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5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1124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23篇
地质学   3451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利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多元地震参数解释煤层结构属于岩性地震勘探范畴。将该技术用于陕北大保当勘探区,配合地质研究,成功地确定了2~(-2)煤层的结构变化情况,确定的煤层分叉线同单纯依靠地震解释或地质推断的煤层分叉线比较,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82.
本文在矿井直流电法理论基础上,推导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测量深度公式,得到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记录点坐标位置.基于以上理论,建立了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异常体模型,分析了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二极装置、三极装置、四极装置异常体响应特征,得出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各装置敏感度低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必要的数据采集点.为了提高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分辨率,最大限度增加工作面内侧的采集数据点.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对角偶极装置采集模式及多装置的数据叠加反演处理方法,以增加工作面内采集数据点,提高三维勘探的精度.本文通过某矿8802工作面底板富水性探查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3.
煤炭仍是我国能源供给的根本保障,长期高强度开采带来了严重环境问题。新时代要求煤炭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全产业链的绿色。依据我国绿色煤炭资源的特征,指出了煤炭资源的绿色勘查、绿色开发、绿色利用、恢复绿色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与主攻方向:即绿色勘查的核心问题在于煤系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协同勘查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扰动、破坏;煤矿绿色开采的核心是智能化开采;煤炭绿色利用的关键是要实现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恢复生态绿色要正确处理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4.
煤田火区遥感四层空间探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层自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自燃向不同方向扩大或缩小,其热场随着燃烧过程而发生空间变化。本文在研究煤田煤层自燃现象及其火区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宁夏汝箕沟地区的四层空间遥感探测试验,总结了不同平台遥感方法的探测效果,提出了利用遥感方法实现地下煤田火区监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5.
Abstract. Sandstones with high reservoir quality occur in the Paleogene and Upper Cretaceous coal measures off Sanriku and Sohma in the Pacific coast of northeast Honshu. The sandstone porosity was generally produced by the dissolution of calcite cement and clastic grains such as feldspar and glassy volcanics. The most probable cause of dissolution is the organic acids generated from the maturation of coal and coaly matter in the deeply subsiding source area prior to thermogenic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e pore fluid including organic acids dissolved calcite and clastic silicates to form a small amount of laumontite and kaolinite at around 60C. The acidic and not neutralized pore fluid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kaoli-nite. On the other hand, laumontite was formed when the acidic pore fluid was neutralized and then made alkaline after the reaction with minerals such as plagioclase, glassy volcanics and calcite cement. Therefore, laumontite and kaolinite generally occur separately. Laumontite is 0.6–4.6 % by volume, whereas kaolinite is 0.6–9.8 % and the sandstone porosity remains from 10 to 22 %. This type of laumontization after the secondary pore formation might not give a severe damage to the reservoir property of the Paleogene and Upper Cretaceous coal measures in the Pacific coast of northeast Honshu and indicates further exploration possibility.  相似文献   
986.
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以贵州六盘水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山开发是造成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矿山开发建设项目实施之前,应该对矿产开发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很显著。文章对典型的矿业城市——贵州省六盘水市进行研究,分析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影响的几种表现形式,提出用机会成本法和恢复费用法对不利影响的损失进行评估,指出要切实减缓不利影响必须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包括直接占用土地、污染土壤环境、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将不利影响归为两类:①占地损失,为不可逆影响,包含引起土壤直接被占用、淹没或破坏的各种影响因素。②土壤肥力损失,为可逆影响,是由于各种污染物进入土壤所引起的。对于前者,用机会成本法进行评估,在掌握拟建工程区土壤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计算土壤利用现值;同时要将估计年限的机会成本均纳入矿山开发建设的社会成本中。对于后者,用恢复费用法进行评估,需要了解土壤受影响之前的各项指标。文章最后指出,需要从开发开采技术、工程地质、“三废”处理、土地复垦、税收管理等各方面强化对不利影响的控制。  相似文献   
987.
煤层注水是防治矿井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确定煤层渗透特征参数,是合理确定注水工艺参数、有效控制防灾效果的关键,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遗传算法是全局收敛的方法,用该算法对煤体导水、贮水等渗透特征参数反演,方法稳定可靠。以观测水分增值与计算结果的相对偏差作为最优搜索目标函数,建立GA反演适应度函数及迭代收敛准则;GA操作采用无条件保护最优个体、种群个体无死亡及每个体只有1次参与交换机会等规则。提出通过对已知参数正向问题结果(水分增值)的反演计算,验证遗传算法精度。算例结果表明,繁衍迭代至第41代时,反演参数结果与理论参数几乎完全拟合。达到最优解,精度符合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88.
中国煤矿废弃物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煤矿废弃物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和治理方法。分别论述了煤矸石山的自燃、淋滤和煤矿矿井水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煤矸石自燃会释放出SO2、CO、H2S、CO2、NOx、CH4、多环芳烃(PAHs)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煤矸石中的有害元素As、Cd、F、Hg、Mo、Pb等含量多与硫化物、硫酸盐等正相关,连续化学浸取能将很大部分毒害元素溶出;矿井水直接排放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和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对煤矿废弃物的环境效应研究已经很重视,但煤矸石和矿井水资源化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89.
神东煤炭公司大柳塔矿12404工作面煤层埋深浅,上覆基岩薄、松散含水层厚,且地表有河流横过(工作面长度240m,推进度3900m,其中薄基岩富水段150m),为了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提高生产效益,采取了地面抽排水、井下泄放水及地面注浆固沙等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工作面安全通过了母河沟,该防治水方法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类似情况进行留煤柱跳采的方法,取得了浅埋深薄基岩厚含水层下煤层综合机械化安全开采经验,比停产跳采节省搬家费用2400万元,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0.
保护煤炭资源 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煤炭在我国能源市场的重要地位都不可动摇。煤炭资源安全牵系着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世纪,在全球性能源危机面前,中国实行全面的节能增效与减灾政策,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影响煤炭资源安全的因素,存在于煤炭工业的各个环节,对资源的科学管理,是减灾保煤,降耗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