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556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200篇
地球物理   384篇
地质学   1030篇
海洋学   237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4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新疆博格达山分段及深浅构造转换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表明 ,天山及邻区自中生代以来一直处于热衰减状态 ,博格达山新生代再造山具有“冷隆升”性 ,盆山边界断裂多限于上地壳内 ,而非直通中地壳低速体甚至上地幔的“深大断裂”。造山带内的韧性剪切带是在古生代形成的 ,而不是再造山期的断裂 ,它对造山带隆升及盆山耦合无贡献 ,博格达山的隆升为复式背斜构造所支持。博格达山与准东的关系为背斜北翼与盆地平缓基底构成的挠曲构造 ,而不是被深大断裂分隔的断块。博格达山具有独特鲜明的分段性 ,造山带的两个弧形构造与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构成独特的“斜方对称”分布样式。以板条观点为指导 ,从盆山单元的平面配置关系和深浅构造转换关系入手 ,探讨了博格达山板内造山阶段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段性的成因 ,构建了盆山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52.
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用  李义天 《水科学进展》2004,15(5):576-583
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现象和研究成果都表明重金属以泥沙颗粒为载体迁移转化,描述重金属在天然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必须紧紧抓住泥沙颗粒运动及重金属与泥沙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为此在对现有的重金属迁移转化数学模型进行概括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水沙运动与污染物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泥沙颗粒运动及重金属吸附解吸不平衡过程,并结合水沙数学模型,建立了重金属迁移转化的耦合模型.同时在模型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表明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53.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物理模拟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是当今水文地质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 ,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 ,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 线源的流量或水头的分配 ,其正确性或适用性至今没有得到理论证明。陈崇希 (1993 )提出的“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理论上已解决多个水文地质问题 ,也用于几个实例 ,本文再用物理模拟检验其可靠性。论文针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河床下水平井或傍河垂直井地下水流问题做了砂槽物理模拟 ,并用基于“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的数值方法仿真模拟了此条件下地下水流的规律。成果表明 ,数值模拟观测孔水头动态相当好地再现了物理模拟结果。论文指出了“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上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基于代理Servlet的移动定位服务系统AMLS的系统架构,重点讨论了空间对象的高效查询和解析、移动用户GPS位置的获取和代理Servlet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并对AMLS进行了具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55.
56.
57.
In the construction of Qinghai-Tibet railway,to avoid diseases caused by frost heave and thaw col-lapse of frozen ground,besides the normal bridges over the rivers,a lot of dry bridge structures have been built to replace subgrade in the region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ice content frozen soil.So,the problems on forming mechanism of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foundation in cold regions already become one of hot spot problems in frozen soil engineering.Freezing force and frost heave force ar…  相似文献   
58.
Before the 1980s, El Ni?o was believed as the sea surface warming along the coast of Peru in South America. As the positive anomaly strengths, the warm water expands westward along the equator to form large area of anomalous hig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Rasmusson and Carpenter (1982)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ea surface warm wat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wind field[1] during ENSO cylce. However, this canonical El Ni?o was questioned by 1982-1983 warm episode and later dat…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