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47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97篇
地质学   1531篇
海洋学   30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探针(EMP)分析了早古生代的松树沟麻粒岩和桐柏麻粒岩地体以及古元古代的莒南麻粒岩包体(其寄主岩石为新生代玄武岩)中长石的水含量和化学成分。结果显示,麻粒岩中的长石均含有以OH和H2O形式存在的结构水;3个地点的长石水含量分别为465×10-6~733×10-6、210×10-6~993×10-6和717×10-6~1 239×10-6。对比前人报道的中生代(道县和汉诺坝包体)和古元古代(女山包体、汉诺坝地体)的麻粒岩研究结果,发现早古生代样品和古元古代样品中长石的水含量都比中生代样品明显的高,而早古生代和古元古代样品之间却没有差别,指示了中国东部下地壳在中生代之前更加富水。  相似文献   
972.
孟加拉湾位于印度大陆以东、缅甸-安达曼-苏门答腊以西、孟加拉国南部海上地区,该区存在主动和被动两种不同类型的大陆边缘,并发育众多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根据板块位置和构造特征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马哈纳迪、K-G和高韦里盆地);主动大陆边缘盆地(若开、缅甸中央、马达班、安达曼和北苏门答腊盆地);残留洋盆地(孟加拉盆地)。根据火山岛弧带分布情况进一步将主动大陆边缘盆地划分为:①海沟型——若开盆地;②弧前型——缅甸中央盆地;③弧后型——马达班、安达曼和北苏门答腊盆地。对这些盆地油气勘探情况的统计与分析表明,该区大陆边缘盆地的油气分布主控因素为:烃源岩类型与有机质丰度决定了流体性质与资源强度;大型河流—三角洲形成富油气区;盆地类型、性质及晚期构造活动强度决定区带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73.
北山造山带地处中亚造山带南缘。古生代时期板块构造体制下古亚洲洋的裂解-扩展-消亡与汇聚大陆边缘的俯冲-碰撞-伸展循环造就了其大陆地壳增生与再造演化的基本背景,并形成了一系列记录这些因果演变连续过程的岩浆侵入与喷发事件。在系统总结最近几年积累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以一些带有特定过程印记的标志性岩浆事件为纲领,表征这些古生代岩浆作用形成过程中的地球动力学演变,揭示其所记录的北山南部的多阶段增生与再造演化机制,并初步探讨有利地球动力学过程制约下的岩浆活动引起的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974.
湘西排碧位于中上扬子陆块的东南缘,前人认为在寒武纪第三世时期该地区位于以各种类型的“碳酸盐重力流沉积”发育为显著特征的“台缘斜坡相带”内,其主要岩石类型为泥质条带灰岩及砾屑灰岩.本文通过对花桥组上段—车夫组典型沉积物的岩石组分及沉积构造进行详细研究,发现条带灰岩并非泥质条带灰岩,而是由灰岩条带——颗粒灰岩、泥晶灰岩与粉砂质条带——粉砂质灰岩、纹层状含炭质粉砂质灰岩互层组成,表现出内源碳酸盐沉积物与陆源碎屑沉积物混积以及陆棚环境沉积物的典型特征.砾屑灰岩及伴生岩石组合发育丘状(洼状)交错层理等众多风暴成因的沉积构造,为具有不同风暴沉积序列的风暴沉积物.此外,花桥组上段—车夫组沉积物中含各种藻类等浅水生物及大量三叶虫骨刺.因此,认为花桥组上段—车夫组的沉积环境应为正常浪基面以下、风暴浪基面以上,受周期性强风浪作用影响的混积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975.
安徽牯牛降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意义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谢建成  陈思  荣伟  李全忠  杨晓勇  孙卫东 《岩石学报》2012,28(12):4007-4020
皖南地区牯牛降岩体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隆起带内。本文报道了牯牛降花岗岩体新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并对岩体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进行了探讨。锆石原位LA-ICP-MS U-Pb定年表明牯牛降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30.1±1.3Ma (95% confidence, MSWD=0.55)。结合己发表的其他高质量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皖南地区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25~130Ma。牯牛降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石,SiO2 含量为72.21%~74.85%,具有高K2O含量(>5.11%)、高铁值(FeOT/(FeOT+MgO)>0.91)和K2O/Na2O比值(>1.61),低MgO和CaO含量的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强烈亏损Ba、Sr、Eu(Eu*/Eu=0.29~0.30),富集REE(>419×10-6)、Rb、Th 和U,较高的高场强元素Zr、Nb、Y和Ga含量。主量和微量元素均表现为A型花岗岩的特征。非常低的Mg#值(0.14~0.16)和较低Cr含量(Cr=10×10-6),高Yb(7.08×10-6~9.02×10-6)、Y(78.7×10-6~90.8×10-6)含量和较高的Th/U比值(5.17~7.79)说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可能是牯牛降岩体主要形成机制。牯牛降A2型花岗岩特征代表了拉张的碰撞后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76.
白乃庙组绿片岩是白乃庙铜金矿床赋存层位,矿区构造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内。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绿片岩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对白乃庙组变质火山岩的锆石LA-MC-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火山岩形成年龄为449±3Ma(n=33,MSWD=4.0),为晚奥陶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白乃庙组变质火山岩具有低的SiO2(43.47%~54.64%)、TiO2(0.60%~1.31%)和P2O5(0.08%~0.35%),宽的MgO(3.98%~12.99%)含量,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也表现为轻微的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不同程度的Eu异常(Eu/Eu*=0.7~1.2)和轻微负的Ce异常(Ce/Ce*=0.74~1.01)。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白乃庙变质火山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为主要的结晶相。该变质火山岩具有较低的Ti/Y(2.5~5.0)和Zr/Y(189~355)值、低的176 Hf/177 Hf比值和较宽的εHf(t)值,暗示源区可能为岩石圈地幔,且受到了地壳的混染。Nb和Ta强烈亏损、极低的Nb/Ta值(0.08~1.09)以及Ce的负异常表明与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岩浆源区可能已受到俯冲组分的影响。构造环境判别显示白乃庙变质火山岩为与消减作用有关的大陆弧岩浆岩。锆石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为1073~1470Ma,平均值为1285Ma(n=30),暗示华北板块北缘在中—新元古代时期曾发生过一次重要的构造热事件。  相似文献   
977.
杨文采 《地质论评》2014,60(6):1181-1198
20世纪大地构造物理学取得引人瞩目的进展。本文详细评述了探测地球大陆圈层的属性、相态与物质运动取得的进展和技术路线。并且指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结构上的最基本区别是后者是相对均匀和整体刚性的,内部不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前者的下地壳部分区域是不均匀和流变的,其中的物质运动使大陆板内的地壳产生比较强烈的变形和岩浆活动。因此,当前发展板块构造学说的最焦点就是对地壳不均匀性和流变岩石进行三维成像,从下到上找出大陆地壳物质运动规律。同时,一定要坚持深层油气和地震预测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78.
西秦岭岗察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志华 《地质与勘探》2014,50(3):543-549
岗察岩体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端,该岩体形成于三叠纪中晚期,具有从中基性-酸性演化趋势。ω(SiO2)为55.15%~74.84%,Al2O3为13.12%~17.98%,K2O为1.23%~5.24%,K2O/Na2O为0.43~1.49,A/CNK为0.86~1.06,样品σ值为1.37~2.40,岩体属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蜘蛛图解呈明显的右倾谱型,总体表现为Y、Yb、Zr、P、Nb、Ti(HFS)相对亏损,Rb、Th、K(LIL)富集的特征,指示岩体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特征。稀土元素(La/Yb)N为3.51~18.89,在稀土元素分配曲线上轻稀土元素富集且分异明显,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元素"谷"形明显,δEu为0.31~0.83,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有长石的结晶分异。微量与稀土元素蛛网图解形态及其组成特征还表明了岗察岩体岩浆源物质主要是由上地壳重熔演化而成。Rb-(Y+Nb)判别图解、R1-R2因子判别图解说明岩体处于西秦岭大陆活动边缘,经历了中三叠世中期西秦岭扬子地块与祁连地块之间板块碰撞造山运动。  相似文献   
979.
南海北部神狐陆坡区灾害地质因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北部神狐陆坡区富含海洋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 其海底地质环境对于各项资源开采活动和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但目前专项研究较少.在大量二维地震资料解译的基础上, 结合浅地层剖面和多波束测深资料, 对该区海底地质环境进行整体研究, 识别出20种灾害地质因素.按照动力来源, 将该海域地质灾害归纳为构造应力、重力、水动力、气动力和土动力5大类灾害地质类型, 每种类型包含多种灾害地质因素.依据各灾害因素总体平面分布特征, 划分出埋藏三角洲密集区、海底滑坡密集区、火山密集区、软弱层密集区、浅断裂密集区和浅埋基岩面密集区6个灾害大区.还对主要灾害因素的地震反射特征和灾害性进行了研究, 为该区未来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0.
An integrated interpretation of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sets belonging to northern most part of the 85°E Ridge in the Mahanadi offshore i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crustal structure and mode of its emplacement. The basement structure map of the ridge reveals that it is 130–150 km wide and is composed of an eastern high which appears as a continuous, broad and smooth topographyand the western high characterized by several steep isolated highs. The seismic velocitie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over the ridge indicate several sedimentary sequences ranging in velocities between 1.6 and 4.0 km/s above the acoustic basement top. The salient aspects of the sedimentary velocities are; a low velocity layer (2.6–3.2 km/s) within the Cretaceous sequence in the intervening depressions encompassing the flank region, and a regionally widespread higher velocity layer (3.5–3.8 km/s) belonging to the Eocene–Oligocene section overlying the ridge. A layer having a velocity of 4.2–4.7 km/s probably made of volcanoclastic rocks is observed immediately below the acoustic basement. The sediment isopach maps presented here for three major horizons are used to compute the 3-D sediment gravity effect to obtain a crustal Bouguer anomaly map of the region.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y maps clearly demonstrates the continuity of ridge up to the Mahanadi coast at Chilka Lake. Seismically constrained gravity and magnetic models indicate that the ridge is composed of volcanic material that was emplaced on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shelf-slope areas and over the oceanic crust in the deep offshore areas. The modeled crustal structure below the ridge further indicates volcanic emplacement of the ridge on a relatively younger lithosphere. We propose two alternative models for the emplacement of the rid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