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8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653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546篇
地球物理   286篇
地质学   1175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5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夏季北大西洋涛动与我国天气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永波  施能 《气象科学》2001,21(3):271-278
利用1873-1995年北半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SLP)资料,计算了夏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I)。通过NAOI与我国降水、气温和北半球球流5的相关计算以及强、弱小涛动年北半球环流异常的合成分析,发现,夏季强NAOI年,副高偏强,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偏少,易出现一类和二类雨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偏高,此外,还研究了多时间尺度上,NAOI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NAOI与东亚夏季风在年际、年代际、基本态尺度上都存在显著相关,强NAOI年,对应是强东亚夏季风特征,当NAOI处高(低)基本态时,夏季风处于高(低)基本态。  相似文献   
152.
A present-day tectonic stress map for eastern Asia region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Introduction Tectonically the eastern Asia refers to the region bounded by the following three active tec-tonic zones: in the east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 including Japan trench, Ryukyu trench and Philippine trench; in the southwest the Himalaya continental collision zone and the Burma-arc-Java-trench subduction zone; in the northwest the Tianshan-Baikal continental defor-mation zone (Figure 6). In the world the eastern Asia is one of the regions with the strongest pre-sent-da…  相似文献   
153.
该文阐述了透视坐标系的概念 ,列举了多种透视坐标网中量化信息的图解实例 ,力求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专题地图图形可视化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54.
通过长期的观测数据分析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对比 ,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丘陵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 ,截流村土地利用自 6 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中有林地增长约 30 % ,有林地分布在丘陵坡顶、陡坎和地边 ,与农田形成镶嵌格局 ,由此构成的农林复合系统有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 ,缓减了农村燃料、饲料、材料和肥料的不足 ,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 ,初步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5.
详细阐述了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指出旱地子系统是该区问题最多而又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子系统。通过分析旱地聚土免耕法的功能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机制 ,得出它是川中丘陵区旱地恢复重建良性生态系统的技术依托。同时也提出了旱地聚土免耕生态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6.
西藏羌塘中央隆起区物质组成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羌塘中央隆起区的物质成分及构造演化规律的认识 ,涉及到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羌塘盆地的形成发展及高原的隆升过程。对羌塘中央隆起区构造演化在认识上目前有较大分歧 ,主要有两种观点 :1)认为扎布 (察布 )—查桑地区发育裂谷 ,没有发育成特提斯洋盆 ;2 )龙木错—双湖 (—澜沧江 )古特提斯缝合带 ,代表古特提斯洋的闭合遗迹之一。基于对羌塘中央隆起区物质成分及属性 ,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将羌塘中央隆起中泥盆世—早白垩世的构造发展历史划分了六个阶段 ,即D2 —C11初始裂谷阶段 ;C21—C2 裂谷阶段 ;P1海底扩张—大洋化阶段 ;P2 —T2 板块汇聚—消减阶段 ;T3 —J1板块碰撞阶段 ;J2 —K1碰撞—整体抬升阶段。羌塘中央隆起构造演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  相似文献   
157.
中太平洋海山多金属结壳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我国大洋多金属结壳的调查资料并结合其他相关的研究结果,对中太平洋海山区多金属结壳的类型,产状,成分,结构,分布等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广泛发育,但成矿特征较大地受地形,水溶,基岩类型等成矿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158.
玛克苏托夫 (Maksyutov)榴辉岩是乌拉尔—昆仑—祁连—秦岭—大别山元古代褶皱带之一部分。榴辉岩呈团块或布丁夹于片麻岩内 ,由于显生宙与花岗岩侵入有关的退变质叠加影响 ,时代变化自元古代至下古生代。榴辉岩矿物组分恒定但不同程度受绿帘蓝片岩相退变质叠加 ,榴辉岩中石榴石以富铁为主 (f=50 %~ 75% ) ;单斜辉石为绿辉石 Jd40 .3~ 52 .2。据 Krogh石榴子石—单斜辉石温度计 ,榴辉岩形成温度为 1 0 60~ 686℃ ,压力为 2 2 .3× 1 0 5~ 1 4.1 6× 1 0 5k Pa;PT轨迹具岩浆 (榴辉岩浆 )自上地幔向下地壳上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9.
湘中锡矿山式锑矿锑与砷、金的共生分异现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陶琰  金景福 《矿物学报》2001,21(1):67-72
通过湘中锡矿山式锡矿矿化蚀变特征及矿化蚀变岩石微量元素统计分析,阐述了成矿作用中锑与金、砷共生分异的现象,并以因子分析为手段,提取成矿作用中最主要的两个特征因子,综合地质分析,指出锑矿成矿过程中主要包含有两种地质作用:硅化与锑矿化。硅化和锑矿化分别同砷、金富集和锑矿质沉淀析出相联系,从而造成锑与金、砷共生分异。硅化作用主要在成矿早期,温度较高(200-300℃),砷、金主要在这一阶段析出。锑矿化则集中发生在成矿作用晚期,温度较低(100-200℃),辉锑矿以裂隙充填方式沉淀成矿。对锑与金、砷共生分异的认识较好地解释了矿化带上成矿特征指示元素在元素聚类分析中不相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从变质岩带的含铀性分析入手,研究了赣中变质岩带中铀矿化与变质岩带的含铀性、构造岩浆活动带、变质岩带出露的动力学机制及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关系。研究表明:铀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带以及地壳减薄、地幔上隆和在变质核杂岩边缘沿着低角度正断层的地壳伸展构造有着实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