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412篇
地质学   547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931.
以IAA作为生长素的研究代表 ,结合已有的研究和方法 ,探讨了海藻中生长素的提取和纯化分离方法。确立了以有机溶剂提取海藻中的生长素 ,以乙醚萃取法和柱层析法对生长素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大型经济海藻和商业海藻植物生长剂中生长素测定的前处理部分  相似文献   
932.
庄群川  王风平 《台湾海峡》2007,26(3):362-369
豚鼠气单胞菌CB101在胶体几丁质诱导下产生多种分子量不同的几丁质酶,其中分子量最大的一个几丁质酶Chi1(约91.5kDa)的编码基因已经被克隆.本文报道从CB101发酵液经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MonoQ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出其中的一个分子量约为60KDa的几丁质酶.N端测序的结果表明该酶是Chi1剪缺掉N末端信号肽部分、C末端A区和两个几丁结合区的产物.构建了CB101基因组的cosm id文库,从中筛选到9个产几丁质酶的克隆子,克隆子分析表明它们包含的几丁质酶基因都是chi1.蛋白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的实验都暗示CB101的几丁质酶系统只包含一个几丁质酶基因.  相似文献   
933.
黄静伟  洪家珍 《台湾海峡》1994,13(3):240-244
本研究测定了滩涂柱样及海域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的磷,铁及氨氮,发现了滩涂间隙水的磷含量比海域沉积物的高些,而二者比美国港湾沉积物的低得多。借缺氧培养方法,研究了沉积物中上述三元素之间的关系,初步揭示了本海区间隙水磷含量的偏低,主要是沉积物中氧化铁组分化学吸附的结果,并提出了含有活性氧化铁沉积物吸附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34.
海水悬浮物质中脂肪酸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长江口海水悬浮物质中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度,测试的精密度和准确亦较好。该法一次测定可分别得到饱和、不饱和及支链脂肪酸在海水悬浮物中的含量,适用于海洋有机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935.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ocean wave energy absorption by a periodic linear array of oscillating water columns (OWCs) of arbitrary planform.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classical linear water wave theory and uses the expressions for the wave field resulting from time-harmonic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n the free surface. The water depth is assumed finite and constant. The cases of oblique and normal incidence are analysed. A linear power take-off mechanism is assumed, but a complex characteristic constant (allowing for phase control) and air compressibility are considered. Special analytical expressions are derived for OWCs of rectangular and circular planforms. Numerical results for circular chambers show that the hydrodynamic interaction can substantially change the maximum energy absorption, depending on array and chamber geometry and on angle of incidence.  相似文献   
936.
对用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的卤代烃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气相中卤代烃的一些重要因子作了分析探讨,作为检验该方法的优越性,以青岛胶州湾为实例,测定了表层分布卤代烃。  相似文献   
937.
南海北部气溶胶光学厚度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4年南海北部开放航次全程使用多波段太阳光度计观测获得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对南海北部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分布特征、气溶胶类型和来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岸海域AOD值大,基本在0.5(500nm)以上,远离大陆的区域AOD值小,基本在0.2(500nm)以下。AOD值与污染源区丁业生产水平和气流输送密切相关,受珠三角地区丁业高度发展和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在珠江口南部出现AOD高值中心;由于受台湾西南部工业区和东北信风的影响,台湾岛西南部海域AOD值偏大。3天的个例分析显示,海洋上空的AOD值上午和下午略高,中午最小,AOD与大气水汽含量呈正相关。Angstrom波长指数分析显示,大陆沿海海域气溶胶以小粒子为主,远离大陆海域以海盐粒子为主。  相似文献   
938.
中国海域四株亚历山大藻的毒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株采自中国不同海域的亚历山大藻所含有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Alexandriumcatenella(东海株)的主要毒素成分为C2毒素,占其所含毒素总量的88.39%,细胞毒性大小为1.08pgSTX·eq/cell,毒力较低;Alexandriumtamarense(东海株)的毒素组成与A.catenella(东海株)的基本相同,但多含了一种膝沟藻毒素(GTX4),含毒量也比较低,细胞毒性大小为1.58pgSTX·eq/cell;Alexandriumminutum(台湾株)只检测出4种膝沟藻毒素(GTX1,2,3,4),其中GTX2,3摩尔百分比占到总量的75.42%,细胞毒性大小为21.32pgSTX·eq/cell;Alexandriumtamarense(南海株)毒素成分有9种,其中GTX4,6占据主要成分,占其所含毒素总量的54.92%,细胞毒性大小为5.01pgSTX·eq/cell。  相似文献   
939.
以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莱州湾海域水体中22种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浓度范围为N.D.~32.7ng/L,底层水中的浓度范围为N.D.~11.7ng/L。在该海域水体中共检出有机氯农药3种,β-666是水体中主要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多氯联苯类在底层水样中检出2种,总浓度范围在4.5~27.7ng/L之间。该海域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是近岸高,离岸低,由近岸向湾外延伸方向依次递减。并对莱州湾表层水中总有机氯农药与海水盐度、氯度、溶解氧和pH间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得出总有机氯农药与盐度、氯度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59。方法测定5种有机氯农药化合物的空白加标回收率为97.3%~126.0%,相对标准偏差为2.8%~8.6%;测定5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8.6%~151.8%,相对标准偏差为6.7%~10.4%。  相似文献   
940.
C18键合硅胶柱在线富集/FIA-FAAS系统测定海水中痕量重金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8-羟基喹啉金属螯合物在C_(18)键合硅胶上的吸附原理,在海水样品中加入少量8-羟基喹啉溶液,建立在线C_(18)键合硅胶柱富集,甲醇洗脱,洗脱液直接进入火焰的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系统(FIA-FAAS)测定海水中痕量Cu,Ni,Cd和Zn的方法。富集倍数达80,进样频率为每小时30次。对Cu Ni,Cd和Zn测定的特征浓度分别为0.30,0.26,0.12和0.07μg/L;检出限(2σ)分别为0.07,0.05,0.02和0.01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2.1,2.8和2.5%;回收率分别为102,98,96和102%。本法快速简便,污染少,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