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252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有关煤成烃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修义 《地学前缘》1999,6(Z1):204-208
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煤岩组分产出气相和液相物质的同时,固相煤岩组分本身也遭受改造。现今的固相煤岩组分与已产出的气相和液捐物质都是它们共有“前身”演化的“产物”,所以只根据固相煤岩组分的生烃潜能作为评价油气资源的依据还不够理想。煤在短时间高温条件下的热演化,与煤在漫长地质时期、低温条件下自然煤化作用过程中的热化有本质差异,用热解实验方法研究煤成烃尚存在一定问题。煤层内的气处在吸附一解吸和运移的动态平衡状态,决定煤层含气的主导因素是煤层的储气和运移条件,生烃潜能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2.
73.
74.
为了探究高级氧化技术对土壤中有机氯代烃的氧化降解作用,为ISCO(in situ chemical oxidation)技术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考察了热活化过硫酸盐(persulfate,PS)氧化降解不同类型土壤(砂类土壤、黏土类土壤)中挥发性氯代烃污染物(三氯乙烯(TCE)、三氯乙烷(TCA)、顺式-1,2-二氯乙烯(cis-1,2-DCE)、1,2-二氯乙烷(1,2-DCA))的效能;同时,通过硫酸盐与土壤相互作用过程研究,探究了不同土壤介质中有机质和无机组分在过硫酸盐消耗中所占比例。结果表明:在50℃时,热活化过硫酸盐可有效降解土壤中1,2-DCA、cis-1,2-DCE、TCA和TCE,砂类土壤介质中4种氯代烃降解效果依次为25%、89%、5%和61%,黏土类土壤介质中4种氯代烃降解效果依次为35%、86%、8%和63%;4种氯代烃的降解效果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cis-1,2-DCE、TCE、1,2-DCA、TCA,砂类土壤中的氯代烃总体降解效果优于黏土类土壤中氯代烃的降解效果。另外,土壤中过硫酸盐氧化降解氯代烃反应研究发现,砂类和黏土类土壤介质组分中有机质消耗率分别为81.3%和72.6%,铁元素消耗率分别为80.5%和38.6%,表明土壤介质组分与过硫酸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导致过硫酸盐自身的大量消耗。由此可知,土壤介质中的有机质、铁元素等矿物质均参与过硫酸盐的消耗过程,且土壤有机质、铁元素与氯代烃之间在消耗过硫酸盐反应上存在竞争关系,土壤组分过多地消耗了过硫酸盐,导致了氯代烃的氧化降解效率较低。因此,针对实际有机氯代烃污染场地,采用过硫酸盐氧化技术进行修复时,过硫酸盐的实际投加量要远高于化学计量值,需充分考虑到土壤组分对过硫酸盐自身的消耗作用。  相似文献   
75.
Contaminations in sediments b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nd alkylated PAHs were investigated at 44 sites in Osaka Bay, Japan.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AHs and alkylated PAHs were in the range 6.40–7800 ng/g dry weights and 13.7–1700 ng/g dry weights, respectively. The PAH concentrations tended to be higher along the shoreline in the vicinities of big ports, industrialized areas, and densely populated regions such as the cities of Osaka and Kobe. The major sources appeared to be pyrogenic or both pyrogenic and petrogenic at most of the sites. PAH concentrations were remarkably high at a site near Kobe, whe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benzo(a,h)anthracene and benzo(g,h,i)perylene exceeded the effects-range-medium concentration and eight PAHs were above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s-range-low concentrations. Those PAHs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great fire associated with the large earthquake in 1995.  相似文献   
76.
基于特征比值的原油中PAHs标志物风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磊  韩彬  郑立  杨东方  王小如 《海洋与湖沼》2013,44(5):1182-1188
以渤海某原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模拟风化实验, 探讨了原油中五类PAHs组分的风化规律并筛选出其中稳定的诊断比值。结果表明: 经过50d风化, 原油中PAHs的分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其中萘系类损失最为严重, 菲系列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 二苯并噻吩、屈、芴系列则保持相对稳定, 这为进一步筛选用于溢油来源鉴别的新诊断比值参数提供了一定依据; 经风化检验, 现有常用6种PAHs诊断比值在风化50d后较稳定, 可用于风化溢油的鉴别; 所选取新诊断比值中, 菲和屈系列、烷基取代二苯并噻吩类、烷基取代芴类抗风化能力较强, 共筛选出34种诊断比值可作为溢油鉴别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7.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s the potential of Hymeniacidon heliophila as bioindicator of PAH contamination. For this, concentration of 33 PAH was determined in organisms from sites with different contamination level including the heavily polluted Guanabara Bay, Rio de Janeiro, and less impacted coastal areas. PAH concentration and typology were determined in spong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depths and in two different seasons. The brown mussel broadly studied as bioindicator was also sampled from the same sites for comparison. Both species provided similar information on total PAH concentr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site contamination level. Sponges, however, revealed slight tendency to accumulation of combustion-derived PAH in relation to petrogenic compounds. Differences in PAH typology between species may derive from the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in particle size ingestion. Different hydrocarbon typologies were observed in sponges from dry and wet season and PAH concentration varied with depth. H. heliophila may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ce and sources of PAH in estuarine areas.  相似文献   
78.
福州市农业土壤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福州市农业表层土壤(0-10cm)。中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样中16种PAHs检出率达到100%,其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00.2-1215.1μgkg^-1,且与土壤总有机碳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PAHs主要源于生物燃烧和石油。利用毒性当量因子(TEF)计算了供试土样中PAHs单体相对于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Bapeq),土样中总Bap。值的范围为12.50-147.95μgkg^-1,其中50%土样总Bapeq的值超过荷兰规定目标值(总Bapeq=32.96μgkg^-1),表明福州市部分农业土壤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9.
李娜  周萍 《地质力学学报》2015,21(2):218-227
选取陕西省榆林气田地区为研究区, 利用ASTER数据多波段的优势, 在研究区开展了基于波段运算和主成分分析的二价铁、黏土矿化以及碳酸盐矿化等烃类微渗漏蚀变信息提取, 圈出4个有效靶区; 并利用ASTER数据的热红外波段进行基于分裂窗简化算法的温度反演得到研究区的温度图像以验证靶区的有效性, 温度反演结果中高温异常区和靶区范围基本吻合; 最后对USGS光谱库中常见蚀变矿物光谱、研究区实测光谱以及原油光谱进行综合分析, 进一步验证靶区有效性, 多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烃类微渗漏蚀变信息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广州地区蔬菜基地有机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选取了6个代表性基地进行调查采样,测试分析了表层土壤、蔬菜及灌溉水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16种多环芳烃(PAHs)化合物和19种有机氯农药(OCPs)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及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15种PAEs化合物的总质量分数(w(ΣPAEs))中,土壤样品为158.0~4 321.0 ng/g,蔬菜样品为1 134.0~48 576.0 ng/g;水样中15种PAEs化合物的总质量浓度(ρ(ΣPAEs))为632.0~14 271.0 ng/L;就单个化合物而言,以DiBP、DBP、DEHP三种污染物为主,其三项之和占所有PAEs质量分数的97.5%~99.1%;在16种PAHs化合物的总质量分数(w(ΣPAHs))中,土壤样品为28.48~1 121.96 ng/g,蔬菜样品为238.09~1 000.61 ng/g;水样中16种PAHs化合物的总质量浓度(ρ(ΣPAHs))为338.21~1 239.78 ng/L;在19种OCPs化合物的总质量分数(w(ΣOCPs))中,土壤为0.04~71.28 ng/g,蔬菜为1.08~9.18 ng/g.总体上看,各基地土壤中DBP质量分数均超标,多环芳烃类在灵山、花东、黄埔菜地土壤中存在轻微污染,有机氯农药均未出现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