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安塞油田长2油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安塞地区长2油层储层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成岩矿物为绿泥石环边、方解石胶结物、石英和长石加大生长、伊利石、伊一蒙混层、钠长石和高岭石等。绿泥石环边的发育对原生粒间孔的保存起到有利的作用。石英加大级别达Ⅲ级,加大边含有丰富的有机包体,均一温度范围48.1~76.5℃,烃类进入储层的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期至晚白垩世。储层发育多种孔隙类型,面孔率平均为11.60%.主要类型有粒间孔、骨架颗粒溶孔和微裂缝等。残余粒间孔和骨架颗粒溶孔是本区长2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根据成岩作用的矿物岩石学标志、有机质成熟度及古温度,将长2油层砂岩的成岩作用划分为3个成岩阶段:早成岩阶段、晚成岩阶段和表生成岩阶段。储层性质明显地受到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沉积物粒度较粗、厚度较大的分流河道储集物性明显优于各种粒度较细、厚度较薄的分流间席状砂体。  相似文献   
42.
相山铀矿田6122矿床凝灰岩铀矿石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山铀矿田6122矿床4号带的主要含矿岩石英安岩和“碎斑熔岩”之外发现了新的含矿岩石凝灰岩。铀矿石中绿泥石含量较高.并且含铀达7.13%。经过对舍矿凝灰岩特征、矿化与构造的关系、与铀矿物共生矿物的特征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成矿熟液来自于地壳深部,曾经经历过高温阶段。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形成大量绿泥石、水云母等粘土矿物.它们使铀酰络离子稳定性、溶解度降低而解体.使铀还原沉淀并被绿泥石、水云母等吸附。  相似文献   
43.
肖荣阁  隋德才 《现代地质》1995,9(2):239-243
本次区调工作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必鲁图绢云母绿泥石片岩中发现了铁铝榴石矿层,并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学的研究。初步研究表明,矿化围岩属中元古代,相当于区域上的白乃庙群。铁铝榴石呈红褐色,菱形十二面体晶形,化学成分以铁、铝、硅为主,含钙、镁等微量元素。铁铝榴石属区域变质叠加热变质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44.
阿里西部超镁铁岩带八面体假像透辉石具有富钙贫铝的化学特点和降温降压的晶胞参数。八面体假像绿泥石具有富硅贫铝和贫铁的特点,它们都与地壳浅成热水产物的透辉石和绿泥石的化学特征完全不同。而它们可能是超镁铁岩由地幔上升侵位的早期所形成的热水交代产物。本文讨论了由尖晶橄榄石向八面体假像硅酸盐矿物转变的交代反应。  相似文献   
45.
攀西中元古结晶片岩系遭受了前进区域变质作用。盐边和米易的砂屑岩和泥质岩分别可划出:绿泥石、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和夕线石带以及绿泥石、黑云母-石榴子石、红柱石和夕线石带。在中、低级泥砂质岩石中,白云母的Na/(Na+K)比值随变质级增高。白云母、绿泥石和黑云母中的契尔马克替换范围大体上随变质级增高而降低。白云母和绿泥石之间契尔马克替换交换反应的分配系数,大致是白云母的绿鳞石含量的函数,并随变质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夕线石带,该分配系数变得很小。黑云母和白云母契尔马克替换交换反应的分配系数有类似的趋势。  相似文献   
46.
鄂南锑矿地区是我国重要锑矿产地之一,研究区内发现过大量锑多金属矿床(点)。目前随着浅部锑矿资源被开发殆尽,以往对中深部的找矿勘查仍未有新的进展,因此急需寻找一套快速有效的勘查方法,对该地找矿模型与预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扩大资源量和找矿成果。本文以金银山锑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SWIR)对于金银山锑矿ZK3101、ZK2701钻孔岩心进行光谱扫描,厘定获得了金银山锑矿蚀变矿物种类、组合、波谱参数等信息,并划分出蚀变矿物分带,分析矿化与蚀变矿物分带之间的关系。金银山锑金矿主要蚀变矿物有云母类、绿泥石类、碳酸盐类等,其中绢云母化带与成矿关系密切。通过计算绢云母族矿物Al—OH光谱特征参数,发现矿化部位绢云母结晶度(IC值)与Al—OH 2200nm 特征峰吸收峰位值(Pos 2200)出现低值异常(IC<2, Pos 2200<2205 nm),可作为有效的示矿指标。认为应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圈定锑金矿体,有效指导矿产勘查,降低找矿成本,提高勘查效率,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47.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产于邹家山火山岩型铀矿床深部的绿泥石进行蚀变特征、化学组成、形成环境研究,并初步探讨该矿床中的绿泥石的形成环境与铀矿化关系。指出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17.64-295.30℃。矿脉中与铀矿物共生的绿泥石主要是鲕绿泥石,而围岩中则是蠕绿泥石和铁镁绿泥石。含矿溶液沉淀时是一个还原环境,绿泥石不仅活化了火山岩中的铀,还为铀矿化提供了良好的沉淀环境。  相似文献   
48.
为了定量研究自生绿泥石对储集层质量的影响,在限定控储因素前提下,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扫描电镜、薄片鉴定、激光粒度分析和黏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12-X油田古近系涠洲组三段碎屑岩储集层为例,探讨了自生绿泥石对石英次生加大、孔隙结构及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综合得分评价法,定量评价自生绿泥石对储集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蚀作用积极意义大于绿泥石沉淀的消极影响时,石英加大和方解石含量较高(7.3%)及自生绿泥石相对含量较低(20%~30%)的细砂“控孔喉”作用,等同于石英加大和方解石含量较低(2.4%)及自生绿泥石含量较高(30%~40%)的细砂,二者的“控孔喉”作用具有互补性。自生绿泥石的“控孔、控渗”作用与碎屑颗粒粒度、分选、胶结物及泥质含量等因素的“控孔、控渗”作用相互制约,存在互补性和差异性,绿泥石相对含量较低的中砂“控孔、控渗”作用等同于绿泥石相对含量较高的细砂(互补性);泥质含量较低的细砂岩中绿泥石“控孔、控渗”作用弱于泥质含量较高的细砂岩(差异性)。总之,在岩相一定的情况下,包膜或衬里状绿泥石与孔渗呈正相关关系,孔隙充填状绿泥石与孔渗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9.
The metamorphic conditions of the Upper Permian Yangjiagou Formation in eastern Changchun, China,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mineral assemblage, illite crystallinity, illite polytypism,the b dimension of illite,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hlorite. The pelitic rocks in the Yangjiagou Form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illite + kaolinite + chlorite ± mixed-layer chlorite/smectite and detrital quartz + plagioclase. Illite in the formation has a crystallinity of 0.38-0.55 and comprises mixed 2 M_1 and1 M_d polytypes, indicating a metamorphic temperature of 200℃. Based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hlorite and the chlorite geothermometer, we estimated diagenetic to very low-grade metamorphic conditions with temperatures of 185℃~204℃. The b dimension of illite varies from 8.992 A to 9.005 A.We used a mathematical algorithm to extend Guidotti and Sassi's(1986) diagram relating illite b dimension wit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d used this diagram, together with illite crystallinity and chlorite chemical composition, to semi-quantitatively estimate the formation pressure at1.2 kbar. These reveal that the Yangjiagou Formation has experienced very low-grade metamorphism.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环县-西峰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利用钻孔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成因及其与形成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生绿泥石主要以孔隙的环边衬里形式出现,其沉淀作用发生在沉积期后而不是沉积阶段或沉积作用以前,其分布对应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