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69篇
海洋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车灿辉  黄健  刘静 《探矿工程》2019,46(7):70-76
苏南某电厂江底取水隧道在掘进时发生沼气喷溢引起承压水携带泥沙涌入,隧道修复过程中需要防止承压水再次突涌,而能否通过管井降低长江水体下巨厚的承压含水层水位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本文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现场抽水试验,查明目的含水层与江水及下部巨厚承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得到了各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提供了可靠的降水方案,并对沉降变形进行了预测分析,解决了水上降水管井施工等一系列难题,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2.
针对南京长江四桥漫滩沉积土,分别进行了室内试验和多功能地震波孔压静力触探(SCPTU)原位测试,从SCPTU应用于场地复杂地层 的精细划分、长江漫滩沉积黏性土透水性能的评价和预测渗透系数kh 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利用 多功能SCPTU测试qt、fs、u2 3个参数可以对具有高度分层性和不均匀性的长江漫滩沉积土进行精确分层,对不同性质土 层界面、同一土层内透水或不透水夹层进行精确探测;利用SCPTU钻进过程中的孔压消散试验功能,可以对复杂的混合土层的透水性能进行评价;基于SCPTU的渗透系数kh预测值均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一般比室内试验结果高1~2个数量级,Burns & Mayne方法预测值可以作为工程初设阶段的参考值;SCPTU的应用为基坑工程降水设计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新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3.
吹填细砂软弱地基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针对吹填细砂及下卧软黏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对强夯-降水联合法和无填料振冲法结合整体塑料排水板加固此类地基的适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振冲施工工艺的振冲间距、上拔间距等振冲大面积施工参数,同时分析了强夯过程中下卧黏性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消散过程及影响因素,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4.
工程地基的选址依据,本世纪中叶以前是地基范围内没有断裂,即避免断裂原则。60年代以后,工程选址的条件由避免断裂转变为考察断裂是否活动。美国率先制定了工程地基范围内活动断裂指标规范,认为具有非活动性断裂的岩体上可以构筑大型工程。花岗岩体规模大,整体性好...  相似文献   
75.
刘伍  赵云峰  程剑 《城市地质》2007,2(3):43-47
地铁工程施工不论是明挖、还是暗挖,从开挖的安全性及防水措施等方面,对地质均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地铁工程一般埋深较大,尤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条件下,单一、简单的降水方法很难较好的满足地铁工程施工对地下水控制的要求。因此,需要考虑将不同种的单一降水方法中的优势技术进行合理叠加,尝试复合降水技术,能使地铁工程降水效果达到疏干充分、消除或有效控制含水层底界滞留水渗漏,避免拱顶因地下水渗漏造成冒顶、侧壁地下水渗漏造成坍塌,保障正常施工。  相似文献   
76.
以北京地铁某线X站为例,研究由于该站受施工工法(两端明挖中部暗挖)限制及交通和地下管线的影响,无场地实施封闭式管井井点降水,利用现有场地条件,在无法实施降水井封闭的区域周边布设降水井,进行干扰降水的方法对该区域地下水进行控制的问题。本文通过计算基坑涌水量,并运用等值线预测地下水降深的方法,对暗挖段地下水位降深进行计算与预测,结合预测结果并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和场地实际情况等因素,优化降水井布置,合理选择降水井泵量,通过实践检验达到了预期效果,既解决了由于无法实施封闭式管井井点区域的地下水控制问题,降低了工程风险,又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77.
超轻型井点专利技术应用几年来解决了很多实际难题,在北医三院基坑工程中弥补了管井降水的不足,尤其局部流砂层中,采用了小角度斜向设置并改用布袋有效地解决了流砂层降水问题,确保了基坑复合土钉墙的施工。实践证明,超轻型井点专利技术配合管井降水在深大基坑地下水控制尤其针对局部流砂层,是一项很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78.
梁成华 《探矿工程》2016,43(6):81-83
在临江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是关系整个基坑开挖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影响工期和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哈尔滨市一临松花江超高层建筑超深基坑地下水处理的设计及实施过程进行了介绍,对施工过程的设计参数选取、施工经验及不足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79.
深井降水对支护结构土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英  张鸿昌  张文巾 《岩土力学》2004,25(11):1845-1848
在目前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一般要采用降水措施以保证基坑干燥,便于施工。基坑降水会引起基坑内外地下水渗流,地下水状态随之改变,同时也会引起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直接影响作用于支护结构上土压力的大小。传统的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是两种极端的处理方式,在基坑降水过程中,根据具体土层选择适当的降水模型,并考虑渗流的影响,对挡土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真空降水联合强夯法在软弱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健  张健  姚浩 《岩土力学》2005,26(Z1):198-200
结合上海市某大面积软弱路基加固实践,对真空强排水联合低能量强夯动力固结法加固粉细砂和下卧扰动软粘土路基的技术进行了介绍,经过加固处理的地基均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加固效果进行的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以后类似地基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