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5篇
  免费   906篇
  国内免费   1831篇
测绘学   455篇
大气科学   498篇
地球物理   975篇
地质学   4579篇
海洋学   1387篇
天文学   355篇
综合类   440篇
自然地理   87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长82亚油层组是甘肃庆城地区庄19井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中储集砂岩相对富集的层位,但砂岩低渗透性的特点显著,成为影响该区石油储产量增长的主要地质因素。结合前人的相关工作,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储层岩石实验测试等工作,详细地分析了庄19井区长82亚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认为沉积微相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控制低渗透性储集砂岩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寻找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代表的有利储集相带砂岩体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2.
火山玻璃风化层的透射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谱(EDX)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1000年和4000年前两次大喷发产生的火山玻璃风化层特征.TEM分析显示,4000年前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平均厚度3.7 mm,1000年前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平均厚度为1.0 mm.EDX分析显示,两次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化学组成与火山玻璃相比富Al、Fe,而si减少.火山玻璃风化层富Al发生在Al的浓度较高的中到弱酸溶液中(pH=5~6),火山玻璃表面形成含有少量的非晶质的Al、Si、Fe物质,这些非品质的次生物质是火山玻璃风化早期阶段形成的.天池火山喷发物中火山玻璃的微观特征的差异可能与火山喷发年代和喷发后的环境有关,研究天池火山不同期次喷发物中火山玻璃的微观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黔东北地区钒矿物质组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钒矿石的主要化学成份为SiO2和Al2O3,有机质总量一般为3.24%~10%,其次为TFe1.85%~3.25%,绝大部分V2O5含量均在1%左右,少部分大于2%;伴生元素以Mo、Ag、Cu、TiO2、P2O5、Ni、Co为主。  相似文献   
34.
TetraploidinducedbyphysicalandchemicalmethodsinJinjiangoyster(Crassostrearivularis)¥RongShoubai,ShiShumei,McQirong,LiuShaeqio...  相似文献   
35.
物质海 -气通量计算新建议中将物质海 -气通量计算公式 F=K(CL- b Cg)中的 CL 用CL ( SML ) 代替。本文着重于对公式中质量迁移系数 K的讨论。在测定了海水微表层、次表层水粘度并同时测定了其它一些化学参量基础上 ,得出如下结论 :海水粘度与盐度、碱度有一定相关性 ;微表层与次表层海水的粘度变化小于 3%。因此 ,海水微表层效应影响 K值 ,与海水微表层效应影响物质浓度相比 ,可以不考虑。  相似文献   
36.
本文根据有机地球化学资料,首次研究和探讨了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物中有机质丰度和可溶有机质的组成特征。现代沉积物有机质丰度,有机碳为0.58%,氯仿沥青“A”为210ppm,烃含量为33.8ppm;钻孔中有机碳为0.77%,氯仿沥青“A”为253ppm,烃含量为16.4ppm。从有机质组成、红外吸收光谱特征、δ~(13)C、干酪根H/C原子比,均表现为陆生植物为主,水生生物为铺,为腐殖型或腐泥—腐殖型的母质类型。  相似文献   
37.
Abstract. The secondary production of Spisula subtruncata (somatic production) is calculated in the framework of a benthic monitoring study in a coastal area. The temporal trends of density, biomass and growth increments are examined in the three year-classes present. These are compared to certa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38.
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的业务化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系统研制完成,并于2003年10月,开始试预报.本文对该预报系统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厦门海洋生物入侵的危害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冬梅 《台湾海峡》2005,24(3):411-416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厦门海洋生物入侵的成因、现状、危害及治理方法,认为互花米草和海洋动物沙筛贝是主要的入侵物种,其严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危害不可低估.同时明确防止海洋生物入侵的总体目标,进而提出强化管理的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40.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to the oceanic carbon cycle and to calculate the ratio of calcium carbonate to organic carbon downward export, we have incorporated biological and alkalinity pumps in the yoked high-latitude exchange/interior diffusion-advection (YOLDA) model. The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are represented by four parameters. Th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are tuned so that the model can reproduce the observed phosphate and alkalinity distributions in each oceanic regi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odel to the biogeochemical parameters shows that biological production rates in the euphotic zone and decomposition depths of particulate matter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biogeochemical substances. The modeled vertical flux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phosphorus and calcium carbonate are converted to vertical carbon fluxes by the biological pump and the alkalinity pump, respectively. The downward carbon flux from the surface layer to the deep layer in the entire region is estimated to be 3.36 PgC/yr, which consists of 2.93 PgC/yr from the biological pump and 0.43 PgC/yr from the alkalinity pump,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e modeled rain ratio is higher with depth and higher in the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s than in the Atlantic Ocean. The global rain ratio at the surface layer is calculated to be 0.14 to 0.15. This value lies between the lower and higher ends of the previous estimates, which range widely from 0.05 to 0.25.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rain ratio is unlikely to be higher than 0.15, at least in the surface wa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