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资源特点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规划的沟域经济发展区往往也发育各类地质灾害。本文论述了北京市先期规划的7条沟域经济发展区的概况、地质环境背景及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论述了沟域经济发展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发展沟域经济,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32.
论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我国的资源现状,人类生活和生产引起的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体污染等环境地质灾害,进而探讨了资源、环境与人口间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提高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树立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意识;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全民动员,美化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3.
玉门地区铁路防沙体系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润心 《中国沙漠》1997,17(4):427-431
论文分析了戈壁风沙流区铁路沙害现状,提出了玉门地区铁路防护体系建设中树种选择的依据,并筛选了二白杨、沙枣、花棒、柠条以及线叶柳等一些适合该区铁路防护林营造的树种。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该地区的铁路沙害防治中,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客土造林"和乔、灌、草相结合是提高铁路防护林效益的关键。该研究结果为今后该地区的沙漠化整治和铁路防沙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陇南地质灾害降雨区划及临界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南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流域、白水江流域和西汉水流域,主要形式为泥石流、滑坡,其分布密度比云南东川、大盈江及四川西昌等都大。其产生的主要气象条件为降雨(雷阵雨、暴雨、连阴雨)。本文重点介绍陇南地质灾害的分布、陇南地质灾害降雨区划及临界雨量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35.
彭珂珊 《世界地质》1998,17(3):71-78
在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中城市快速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地质灾害,采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方法,分析了城市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根据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2000年国民经济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城市地质灾害的基本对策与管理措施,为国家在制定城市发展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中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6.
闽中南海岸风沙灾害曾经十分严重,是海岸灾害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本文通过历史考证和综合研究认为,灾害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578年或1595年以后),主因是明代万历年间旱作农业(甘薯等)在沙地大规模垦植,破坏海岸森林植被,触动本区海岸自然生态脆弱方面而引发的.此后又有清代初期的“迁界”等不良社会政治因素的作用而复发与加剧.灾害历经360a或380a多,至1958年以后才得以初步治理成功.当今此灾害已成为历史,但其教益深刻,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海岸林业的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37.
采用新的二项式平滑曲线分析方法,分析了贵州主要的6种气候灾害1951~1997年近5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还采用滑动t检验法(Moveingttesttechnique)简称Mt检验法对气候突变作了分析。主要结果是,90年代以来,除倒春寒灾害加重外,其它灾害明显减轻。倒春寒、夏旱、秋风Mt检验没有显著的突变;凝冻1985年、春旱1977年和1986年、秋绵雨1958年和1966年的突变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38.
地质雷达在环境地质灾害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要介绍了地质雷达在探测孤石体,溶洞及土洞等地质灾害体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技术及方法,并对波场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总结了地质雷达在环境工程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资源枯竭城市衍生灾害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将有大量的各类矿业城市资源全部或部分枯竭。在资源枯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新的衍生灾害。文中介绍了资源枯竭城市继续大规模损毁土地、岩层结构抗震性能降低、水资源流失、塌陷区积水、废旧地下采场积水形成地下暗湖、固体废矿渣积存污染、有害气体污染、大型露天矿闭坑后对环境影响等主要衍生灾害类型和现象;分析了资源枯竭城市衍主灾害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灾害现象,探讨了资源枯竭城市地层结构,水、气循环系统,生态系统与降雨(雪)、地震、地应力场调整等多种、多相复杂环境耦合作用而导致灾害的原理;提出了研究资源枯竭城市衍生灾害演化的复杂巨系统模型,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大面积采动地层结构演变与灾变机理,地表及地下水系破坏动态演化机理及地下水的污染、扩散与迁移规律以及废弃矿山有害气体生成、迁移、致灾机理及控制等几方面科学技术难题;该科学难题具有非线性、随机性、复杂性等特点,须深入开展以现代科学交叉、融合为特征,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标志的资源枯竭城市衍生灾害机理与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有效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刘连刚 《城市地质》2015,(Z1):13-17
本文在阐述北京市地质灾害的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几十年来地质灾害从被动避防到主动防灾,再到防灾体系初步形成不同阶段历程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北京市城市运行的地质安全.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从完善防灾保障体系、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健全群防群治体系等几个方面,对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