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4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651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546篇
地球物理   286篇
地质学   1175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5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71.
There are four units of high-pressure to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extending from south to north across the Tongbai-Dabie Mountains: the epidote-blueschist-facies unit, the low-temperature eclogite facies unit , the ultrahigh-pressure eclngite facies unit and the medium-temperature eclogite facies unit . The later two units were formed during the Caledonian subduction between the Tongbai-Dabie microplate and the North China plate ,the former two units are the products of Indosinian continental-continental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between the Yangtze and the North China plates.  相似文献   
172.
湘中地区中生代地温场及锑矿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汞、锑、砷矿床被称为远成低温矿床,与岩体无明显的时空关系。本文以湘中盆地为例,以煤变质程度和生油岩有机质成熟度研究中生代古地温场和古地温异常特征,并讨论锑矿空间分布关系,认为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高温的隆起区及其边缘。  相似文献   
173.
利用ERA-Interim 1979—2018年6—8月的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信息流、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亚高压强度与其邻近地区垂直速度的相互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具有上冷下暖的热力结构,冷、暖中心分别在70 hPa和250 hPa,以这两层的温度异常建立的温差指数可以反映南亚高压的强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南亚高压强度与其邻近地区垂直速度的相互依赖关系是不同的.在月时间尺度上,南亚高压强度通过动力作用影响邻近地区的垂直速度,南亚高压增强(减弱)时,其东部地区的上升运动和西部地区的下沉运动同步增强(减弱);在日时间尺度上,南亚高压中部的垂直速度通过热力强迫影响南亚高压强度,南亚高压中部地区上升运动增强(减弱)时,南亚高压增强(减弱)且位置偏西(偏东).  相似文献   
174.
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佟连军  张明祥 《地理科学》1999,19(6):517-520
分析了辽中南地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阐明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为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5.
综述了亚洲中部干旱气候若干研究进展,并对亚洲中纬度干旱区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依据大尺度气候分类法将全球陆地划分为季风、地中海及西风带气候区,分别对应于年内季节循环中多雨—高温的同位相、反位相及不相关等类型水—热配置特征。亚洲中部干旱区南北部分属地中海和西风带气候区,其不同水—热位相配置又对应于不同的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等特征。研究揭示了欧亚大陆中部干旱区形成于降水不足且季节性水—热配置不当,起因于大气环流平均槽脊季节变化引起的大气动力—热力配置,其根源是海陆热力差异及大地形对大气环流强迫的结果。本文还讨论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之间平均气流水汽散度的季节性互动,以及行星尺度上不同气候区之间平均气流与瞬变涡动水汽散度之间的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6.
Lower Pleistocene sediments recovered in boreholes from the Aberdeen Ground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North Sea indicate that the unit was deposited in a delta front to prodelta/shallow, open shelf marine setting. Possible estuarine and clastic nearshore marine deposits have been identified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basin. The delta front sediments consist of interbedded, structureless to laminated sands and muds with organic debris, ferruginous nodules and common soft 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Sporadic rippled and graded beds, basal scours to beds and starved ripples suggest periodic wave–current reworking. Prodelta/shelf marine sediments are predominantly argillaceous with only occasional thin sand beds and rare phosphatic bands. One exceptionally thick sand body or submarine channel-fill although this remains uncertain. The estuarine/clastic nearshore marine sediments include coarse channel-lag deposits and rippled and laminated subtidal sands. A rich microfossil assemblage recovered from the prodelta/shelf marine sequence indicates that deposition occurred under fluctuating climat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7.
高原季风强弱对南亚高压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马振锋 《高原气象》2003,22(2):143-146
分析了高原季风强弱对夏季南亚高压活动和三峡库区旱涝的影响,揭示了如高原夏季风偏强(弱),育藏高原上空及其以东地区100hPa南亚高压也偏强(弱),位置偏北偏东(偏南偏西)。高原季风强年,南亚高压脊线6月北跳比多年平均早1候,8月南撤晚1~2侯;高原季风弱年。脊线北跳晚1~2候,南撤早1候。同时显示了高原夏季风强年,5~6月三峡库区降水随着南亚高压脊线北移而增多,7~8月三峡库区降水减少;高原夏季风弱年,主汛期前期库区降水少,后期降水略有增多。  相似文献   
178.
INTRODUCTIONTaoandChen (1 987)werethefirsttopointoutthattheAsiansummermonsooniscomprisedoftwosystems:EastAsiansummermonsoon (EASM )andSouthAsiansummermonsoon (SASM) .Theyaredistinctlydifferentfromeachotherinbothlarge scalestructureandconstituentsubsystems.Ther…  相似文献   
179.
冀中坳陷古近纪的伸展构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冀中坳陷的构造格架是新生代的伸展构造系统。该系统以大兴、保定-石家庄拆离滑脱断层为主体,与牛东-河东、马西、宁晋、新河等伸展断层以及徐水-安新变换带和衡水、宝坻-桐柏镇变换断层等组合而成。据平衡剖面和基底沉降曲线分析,冀中坳陷古近纪伸展作用过程持续发育,具幕式特点,以沙三期伸展作用最为强烈。地壳的快速伸展作用与火山活动强度之间缺乏耦合关系。冀中坳陷的动力学成因与伸展背景下的剪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0.
中亚独联体五国铀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亚独联体五国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中亚大陆地壳构造单元 ,其中分布着大批砂岩型铀矿床和碱交代岩型、含铀煤岩型、含鱼残骸泥岩型和碳酸盐岩型铀矿床 ,计百余个。这些矿床的铀储量约占全球总工业铀储量的30 %。文中划分出8个铀矿域 ,编制了各铀矿域的成矿大地构造剖面 ,并进行了对比研究 ;对上述五种主要铀矿床类型的成矿学特征作了概述 ;归纳出四种铀成矿大地构造模式 ,指出除地台型模式外 ,其余的地槽 +地洼型、地台 +地洼型、地洼型等三种模式均与地洼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密切相关 ,甚至是形成工业铀矿床最至关重要的背景因素。文中最后还对中亚型和华夏型地洼铀成矿学的异同特点 ,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