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260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房琦  李义连  程鹏  喻英  刘丹青  宋少宇 《地球科学》2014,39(11):1575-1583
注入性是关系CO2地质储存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评价与提高CO2在中国陆相沉积盆地普遍存在的低渗储层中的注入能力对于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为例,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高盐低渗储层CO2注入能力评估与提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预注入淡水和低盐度的微咸水溶液均可不同程度地缓解注入井周围的盐沉淀问题; 预注入CO2饱和溶液或稀盐酸溶液, 可显著提高注入井周围的孔渗值, 提高CO2注入性, 但由于储层本身的低渗性, 迁移距离有限, 短时间内较难实现CO2注入速率的大幅度提高.采取水力压裂措施可显著提高低渗储层中CO2的注入性, 其提升能力取决于压裂裂缝的半长度以及压裂程度.对于单个垂直井, 通过水力压裂对储层加以改造, 并采取多层注入的方式, 在低渗储层中实现数十万吨的年注入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22.
小断层识别方法在海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地震资料本身的分辨率和保真度的限制,如何识别地震上难于人工解释的小断层一直是期待解决的问题。在珠江口盆地X油田,通过测试蚂蚁体技术、相干体技术、曲率技术等这几种当前最主要的小断层识别方法,以断层识别要求为标准对比分析了其识别能力,最终总结出以蚂蚁体为主,相干分析为辅,并结合地震剖面及本区构造特征进行综合识别的小断层检测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在相应尺度小断层的识别效果较好,满足了开发工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723.
将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纹理分析技术运用到航磁异常数据中,有效地增强了异常的边界信息。纹理分析在增强光栅数据中的细节信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图像局部区域的灰度共生矩阵是常用的数字纹理特征,通过计算图像的局部平稳度可用来表征图像的纹理信息,利用纹理分析的这一特征对航磁异常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模型试验和对非洲某区域的航磁异常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增强了航磁异常边界。地球物理图像中的线性异常往往对应着地下的断裂、接触带或其他构造特征,本方法也可以帮助解决地质构造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24.
ABSTRACT

The Tarbagatay Complex, located in northwest Junggar, is situated tectonically between the Zharma–Saur arc to the north and the Tacheng terrane and the Boshchekol–Chingiz arc to the south. This Complex belt is variably composed of ophiolitic mélange, sedimentary mélange, and coherent units of turbidites and shallow water sediments. These rocks crop out in fault-bound slices with fault-parallel asymmetric folds. Both the lithologies and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the Tarbagatay Complex suggest an accretionary origin generally with a top-to-the-south tectonic vergence, suggesting N-dipping subduction beneath the Zharma–Saur arc. The presence of a former ocean is indicated by the Ordovician ophiolite mélanges and related marine fossils. The time duration of the Tarbagatay Complex can be bracketed by detrital zircon ages of turbidites and shallow water sediments with a lower limit of major peak ages of 350–370 Ma, and an upper limit of middle Permian indicated by detrital zircon ages of 262.3 Ma. Based on these data, we suggest that the subduction of the Tarbagatay Ocean likely started in the Late Devonian and lasted until the middle Permia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ormation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Kazakhstan orocline, which has a similar temporal-spatial framework, we propose a tectonic model for the western CAOB that involves accretion and amalgamation from the Ordovician to the middle Permian.  相似文献   
725.
Landsat8 OLI图像增强与岩性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翠芬 《地质与勘探》2017,53(2):325-33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布伦口地区海拔高、穿越条件差、岩性复杂,因而研究Landsat8 OLI数据信息增强与岩性识别在该区有强大的应用需求,也有遥感岩性识别的理论意义。区内不同岩性单元光谱较为相似,仅利用最佳波段组合(OIF)指数、主成分分析(PCA)和独立主成分分析(ICA)等图像增强方法均不能最大限度地区分各岩性单元。通过分析独立主成分变换之后各岩性单元的特征向量,发现不同岩性单元特征向量差异比原图像光谱差异增大,为扩大差异,依据特征向量统计结果构建比值运算,再联合PCA特征向量进行彩色合成,各岩性单元可识别性显著增加。研究表明:(1)采用联合多种图像增强的方法能将研究区不同岩性单元进行分离;(2)国道314南北两侧地层均划归布伦阔勒岩群的结论有误,其北侧仍属布伦阔岩石,南侧实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3)沙湖南东原划归志留纪的岩石单元可进一步分解为志留纪地层和元古代布伦阔勒岩群岩石单元。该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和深化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726.
为筛选适合添加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料的植物源免疫增强剂,本试验以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杜仲(Eucommia ulmoides)和知母(Rhizoma anemarrhenae)三种允饲植物配制的复方制剂A、B和C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比较研究。试验将二龄草鱼随机分成6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按鱼体重量的3%每天分别投喂添加复方制剂的饲料和空白饲料。试验第7、14、21、28天分别采集试验草鱼血液,用于检测血液细胞组分、血清溶菌酶、血清SOD;试验第29天,对各组试验草鱼进行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活菌,记录攻毒后14天内各组草鱼的存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14天时,以2%和4%剂量添加的复方制剂A分别显著提高草鱼白细胞吞噬活性128%和143%,分别提高草鱼血清溶菌酶活性69%和85%,分别提高草鱼血清SOD活性61%和55%;连用28天对草鱼的保护率分别达到49%和55%,复方制剂A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效果优于复方制剂B和C。  相似文献   
727.
书画作品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图谱合一"以及无损检测的特点,本文结合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王震《三秋图》进行分析,主要研究颜料识别、受损提取和隐含信息挖掘。实验不仅对画作中的颜料进行了分析,而且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SAM分类等算法对其进行图像增强与特征提取,实现了书画隐含信息的挖掘。实验结果表明高光谱技术将会是书画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28.
一次飞机冷云增雨作业效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60多年,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但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一直是个难题。传统上,利用雨量计和目标/对比区统计数据评估人工增雨效果,结果大多不确定。对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而言,从科学上给出令人信服的效果检验更是没有好的解决方案。2017年3月19日,陕西省实施业务飞机冷云增雨作业播撒含有750 g碘化银(AgI)的催化剂,播撒线长125 km。作业后卫星、雷达观测到一条与播云线对应的清晰的云迹线,地面雨滴谱仪观测到相应的雨强、雨滴数浓度、雨滴直径增大,表明播云使云体产生了增雨响应。针对这次增雨过程,从连片雷达回波中分离增雨作用造成的回波增强带(增雨影响回波)和确定了自然降水回波强度,建立增雨影响回波强度(Z)与地面雨强(I)的拟合关系(Z-I关系),定量研究人工增雨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增雨影响时间约4 h,增雨影响回波区域(增雨影响区)面积为5448 km2。该区累计降雨总量和增雨总量分别为1.518×106 m3和8.04×105 m3,增雨影响区内增雨率达53%。(2)总降雨量、增雨量、自然降雨量随时间先增后减,总降雨量与增雨量的峰值同步,两者峰值都早于自然降雨峰值;催化后146 min (04时47分,世界时,下同),每6 min增雨量达到最大,为4.9×104 m3;催化后174 min (05时15分),增雨雷达回波面积达到最大(1711 km2),面积峰值滞后增雨量峰值出现。(3)增雨影响区位于播撒线下游,呈条带状;区域内总降雨量空间分布为中间大边缘小,与增雨量空间分布一致。(4)此次增雨作业改变了降雨时、空分布,促进降雨形成,增加了地面降雨量。   相似文献   
729.
对2016-2018年大连市86次降水过程(≥5mm)天气资料统计和分析,得到了冬季降水形势为高空槽、东北冷涡和平直西风气流场,春夏秋季为高空槽、东北冷涡、副高西南气流、西北气流及江淮气旋形势场,且降水多为稳定层结(夏季副高、冷涡等除外);对SA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PUP处理和分析,获得了降水回波特征及特征参数值,以及主要降水云系(层云、积层混合云和对流云);根据雷达回波强度、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等特征参数及变化,结合冷云催化原理等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SA多普勒雷达的人工增雨(雪)作业预警、决策判别指标体系。利用2019年41次降水过程雷达资料进行指标验证分析,得到了87% 以上确率;对4月13日一次实例进行火箭增雨指挥系统业务运行及雷达反演决策判别等综合分析,取得了较好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