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0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559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293篇
地球物理   497篇
地质学   1000篇
海洋学   734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4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9,自引:14,他引:9  
北京邻区枣沟、斋堂和赤峰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和磁化率变化在幅度和相位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在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磁化率记录具有冰量变化模式,而粒度记录具有轨道周期特点,粒度和磁化率之间的相位关系在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和冰期向间冰期过渡的过程中,既有滞后也有超前的表现,很难单纯以成土作用来解释。由于黄土粒度主要反映粉尘源区环境和古风场强度的变化,而磁化率主要记录的是沉积区的成壤作用,反映夏季风的强度变化,因此剖面粒度和磁化率变化的不协调说明古风场和粉尘源区变化与粉尘沉积区气候变化之间不统一。这可能意味着控制夏季风强度变化和控制冬季风强度变化的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3.
坝上高原安固里淖粒度年纹层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安固里淖湖心区获取一未扰动沉积物样柱,分析发现了由冬季风搬运物与湖心沉积共同形成的粒度年纹层,建立了纹层年表,恢复了安固里淖湖区8507aB.P,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8507-5429aB.P。冬季风活动较弱,后期的所波动;5429-3244aB.P.冬季风活动较强,3244-2494aB.P。冬季风活动减弱;2494-1165aB.P。冬季风活动略有增强;1165aB.P以来,冬季风活动减弱。安固里小淖粒度年纹层反映的冬季风变化情况与我国北方地区同期的环境变化和海平面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4.
黄河中游降雨特性对泥沙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卢金发  刘爱霞 《地理科学》2002,22(5):552-556
以黄河中游36个有泥沙粒径资料的水文测站流域为样本,在不同自然地理类型流域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泥沙粒径特片与降雨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流域,流域泥沙的粗细与降雨季节性变率和年际变率之间存在着相当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降雨量和降雨不均匀系数之间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流域地面物质、植被和地貌发育程序等下垫面环境因素对泥沙粒径特性与降雨特性之间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不同类型流域曲线的斜率各不相同,在图中所处的位置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75.
基于GIS的时空复合体-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型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体理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时空复合体模型为依据 ,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单元 ,即“图谱单元”,它是记录时空复合信息的基本单元 ,由“相对均质”的地理单元和“相对均质”的时序单元复合而成 ,并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图谱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76.
辽南滨海黄土粒度环境信息高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雪铭 《地理研究》2002,21(2):201-209
对辽南滨海黄土粒度研究证明 ,滨海黄土是在第四纪冰期寒冷气候下的产物 ,但是 ,由于滨海黄土所处靠近沿海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种黄土的形成机制具有独特性。冰期时渤海湾西岸海面下降出露的冲洪积物和海底砂是滨海黄土除西北内陆地区以外的另一重要物源 ,搬运以风砂跃移方式进行。滨海黄土的粒度中包涵了丰富的有关渤海湾海面变化的信息。辽南滨海黄土剖面中的粒度拟合值、 2 - 3Ф粒级百分含量反映了渤海的海退、海侵过程和末次冰期蒙古高压的强弱 ,这种变化与滨海黄土 3个孢粉组合带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相吻合 ,同邻近地区的海面升降变化和深海岩芯氧同位素阶段也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 ,滨海黄土粒度的拟合度是本区古环境变化的重要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77.
山东月湖的沉积物分布特征及搬运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薛允传  贾建军  高抒 《地理研究》2002,21(6):707-714
1998年 11~ 12月和 1999年 8~ 9月各一个月对月湖进行的野外工作 ,共取得表层沉积物样品 131个 ,应用激光粒度仪并结合传统的筛分法对这些样品进行粒度分析 ,进行矩法计算获得粒度参数。采用Gao命名方法 ,将沉积物划分出 5种主要类型。利用Gao -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 ,计算该区沉积物粒径趋势所显示的沉积物净搬运方向 ,结果表明 ,沉积物从四周向湖中心搬运 ,同时显示湾顶的西部和北部、涨潮三角洲以及湖心等地貌单元是沉积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78.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古海蚀龛沉积的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长城站地区发现有大量古海蚀龛 ,龛内保存有完整沉积剖面 ,通过对其中一个沉积剖面的粒度特征及元素组成的分析 ,确认该剖面是后期的湖相沉积 ,并据此恢复了距今 460 0年以来该地区古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 ,距今 40 0 0— 30 0 0年长城站区地表岩石化学风化作用较强烈 ,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期 ,这与湖泊沉积物、海洋沉积物等古环境记录载体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证明古海蚀龛沉积可以作为研究南极无冰区和冰缘地区古环境演化历史的一种新的地质载体。  相似文献   
79.
银川市初夏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桑建人  杨有林 《中国沙漠》2003,23(3):328-330
利用美制APS—3310A型激光粒谱仪,在中国西北城市银川对大气气溶胶粒子进行现场观测,结合气象条件,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给出了银川市初夏大气气溶胶的日变化特征、3种不同粒径粒子分布特点及飘尘谱分布特征,以期为银川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叠溪地震的今昔--为建立叠溪地质公园进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3年8月25日的叠溪大地震,产生了众多的地震效应现象,如陷落槽、地震湖等。地震湖的震后效应尤为深远,在其后60多年溃堤了4次,给湖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各种地震遗迹独具特色,尤其是大小海子湖妩媚的湖光山色及众多的陷落槽等现象,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价值。笔者对建立叠溪地质公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