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11.
跨断层埋地管道抗震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首次进行了跨断层理地管道抗震试验,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2.
The effect of the fault rupture zone traversing a seismically isolated bridge is investigated utilizing 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 section of the Bolu Viaduct and a set of synthetic broadband strong ground motions simulated for the Bolu Viaduct site due to the 1999 Duzce earthquake. Both the original and a potential retrofit seismic isolation system designs are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 double isolation system demands when fault crossing is considered, as compared to the case where fault crossing is ignored. The pier drift demands, however, remain comparable in both cases. Furthermore, the location of fault crossing along the bridge length, as well as the fault orient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bridg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re shown to influence substantially the response of the seismically isolated bridge. Isolation system permanent displacements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restoring force capability of the isolation system when fault crossing effects in the excitations are ignored. In the case of fault crossing, the permanent displacements of the isolation system are dominated by the substantial permanent tectonic displacement along the fault trace which is imposed upon the structur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tribute to develop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seismically isolated bridges respond when traversed by fault rupture zones. The lack of analyses and design guidelines for bridges crossing faults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renders this study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profession.  相似文献   
113.
利用多种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浙东冬季和夏季两次强雷暴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条件,结果表明:以对流有效位能CAPE表达的深厚湿对流潜势条件夏季个例的比冬季的好,二者分别为1148 J·kg~(-1)和490 J·kg~(-1)。冬季个例的动力抬升条件更好:低层到地面受冷锋影响;700、850 h Pa因急流风向风速的不连续而产生较强的辐合;500 h Pa处于长波槽前的上升气流中,最大的垂直速度达1.1 Pa·s~(-1)。两次过程的共同特点是强回波分布与地面θ_(se)高值区和切变线叠加区对应关系比较好,为雷暴系统的临近预报提供了重要线索。地面有冷锋影响时,要考虑冷锋入海后风力加大,地面辐合加强,使对流发展。由海陆不同比热属性造成的海陆之间白天和夜间的不同温差,对白天和夜晚系统入海后的强度变化有不一样的影响。10个浙东冬季雷暴个例天气形势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雷暴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冷暖空气在浙东强烈交汇,华南到华东中低层有很强的西南急流,850 h Pa最大风速达到20 m·s~(-1)以上。两季雷暴各种对流参数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冬季雷暴比较好的预报指标是总指数和垂直风切变,重点关注西南急流的强度、冷锋和850-500 h Pa的对流稳定性及动力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114.
刘天翔  王忠福 《岩土力学》2018,39(1):265-274
在我国西南山区修建公路隧道时,常常需穿越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体,而其中最复杂的组合便是隧道正交穿越滑坡,这一复杂组合耦合了上覆厚度巨大的滑坡体和隧道开挖揭穿滑坡滑面两个不利条件,将会引发滑坡和隧道的强烈相互作用,从而诱发滑坡体和隧道的强烈开裂、变形。以西南山区某高速公路隧道正交穿越厚度超过60 m的老滑坡为背景,对这类隧道–滑坡体系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工程病害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坡体、隧道的应力、变形等进行了详细计算分析,同时与规范推荐的传递系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分析方法对这种复杂体系作用下的坡体与隧道的相互影响所进行的分析更为合理,基于应力变形控制理论所确定的最终处治方案具有明显技术合理性和经济优势。目前该隧道已成功穿越滑坡体并通车,这种复杂条件下的隧道-滑坡体系的成功处治在国内外亦是非常少见的,其设计分析思路和应对措施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5.
跨断层埋地钢管道抗震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本文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跨断层埋地管道抗震计算分析方法。用算例分析证明了一些跨断层管道抗震建议措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6.
厄特弗斯效应改正值的精度是影响海洋重力测量精度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其改正精度,提出采用航迹线拟合、合理的航向角和航速计算以及厄特弗斯改正值滤波,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在M adsen等提出的积分方程方法基础上,采用单点FORM方法计算结构首次穿越问题中的条件穿越率、联合穿越率及首次穿越时间概率密度。提出的新方法计算简单,结果精确,适于进行脆性结构的首次穿越破坏分析。  相似文献   
118.
白克钊  邝华  刘慕仁  孔令江 《海洋学报》2010,32(9):5990-5995
运用具有内、外环车道的平面环形交叉路口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开放边界条件下平面环行交叉路口的交通流进行研究.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边界条件和道路瓶颈影响着平面环形交叉路口交通流的性质,产生概率和消失概率均只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系统流量的变化.根据系统流量与产生概率和消失概率的关系,将系统分为三个相区,并对相图进行研究,为实际交通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根据防洪影响评价有关规范,对输油管道穿越黄河河道处河势演变情况、主河槽摆动范围、主河槽及滩地冲刷深度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管道穿越河道改造工程有关技术指标,就管道穿越工程对黄河的防洪影响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有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