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1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1828篇
测绘学   304篇
大气科学   262篇
地球物理   781篇
地质学   4362篇
海洋学   1102篇
天文学   5098篇
综合类   370篇
自然地理   53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570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705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1034篇
  2008年   949篇
  2007年   860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5篇
  1877年   1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31.
张红英 《云南地质》2010,29(1):56-60
磁铁矿矿体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淇海岩组中上一中部的钠长绿泥片岩、钠长绿泥绿岩、钠长绿帘绿泥片岩中,严格受层位、岩性和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832.
杨振华 《云南地质》2010,29(1):61-63,60
腊坪地区TiO2区域高值,有利于钛铁矿形成富集。对三类主要岩浆岩中TiO2含量与重砂淘洗砂矿样含矿率比照,认为辉长岩是钛铁砂矿含矿母岩,且与地形地貌及风化次生堆积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833.
滇东南老寨湾金矿化探异常查证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化探测量、X萤光分析仪现场检测、地质检查等多种找矿方法,获得含金工业品位的找矿信息;发现具工业价值的金矿体并建立该类矿床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834.
董良 《云南地质》2010,29(4):431-433
石平川钼矿由燕山晚期第四次侵入碱性长石花岗岩体提供物源和热动力,火山机构、断裂和西山头组第二岩性段为成矿提供了导矿通道和容矿场所。  相似文献   
835.
赵志芳  郭富达 《云南地质》2010,29(4):434-437
分析总结惠民铁矿区赋矿地层惠民组火山岩、弧形构造内缘北西向构造交汇部位、铁染羟基异常等成矿、控矿条件的遥感影纹、色调等标志,根据矿化遥感异常信息圈定3处找矿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836.
王雅丽  崔银亮 《云南地质》2010,29(4):438-443
根据遥感构造、含矿岩性地层、岩石蚀变异常等多种遥感地质信息,采用地质异常单元统计预测方法,对毛坪铅锌矿进行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明确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37.
杨剑  王永华  艾斯卡尔  李华 《云南地质》2010,29(4):458-460,455
以禄劝新发铜矿区为例,研究在山区运用双频激电法进行矿产远景调查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的山区,双频激电法具有轻便、快速等优点。找矿效果理想,与地质、化探结果吻合,为双频激电法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838.
周建平 《云南地质》2010,29(4):467-470
头石山尾矿库存在坝址地基土稳定性差和库址渗漏等地质问题,认真研究处理,以确保尾矿库设计合理和坝体安全及投入使用后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839.
某储油库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以USEPA推荐使用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为基础, 结合污染场地实际情况, 分析、评价了某储油库地下水有机污染对场址内暴露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该储油库地下水有机污染物为1,2-二氯乙烷、苯、三氯甲烷和甲苯。污染场址内的工人和居民受到的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 在可接受范围; 而污染对场址内的工人和居民产生的致癌风险较大, 分别为1.7×10?4、9.0×10?3, 是不可接受的。产生致癌风险的主要污染物为1, 2-二氯乙烷, 占总致癌风险的99.80%, 可致人产生多种形态的肿瘤, 并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主要暴露途径是吸入吸收, 占总致癌风险比例大于70%, 其次为口入吸收。皮肤接触暴露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较小, 占总致癌风险比例小于1%。  相似文献   
840.
The southwest Yukon Territory, Canada, is an important region for recovering sensitive records of Holocene paleoclimatic change. More information is needed, however, to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the major Holocene climatic transitions, and to understand associated impacts on different ecosystems. For example, paleolimnological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small lakes and ponds, but the history of large lakes has received little study. We analyzed diatom assemblages, species richness, valve concentrations, and biogenic silica, in the sediments of Kusawa Lake (60°16.5'N; 136°10.9'W; 671 m a.s.l.) to reconstruct the responses of this large (surface area = 142 km2), deep (Zmax = 135 m) freshwater ecosystem to Holocene climatic transitions. Diatoms colonized the lake soon after ice retreat, around 11,000 cal yr BP; assemblages throughout the record were dominated by planktonic types. Diatom concentrations and biogenic silica were high during the Holocene Thermal Maximum between 10,700 and 7300 cal yr BP, then began to decrease in response to cooling associated with orbitally driven reductions in insolation. Diatom assemblages shifted towards taxa with lower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 optima after 8300 cal yr BP, perhaps in response to abrupt and progressive cooling. Our study confirms that diatom assemblages in large lakes are sensitive to regional-scale paleoclimatic cha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