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1篇
  免费   1425篇
  国内免费   2998篇
测绘学   283篇
大气科学   482篇
地球物理   2091篇
地质学   6798篇
海洋学   38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25篇
自然地理   247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465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692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721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压实黄土非饱和渗透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实黄土非饱和渗透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对不同干密度的压实黄土试样,采用非饱和导水率测定系统进行非饱和渗透系数量测,得到不同干密度压实黄土的渗透系数与吸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吸力的增大而成非线性减小,随干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在低吸力时,干密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大;在较高吸力时,干密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给出了压实黄土的渗透系数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Wind幂函数模型参数与干密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干密度的压实黄土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南海西部东方1-1、崖城13-1和乐东等气田具有CO2含量高的特点,每年从生产出的天然气中分离出大量的CO2。为了减少CO2在大气中的排放,考虑在莺歌海地区选择合适的盐水层埋存体,拟进行CO2地质埋存示范工程。根据CO2在盐水层中的各种埋存机理,并考虑盐水层构造特征对CO2运移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较为准确的CO2埋存潜力评估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筛选出的5个备选盐水层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各盐水层埋存潜力巨大,都远远大于示范工程期限内预计的CO2埋存总量,并可将这些盐水层作为将来海南省及临近广东省人为CO2的埋存场所。南海西部东方1-1、崖城13-1和乐东等气田具有CO2含量高的特点,每年从生产出的天然气中分离出大量的CO2。为了减少CO2在大气中的排放,考虑在莺歌海地区选择合适的盐水层埋存体,拟进行CO2地质埋存示范工程。根据CO2在盐水层中的各种埋存机理,并考虑盐水层构造特征对CO2运移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较为准确的CO2埋存潜力评估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筛选出的5个备选盐水层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各盐水层埋存潜力巨大,都远远大于示范工程期限内预计的CO2埋存总量,并可将这些盐水层作为将来海南省及临近广东省人为CO2的埋存场所。  相似文献   
993.
软土隧道盾构出洞灾害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纲  郭志威  魏新江  陈伟军 《岩土力学》2010,31(Z1):383-387
对盾构出洞口涌水涌砂灾害问题作了分析。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盾构出洞施工的有限元模型。考虑盾构出洞施工的渗流-应力耦合效应,研究了盾构工作井外加固土体前方高水位工况下,地下水绕加固土体下卧土层的渗流规律以及加固土体前方原状土的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假定井外加固土体完全隔水情况下,洞门涌水涌砂灾害的发生与否受到土体加固长度、井外地下水等因素影响;土体加固长度的增加对工程安全有利,但成本较高;地下水位的降低能有效减小盾构出洞洞门涌水灾害的发生,需综合考虑工程安全性、经济性和工期等来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994.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of base metal mining on heavy metal levels in soils and plants in the vicinity of Arufu lead-zinc mine, Nigeria. Soil samples (0-15 cm depth) and pla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cul-tivated farmlands in and around the mine, the unmineralized site and a nearby forest (the control site).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heavy metals (Fe, Zn, Mn, Cu, Pb, Cr and C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AAS).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pH and LOI) were also measured.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s from cultivated farm-lands have neutral pH values (6.5-7.5), and low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10%). Levels of Zn, Pb and Cd in culti-vated soil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centrations obtained from the control site. These heavy metals are most probably sourced from mining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n the study area.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in plant part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rice leavescassava tuberspeelings. In the same plant species, metal level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ZnFeMnCuPbCrCd. Most heavy metals were found in plant parts at average concentrations normally observed in plants grown in uncontaminated soil, however,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Pb and Cd were found in a few cassava samples close to the mine dump. A 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identified soil metal contents, pH and LOI as some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oil-plant metal uptake.  相似文献   
995.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含水量反演与验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ODIS遥感影像和表观热惯量法,以新疆为研究区,建立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1 m土体的土壤含水量反演模型。模型根据高表观热惯量,高土壤含水量,低表观热惯量,低土壤含水量这一理论,通过日地表温差和宽波段反照率确定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假设通过1 m土体的土壤水通量正比于上下底层土壤含水量的差值,利用水平衡方程建立土壤表面和底层土壤含水量关系方程,并利用中国土壤类型特点确定优化模型。通过验证结果表明,壤土和壤质粘土这两类土壤含水量接近真实值,砂土在区域验证中,模拟与实测差值为2.16%,整个模型模拟精度较好,能够准确地从时空上反演干旱半干旱地区1 m土体的土壤水分情况。  相似文献   
996.
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土壤转换函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在杨陵一级阶地上进行的入渗试验为基础,利用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方法,研究分析了土壤入渗特性在多尺度上的空间变异性及与土壤物理特性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壤入渗特性的土壤转换函数。研究表明:土壤入渗特性具有多重分形特征,观测尺度上,稳定入渗率、前30 min累积入渗量的空间变异都主要由粗粉粒和粘粒含量的空间变异造成。在多尺度上,稳定入渗率的空间变异受土壤容重、粗粉粒和粘粒含量的空间分布影响显著,前30 min累积入渗量的空间变异受粗粉粒和粘粒含量的空间分布影响显著,与观测尺度上的影响因素相同。基于联合多重分形分析建立的稳定入渗率的土壤转换函数的计算误差较小,前30 min累积入渗量的土壤转换函数的计算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997.
紫色土典型三角形层状剖面入渗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特制的土壤水分入渗试验装置,分别设置上粗下细和上细下粗两种典型不同质地紫色土三角形层状剖面,探讨典型不规则层次结构的土壤入渗特性。结果显示,同一三角形层状剖面入渗,粗质土半剖面的垂直湿润锋随时间推进速度快于细质土。对于粗质土,上细下粗剖面设置下其半剖面的垂直湿润锋随时间推进速度快于上粗下细,但对于细质土,两种层状剖面设置下其垂直湿润锋随时间推进速度差异不明显。无论上粗下细,还是上细下粗,两种层状剖面对斜面湿润锋变化曲线影响不大。两种层状剖面入渗,湿润锋、入渗速率与时间均呈极显著幂函数关系。建立的紫色土典型三角形层状剖面入渗模型,经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且可与经验模型相互转换,模型参数也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点入渗参数计算土质渠床自由渗漏损失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非饱和土质渠床有压单点入渗试验,对自由渗漏情况下土壤有压入渗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建立了渠床土壤有压点入渗经验模型,研究了土壤入渗模型参数与水深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点入渗参数与水深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沿断面积分计算渠道输水渗漏量的模型。该计算模型通过入渗模型参数全面反映了渠道土质、干容重、含水量和水深对渗漏量的影响。计算实例表明:与考斯加科夫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该计算结果可更真实地反映渠道渗漏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具有更高的精度,证明利用点入渗参数计算渠道输水渗漏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过程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多重相互作用连续体(MINC)组件,对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期深入理解含砾石土壤中的水土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砾石的存在能够导致土壤水分饱和度增加,使得土壤总入渗量以及降雨入渗深度降低.含砾石土壤中存在一个陡的湿润锋面,在湿润锋面上土壤水分饱和度急剧下降.MINC组件可以很好地模拟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过程,其对含砾石土壤湿润锋和土壤含水率变化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降雨期间土壤水分饱和度沿土壤剖面的变化可用来解释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深度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滑带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带土是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滑坡的发展演化和稳定性密切相关.开展滑带土的研究是滑坡工程地质研究的基础内容,并已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有关滑带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而针对滑带土强度的控制因素和机理研究还比较欠缺.在简要总结了滑带的识别、滑带土分类和强度特性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滑带土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机理等,及其对滑带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与分析.研究结果认为:除了滑带的识别、滑带土的分类及其强度特征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外,应不断拓宽滑带土的研究领域,深化对滑带土强度本质因素认识;应重视滑带土微观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粘土矿物成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生物、水一岩(土)相互作用、渗透性以及水化学等综合作用对滑带土强度影响的研究;从发展演化的活动论观点系统研究滑带土的形成过程,探索滑带土中所蕴含的滑坡发展演化与环境变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