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3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557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1849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4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14年,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CSDP)确定采用自主研发的轻便型海洋钻井平台"探海1号"在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上实施首口科学钻探井(CSDP-2井),其科学目标是探查中部隆起的中-古生界地质结构和油气地质条件,解决南黄海中部隆起海相残留盆地长期悬而未决的地层属性问题,同时为区域地质、海陆演化与海相油气资源前景研究和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据此确定钻孔的选址原则为:钻探海域水深不超过30 m,在预定2 800 m的钻探深度范围内钻遇多套完整的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根据钻探目标和选址原则,针对中部隆起没有钻探资料的状况,以区域地质特征和周边钻井对比为参考,以地震资料多属性解释为手段,标定了地震反射层位,解释并编制了反射层构造图,拟定了钻探井位,预测了钻探层位;采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预测了有利储层。上述工作形成了无井勘探区的钻探井位部署技术流程和方法,经钻探厘定了三叠纪-奥陶纪海相沉积层,并发现了多个油气显示层,达到了预定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992.
In this work,we develop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a geothermal system located at the volcanic arc of a subduction-related orogen and highlight the interplay between active tectonism.stress field and fluid migration.By using results of field investigations from the Tinguiririca geothermal field in the High Andes of Chile(35°S),empirical analysis,and numerical models of static stress variations,we proposed a geomechanical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thermal manifestations in a seismically-active region.The present geomechanical model follows four major steps:(1) development of the 3 D structural model of fault pattern;(2) estimation of the in-situ stress field;(3) calculation of the resolved-shear-to-normal-stress ratio(slip tendency) on each fault with varying geomechanical parameters(coefficient of friction,pore pressure and cohesion) as inputs;and(4) estimation of Coulomb static stress changes as a consequence of failure in a nearby fault.Through combination of all these analyses,we characterize in detail both the active deformation in the geothermal field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ot fluid migration.  相似文献   
993.
湖南省近60年雨凇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湖南97个地面气象站点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旋转经验正交函数、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南雨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与高山站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湖南雨凇发生在11月至翌年3月,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三心二带”、高低交错.湖南雨凇日数空间分布既有全区一致性,也存在着南北反向变化的差异,空间分布大致可分为湖南南部、北部及中部、西北部3个异常区.湖南年雨凇日数和南岳高山站年雨凇日数呈现出的周期变化相同,即均存在2a、4a、9a和24 a左右的准周期,2a和4a周期尺度雨凇日数多和少转换频繁,9a周期尺度在1970年代末以前振荡明显,在24 a准周期尺度上经历了1960年代初期、1970年代中期、1990年代初期、2000年代中期4个转折年份.在过去60年全省年雨凇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南岳高山站年雨凇日数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994.
茅口晚期黔中台沟相锰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依据地层学的对比研究,云南格学、贵州水城——纳雍和遵义的锰矿均产于中二叠统茅口晚期黔中台沟相带的茅口组第二段,它们在同一成矿地质背景下,其矿床地质特征相似,物质来源相同,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可比性。该区(带)的锰矿,主要受被动大陆边缘强烈拉张及同生沉积断裂作用,茅口晚期黔中台沟相带和基性火山喷发活动,以及硅灰泥锰矿组合等条件的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995.
黄土高原中心地区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处于黄土高原中心地区的庆阳市水资源十分缺乏,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现有的水资源在开采方面又存在很大的难度,可利用水资源极其缺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该水资源总量、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结合当地的地理和经济特点,分析水资源在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996.
水温变化除引起水的多种物理性质的变化外, 还会引起水化学反应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以吉林中部平原地区为例, 对影响浅层地下水温因素的分析发现, 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温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降水量的减少以及地下水位的下降对浅层地下水温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起到削减作用. 通过对全区近200眼地下浅层观测井水温的多年变化分析, 发现在研究区气温近20 a来升高(约1.5 ℃)的影响下, 浅层地下水温从1978年的7 ℃左右上升到2001年的8.3 ℃, 在20余年间水温升高约1.3 ℃  相似文献   
997.
中原城市群竞合关系及一体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文章探讨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问题及一体化中的竞合关系,以此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了郑洛工业走廊、郑汴一体化和郑州跨黄河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实现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战略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98.
滇中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 《地质与勘探》2009,45(4):352-357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是元古宙昆阳裂谷中的典型"东川式"铜矿床,具有层构双控、构造改造明显、多种矿体类型共存的特点.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鉴定了主要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认为矿床受一系列轴向北东向的紧闭倒转复合倾伏褶皱和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的控制,进一步总结了构造控矿特征;经构造筛分,厘定了构造体系,提出北东向构造带是主要控矿体系,该体系的主演化期为晋宁期-澄江期,叠加了印支期的变形,晋宁期-澄江期的改造作用使围岩中铜质活化、转移、富集成矿;概括出"层楼式"、"背斜+断裂"、"多字型"构造控矿型式,为深部隐伏矿定位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地区不整合面附近砂岩储层中次生孔隙和碳酸盐胶结物相对发育.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认为碳酸盐胶结物是研究区砂岩最主要的胶结物成分,其主要类型为(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垂向上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多集中分布在白垩系和侏罗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之下约100 m的范围之内.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泥岩中各元素测试结果表明,大气淡水通过永进地区白垩系和侏罗系之间存在的角度不整合对其下伏地层物性作用不明显,晚期含铁碳酸盐胶结物和孔隙发育主要与有机酸关系密切.在有机酸作用下,早期发育的碳酸盐胶结物、长石碎屑颗粒以及粘土矿物为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溶解的物质在酸性流体作用下运移至不整合面附近重新沉淀,造成高孔隙度和高含量碳酸盐胶结物在深度上具有重叠的特征.由于含铁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时代晚而且储层未受到其他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明显改造,晚期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和面孔率呈互相补偿的关系, 表明了晚期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物性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砂体厚度大,沉积稳定,为近物源区的三角洲沉积特征。沉积过程中,物源供应速率与可容纳空间增长关系的变化,导致须四段砂体自下而上由水退式、河道式和水进式三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砂组纵向叠合而成;层序界面之上的河道式砂组为物性最好的成因砂体。水退式砂组主要由高能削截式河道、削截式河口坝和远砂坝组成,河道式砂组主要包括冲蚀下切式河道和高能削截式河道,水进式砂组主要包括低能河道、低能削截式河道、完整式河口坝和下缺式河口坝。由于不同的砂体组合,不同成因砂体间形成了不同的成岩相和储集相,河道式砂组以绿泥石衬边和溶蚀成岩相为主,物性好,为好的储集体;水进式砂组由压实和胶结相为主,物性较差;水退式砂组中溶蚀相和胶结相发育,物性较好,为中等的储集体。由于河道式砂组与水退式砂组呈沉积不整合相接触,呈现镶嵌关系,对天然气的运移起到通道作用,同时河道式砂组在平面上分布范围大,其中的高能削截式河道沉积稳定,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向上的水进式砂组发生储层致密化,形成有利的盖层,使河道式砂组发育区成为川中天然气富集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