务,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集航空摄影、遥感地质、地图制印、地下管线探测、地理信息技术等全面发展的空间信息产业集团: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煤炭航测技术走过了从模拟测图到解析测图,最后发展到今天的全数字测图的历程。目前煤航已拥有和掌握了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SAR(合成孔径雷达)成图技术、LIDAR(机载激光扫描)技术等空间数据采集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49.
Summary The newly developed light sectioning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some of the causes and costs of overbreak and underbreak. Investigations at the Aquamilpa Hydroelectric Project in Mexico have shown decreased overbreak and increased underbreak as a result of increased rock quality and decreased explosive energy. A new measure of explosive energy, the perimeter powder factor (PPF), has been defined and shown to be useful in the context of tunnel-wall rock damage. Tentati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xplosive energy (PPF) may be a more important factor in producing underbreak, whereas rock quality may be a greater factor in producing overbreak. A site-specific equation is given for predicting overbreak or underbreak as a function of rock quality and explosive energy, with an evaluation of the cost of underbreak and overbreak.  相似文献   
50.
The texture of digital rock images, as recorded, for instance, with borehole imaging devices, is shown to reflect different bedding types. Textural segmentation of borehole images, therefore, subdivides the recorded sequence into bedding units. We show that a textural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exture energy achieves good results when compared with synthetic as well as real data in which petroleum geologists have performed zonations on cores. Texture energy involves filtering of the original image with a set of texture sensitive masks. The filtering is done as a finite convolution over the size of the masks. On the resulting images the variance is computed over a relatively large sliding window, which, in i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covers the full width of the image. The resulting nine one-dimensional curves are then clustered hierarchically into a user-determined number of image texture or lithological bedding class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revious to clustering can be used to reduce redundancy in the data. A recurring and relatively ill-defined problem in this field are macro-textures, i.e., the cyclic interbedding of two or more bedding types. We show that sliding Fourier transforms and variable mask scale can successfully address the zonation of macro-textures. In general, the method gives best results with mask sizes equivalent to 2–4 centimeters, reflecting the length scale at which the investigated geological bedding seems to have its highest var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