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 CaF2为矿化剂,设计MG和MS值,控制CaO和CaSO4含量,分别在1 150、1 200、1 250、1 300和1 350℃温度下烧制高胶凝性硫铝酸钙-阿利特复合矿相水泥熟料.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原料配方和煅烧温度对熟料物相组成的影响,对熟料物相形成的反应历程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1-300℃,当MG=1.05、MS =0.95时,形成较理想的熟料,物相组成约为C4A3-S 58.73%,C3S 23.99%,C2S 2.87%,C11A7·CaF2/C12A7 14.07 %,f-CaO 0.35%.熟料中主要物相硫铝酸钙晶体呈菱形十二面体,发育完整,形态规则,颗粒大小约为1~3 μm;阿利特(C3S)相物相为板状六角形,晶体发育相对细小.  相似文献   
62.
红粘土地区水泥土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粘土是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土质。含有红粘土的地基多具有上硬下软的特点,下部红粘土为天然地基软弱下卧层。采用深层搅拌法处理,可充分发挥上部硬塑红粘土的作用,形成复合地基。通过试验得到了水泥红粘土的基本力学参数。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后,给出了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强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水泥掺量、龄期水泥土之间的强度推算公式。  相似文献   
63.
以北京市老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示范工程为背景.对天然降雨、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示范工程处理过程雨水径流以及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示范工程对雨洪的处理利用效果,探讨雨水回灌至地下能否对地下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4.
地下水源热泵是一种国内外正在迅速推广的新型节能环保型空调技术,但如果设计和运行管理不合理,会造成水资源的耗损和地质环境的破坏,因此需要加强其水文地质设计。地下水源热泵的水文地质设计包括水力学设计、热力学设计和地质环境保护设计。水力学设计的重点是维持地下水回灌能力,热力学设计的重点是防止回灌井导致的地下水过热和过冷,地质环境保护设计重点是防止水资源浪费和地下水污染。算例分析表明,抽灌井距的确定需要把水力学设计与热力学设计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65.
水源供水井,在封井止水下艺中,始终存在封井质量、水泥固结质量及井内钻具事故等风险,为此在对准格尔旗施工的10口水源供水井施工中,制作了单向逆止阀水泥封隔器,并与Ф340套、筛管用吊卡按一定顺序下入井内。该装置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封井止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66.
详细阐述了微地震注水前缘监测的原理。应用微地震注水前缘监测系统,通过微地震信息的现场监测和解释,结合生产动态及其他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并以秦家屯地区的QK 3-5井为例,描述了秦家屯地区注水开发状态下水井水驱前缘位置,研究了地下油水运动规律,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对于油田注水分析与研究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利用水源热泵开采浅层地热能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源热泵采能技术作为一种浅层低温地热能的可持续开发方式,在我国推广应用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尽管推广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尤其是近3~5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部分地下水源热泵采能工程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采能系统的运行模式及特点,简要地对国内外热泵采能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项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8.
简单概括了镁资源研究开发的状况,评述镁水泥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指出以镁水泥为途径开发盐湖资源的重要性。同时表述了镁水泥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指出当前镁水泥研究需要考虑的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9.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工程实例分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4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方法4.1要点(1)导墙的修筑精度(宽度、平直度、垂直度和标高等)和强度对成槽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高质量的导墙是高质量槽段的基础,常用的导墙形式如图2所示。图2导墙断面形式示意图(a)板型;(b)L型;(c)倒L型;(d)槽型导墙...  相似文献   
70.
We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three most intense flares of solar cycle 23, more specifically, those of October 28, 2003, January 20, 2005, and September 7, 2005, to the acceleration and release of protons into interplanetary space. The impulsive phase of these flares lasted ~ 20 min and consisted of at least three energy release episodes, which differed by their manifestation in the soft (1–8 Å, GOES) and hard (>150 keV, INTEGRAL) X-ray ranges as well as at radio frequencies of 245 MHz and 8.8 GHz. The protons and electrons were accelerated in each episode, but with a different efficiency; the relativistic protons were accelerated only after 5–6min of impulsive-phase development after the onset of a coronal mass ejection. It is at this time that maximum hard X-ray fluxes were observed in the September 7, 2005 event, which exceeded severalfold those for the other two flares considered. We associate the record fluxes of protons with energies > 200MeV observed in the heliosphere in the September 7, 2005 event with the dynamics of the impulsive phase. The extreme intensities of the microwave emission in the October 28, 2003 and January 20, 2005 events were probably attributable to the high-energy electron trapping conditions and did not reflect the acceler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