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90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18篇
地质学   1882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基于岩溶生态系统特性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岩溶地区大范围内进行土壤侵蚀风险评价需要寻求新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建立适合岩溶地区特点的评估模型,才能避免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的失误。考虑岩溶地区碳酸盐岩成土速率低、存在石漠化等特点,选取土壤允许流失量和退化岩溶生态系统的基岩裸露率,结合年平均降水、坡度、植被指数,在生成各单因素评价图的基础上,在Arcview中完成单因素图的叠加分析,得到贵州省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敏感性综合评价图,并将其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强度敏感四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贵州省水土流失敏感性的空间分异规律,提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的优先区。  相似文献   
112.
利用2003年小江流域的TM影像,结合实地调查,再根据流域地质分布和地貌发育情况,将流域地貌类型划分为岩溶地貌和非岩溶地貌两个一级类型景观,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貌发育程度结合高程情况,将岩溶区又划分为6个岩溶景观,非岩溶地貌分为两个二级类型景观。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并通过Fragstats 3.3软件在流域尺度上计算了一些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岩溶区的景观生态特征总体上体现了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和脆弱性,地表水资源溃乏,土层薄、土壤资源零星分布且易流失,造成未利用地面积大,石漠化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程度低的特点。非岩溶区景观生态由于耕地和林地占绝对优势,石漠化面积少,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低,景观的异质性较低,结构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113.
114.
Modeling doline populations with logistic growth func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a large karst depression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parent and daughter dolines were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modeled using logistic growth functions. Logistic growth models are well suited for analyzing doline population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because they reflect the density‐dependent growth mechanisms present in the evolution of karst depressions. Seven assumptions based upon previous studies were refined into mathematical statements and tested using more than 2000 dolines from a subpopulation of both parent and daughter karst depressions on the Western Highland Rim and Pennyroyal Plain of Tennessee and Kentucky. Logistic growth models quantify the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doline populations and interface well with recent models describing the evolu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nduit systems. Logistic growth models should apply to modeling other doline populations in karst terranes with hydraulically efficient, three‐dimensional conduit system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5.
贵州高原喀斯特景观及其旅游形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兴中 《贵州地质》2002,19(2):103-108
本文通过贵州喀斯特旅游景观类型、特点及优势分析,提出高原、峡谷、峰林、峰丛、瀑布、溶洞是贵州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景观,它们在空间结上层次丰富的组合,即构成贵州高原绚丽多姿的喀斯特旅游形象,从而展示出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6.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deep-buried reservoirs of the Lower Paleozoic carbonate rocks in the Tarim basin is a difficult task involving many factors. Firstly, the object of study is carbonate rocks, which have undergone a long term of modification. Secondly, the rocks are deeply buried with depths of 3800-7000 m in the Tarim basin. The primary reservoir properties formed in the deposition have been strongly modified during the deep burial process. Concurrently, the different burial depths in different areas result in diversities of burial temperature, pressure, underground water, hydrochemistry and various physicochemical changes, which further lead to differences in the diagenetic type, diagenetic property, diagenetic degree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reservoir properties. The Lower Paleozoic Cambrian and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Tarim basin can be grouped into four types, i.e., paleo-weathered-crust reservoirs, reef reservoirs, buried karst reservoirs and dolomite reservoirs.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17.
黄林初 《湖南地质》2002,21(1):61-64
广东花都市新世纪大厦是一座29层的四星级宾馆,其场地素填土、第四系冲积层分散、基岩溶沟、溶槽发育,第四系孔隙水与基岩岩溶裂隙水通过导水天窗发生水力联系。大厦地基处理工程是项大型的复杂岩土工程,采用高压(30-38MPa)旋 喷双液分喷法处理后,对施工的2653根桩进行了雷达扫描,检测结果桩身质量良好,桩体分布均匀;抽样291根桩的小应变检测亦表明,桩身完整,桩体密度、单桩与桩土复合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35个点的19次沉降观测,大厦基础9个月累计沉降0.965-0.892mm,符合规范要求;设计方和建设方对大厦地基加固工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8.
山东泰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化学环境演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随着地表环境质量的降低以及岩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泰安市岩溶水化学环境在总体上呈现出显著退化的演化规律。自 6 0年代初以来 ,泰安市城区及旧县岩溶水的常规组分、NO-3 浓度、硬度及TDS的浓度呈现不断升高的变化趋势 ,并检出有Cr6+ 、CN-、酚等人为环境物质。水位降落漏斗区与非漏斗区、岩溶塌陷区与非岩溶塌陷区的岩溶水化学组分浓度的对比结果表明 :由于岩溶水的超量开采引起地下水动力场的改变和岩溶塌陷是控制和影响岩溶水化学环境演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在时间及空间尺度上与岩溶水化学环境的快速退化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9.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对比及储层剖面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鲁新便  吴铭东  王静 《新疆地质》2002,20(3):196-200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为岩溶缝洞型的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层的形成与古岩溶作用密切相关,风化壳期岩溶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的储集空间类型受控于不同的岩溶古地貌单元。裂缝性储层主要分布于风化壳型岩溶不发育地区,或褶皱和断裂构造较发育的变化强烈部位;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分布与古岩溶发育带和岩溶斜坡地区密切相关;裂缝-溶洞型储层其分布与裂缝及古岩溶发育带密切相关,常常是在古岩溶高地边缘或部分岩溶斜坡区,多位于多组构造线的交汇处及褶皱的轴部等。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根据暴露区淡水岩溶作用发育特点,依据碳酸盐岩储层的波阻抗响应特征、测井曲线、测试成果及开发动态资料,在恢复古岩溶地貌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6区)的岩溶值得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高产井多位于古岩溶地貌相对较高部位,而产量较少或没有出油气的井,则位于岩溶地貌相对较低部位。表明早期的古地貌形态对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孔洞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岩溶储层的垂向发育和分布主要受碳酸盐岩古岩溶风化壳垂向分带性的影响,纵向上由风化壳顶面向下储层发育逐渐变差。以奥陶系古风化壳顶面为界,向下每60m为单位,对深度0-60m、60-120m、120-180m、180-240m岩溶储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储层剖面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20.
施雅风 《第四纪研究》2002,22(4):312-322
1999年 5期《第四纪研究》刊登的“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论文 ,内容丰富 ,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和新鲜讯息 ,发人深思。本文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 ,认为根据新近若干冰期降温值较大的信息 ,就得出冰期降温幅度为过去认识的两倍的普遍性推断 ,还为时过早。青藏高原新近研究表明夏季降温值是较小的 ;冰川平衡线高度取决于以夏季温度为标志所提供的消融热量与全年降雪积累量的平衡 ,单纯就降温值 ,不能决定平衡线下降值 ;全球各地气候、地形差别很大 ,冰期变化也很悬殊 ,不存在全球均一的 1 0 0 0m左右平衡线下降值 ,干旱区的下降值多低于此数。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 (LGM)冰川堆积 (终碛、侧碛 )和侵蚀形态(冰斗、槽谷 )一般保存良好、形态鲜明 ,较易识别 ,近年已获取测年资料 ,证明过去地貌法判别的LGM冰川规模 ,并以此决定的LGM平衡线位置基本恰当 ,当然也有误判者。从 2 0世纪 2 0年代起 ,研究者逐渐认识高原内部主要是中西部LGM平衡线下降值较小 ,经过多次改进的LGM平衡线高度分布图显示约有 1 /3左右地区 ,平衡线下降值不足 30 0m ,实为世所罕见。其原因可能主要在高原西北部是全球惟一高海拔寒旱核心区域 ,为极大陆型或极地型冰川分布区 ,以现代西昆仑山崇测冰川、古里雅冰帽为例 ,平衡线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