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56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232篇
地质学   1354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介绍了一种新型齿形的复合片钻头,在硬致密泥岩中钻进,与常规复合片钻头相比,具有很高的钻进效率和高的钻头寿命,解决了泥岩钻进效率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22.
林草复合经营模式养分动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草复合经营模式在目前的退耕还林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林草复合模式的林与草之间的营养元素关系,通过对不同林草养分的研究得出林木、草、土壤之间的养分动态关系,对矿质养分相互关系的研究为合理搭配林草提供重要依据,为退化山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重要的模式。模式Ⅰ在退耕还林初期,土壤养分供给氮素虽未亏缺,但从三者问的消长关系看出:氮磷素供应并不富足,特别是水解性氮。土壤交换性钙供应不足,引起杉木与黑麦草对钙质竞争。而土壤全钙含量很高,钙质向交换性钙转化的速度缓慢。模式Ⅱ与模式Ⅰ得到相似结果,所以在这两种模式中应加强人为管理,在退耕初期应适当增施氮磷钙肥,辅以土壤结构改良,加速土壤养分向植物可利用态转化。模式Ⅲ牛鞭草的生物量极高,磷、钙索相对缺乏。由于牛鞭草被不断的采割用于牲畜的饲料,对该模式中必须进行一定养分的输入,以保持杂交竹与牛鞭草这一林草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23.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need for an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ology for preparing flood hazard maps in data poor countries, particularly those under a monsoon regime where floods pose a recurrent danger. Taking Gangetic West Bengal, India, as an example and using available historical data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 the study compiled a regional map indicating hazard prone subregional areas for further detailed investigation, thereby isolating actual high risk localities. Using a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 composite hazard index was devised incorporating variables of flood frequency, population density,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access to potable water, and availability of high ground and maximum risk zones were mapped accordingly.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rived from high resolution imagery available in the public domain was used to calculate elevated areas suitable for temporary shelter during a flood. Selecting administrative units of analysis at the lowest possible scales – rural development blocks (regional) and revenue villages (subregional) – also ensures that hazard mapping is prepared in line with the existing rural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responsible for remedial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24.
PDC钻头在寺河煤矿瓦斯预抽放钻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寺河矿区一期瓦斯地面预抽放钻井施工中,使用传统的镶齿三牙轮钻头钻进,钻进速度低,仅为2.0m/h,且井斜不易控制、钻头寿命短、成本较高。通过对寺河煤矿地层特征的分析,在二期工程施工中,9#煤以上地层优选六翼内凹式PDC钻头钻进,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并合理调整钻压、转速及泵量等钻进参数,钻速可达7.0m/h,井斜也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25.
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过程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李勇  王成善  伊海生 《地层学杂志》2002,26(1):62-67,79
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巨型造山带内 ,夹于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 ,是一个与两侧缝合带逆冲作用相关的沉积盆地 ,由羌北盆地 (对应于金沙江缝合带 )、羌南盆地 (对应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和中央隆起带构成 ,其中中央隆起是北部前陆盆地和南部前陆盆地共有的前陆隆起 ,显示为对称型复合前陆盆地 ;该盆地形成于晚三叠世 ,并持续发育至早白垩世 ,盆地中充填了巨厚的同构造期的复理石和磨拉石 ,具有总体向上变粗变浅的充填序列 ,以不整合面可将其划分为 5个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构造层序 ,其中晚三叠世诺利期构造层序对应于金沙江缝合带主碰撞期 ,晚三叠世瑞替期构造层序对应于金沙江缝合带碰撞闭合后冲断抬升 ,早侏罗世构造层序对应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初始逆冲推覆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层序对应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主碰撞期 ,中白垩世构造层序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闭合后冲断抬升与金沙江缝合带冲断抬升的产物 ,为中生代羌塘盆地关闭后的磨拉石建造  相似文献   
26.
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在高岭土的存在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微晶纤维素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接枝纤维素/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素与单体的配比、高岭土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结果表明,高岭土在接枝聚合物中能较好分散,复合材料吸水率达1166,对生理盐水溶液的吸水率达86。  相似文献   
27.
聚丙烯酸/绢云母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通过丙烯酸与绢云母超纫粉的接技共聚,制备出吸水率为1100倍的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绢云母超纫粉的用量为10%—20%,丙烯酸单体的浓度为25%,单体的中和度为65%,交联剂用量为0.1%,引发剂用量为1.5%,接技共聚反应温度为70℃时,可获得较好的结果。本文讨论了上述反应因素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吸水材料的颗粒大小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胡建中  潘永胜 《现代地质》2003,17(4):402-407
渣尔泰山群是华北地台北缘中元古代裂陷槽沉积,主要为一套遭受绿片岩相区域变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根据岩性、岩相、相序和不整合界面的综合研究,对这套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层序界面分析和层序划分,识别出Ⅰ型、Ⅱ型和暴露-淹没复合型(Ⅲ型)3种类型层序界面,共划分出1个超层序、2个大层序和7个层序。总结了渣尔泰山群在碎屑滨岸、台缘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碳酸盐台地、台前斜坡和陆棚盆地等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层序发育模式及其内部构成特征,并探讨了复合海平面变化、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古地形等因素对层序形成和演化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PCC桩)技术是河海大学自主开发研制的用于地基加固处理的专利技术,是一种适合于软土地区的新型高效优质桩型,可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笔者介绍了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的技术原理、加固机理、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其设计与质量检测方法。该桩型具有承载力高、质量可靠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新型组合连梁控制结构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连梁在水平力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对连梁结构体系的发展及结构抗震控制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组合连梁控制结构体系,并对其进行了概念分析,提出了有待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