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2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501篇
测绘学   1125篇
大气科学   248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1218篇
海洋学   24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45篇
自然地理   20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武汉长江底钻孔同位素单井法地下水流速、流向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论述了在武汉市长江底部第四纪孔隙含水层中用单井稀释法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对在这种试验条件下所得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测试结果表明:武汉长江底部JC II 6号钻孔处地下水流向从上到下都受到地表长江水流的影响。上部受到影响大,而深部较弱,地下水流向从上到下逐渐向东偏转35°左右。上部中细砂层中的地下水流速,大于下部粗中砂层中地下水流速。本次测试由于测定点靠近江心地下水排泄带,其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头差0 5m左右,试验虽然采取了特殊的施工工艺,也还可能受到垂向流的微小影响,使测试结果中的水流速度比实际地下水水流速度可能要稍偏大些。但因本点水文地质条件决定了三段之间或地下水流和江水之间无明显的水头差,所以引起的误差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2.
宝鸡簸箕山滑坡地震勘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宝鸡簸箕山滑坡是宝鸡市区的一个大型滑坡,危及许多市民及建筑的安全。为进一步了解滑坡体的细微结构及其滑面形态,中奥双方于1999年和2000年两次对簸箕山滑坡进行了地震勘探。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勘探测线布设、各条测线的勘探及分析、解释结果,为该滑坡的科学治理提供了背景性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3.
在目标满意度和目标总体协调度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新的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运用欧式距离判断来描述目标总体协调度,避免了目标权重人为确定的任意性,且能充分体现决策者的主观愿望,便于实际操作应用.水资源系统规划的多目标决策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4.
大同市区二十年地下水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建明 《地下水》2003,25(2):95-97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同市地下水开采与地下水降深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其它因素,然后将地下水开采和大气降水量这两个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与地下水动态进行复相关计算,求出相关方程,并进行不同开采量的地下水降深预测,最后根据这些地下水动态研究结果提出了解决大同市水问题几项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地下水动态研究非常必要且现实意义明显。通过动态变化可以了解地下水的补排及储水介质的变化情况,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可以预测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趋势,根据地下水动态变化特点可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的取水方案。可以说,地下水动态研究成果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中具有极大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郝爱荣  王同兵  王辉 《地下水》2003,25(1):41-41,43
根据高青县城区的供水实际情况,分析开辟县城第三供水水源,实施水库连网的必要性。依据大芦湖水库的地理位置、水量及水质特点,把大芦湖水库作为高青县城理想的第三供水水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从而解决城区供水矛盾。  相似文献   
86.
分析了数字城市规划系统的业务需求,介绍了其基础数据更新、工作流、无纸化办公、历史空间信息管理等主要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
基于网络的机器人跨平台远程实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多层次结构的跨平台远程实时控制框架,它由智能与人机交互层、运动规划层、运动控制层和伺服控制层构成,并基于该框架完成了一套单机器人远程实时控制系统,进行了远程视觉控制试验。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强。  相似文献   
88.
招远市金矿区环境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遥感图像为基本数据源,以实地调查数据为样点,建立解译标志,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对金矿区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研究,实现航片与卫片校正、地质环境信息的解译、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为恢复矿区自然环境提供准确、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89.
Underground cities and semi-underground settlements, most of which are 1500 years at least, exist in the Cappadocia Region of Turkey. These man-made rock structures are carved in soft tuffs and the best examples of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man-made structures in the field of rock engineering. The tuffs also have good thermal isolation properties to be used as housing and storage of food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are only concerned with physical and short-term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due to the wide-spectrum of the theme and the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appadocia tuffs, and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s are presented. In addition, a critical overview on possibl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at Cappadocia with mechanical aspects of historical and modern rock structur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in rock engineering is made.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the field, it is evident that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rocks do not show significant changes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However, they are prone to atmospheric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s at different floors of the underground cities and various parts of semi-underground settlements indicated that variations in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openings are very small when compared to those outside the ground surface.  相似文献   
90.
Ken Durham 《Natural Hazards》2003,30(2):251-261
Cairns is exposed to the well-known natural hazards oftropical cyclone, flood, stormsurge and thunderstorm, but is also exposed to thelesser-known hazards of landslip, earthquake and dam break flooding. Recommendations fortreating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se hazards have been made that will involve a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reatment strategies, require the cooperation of allthree levels of government, involve public utility authoriti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 andinvolve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This paper summarises the suggested mitigation treatmentoptions, presented to the Cairns City Council and identified in the LocalGovernment Disaster Mitigation Project conducted in Cairns in 1999/2000 by the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