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442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624篇
地球物理   496篇
地质学   563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2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王欢  马冰  贾凌霄  于洋  胡嘉修  王为 《中国地质》2021,48(6):1720-1733
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全球能源系统向清洁化、低碳化甚至无碳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针对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需求,采用了统计对比、分类汇总、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关键矿产在电池、电网、低碳发电和氢能等行业中的作用和需求。结合当前关键矿产产量的地理集中度高、项目开发周期长、资源质量下降等矿产供应和投资计划不能满足清洁能源转型的需求等问题,提出确保关键矿产多样性供应,推动价值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扩大回收利用,增强供应链弹性和市场透明度,将更高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纳入主流程及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国际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2.
预测陕西关中地区需水量的改进GM(1,1)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需水量评价与预测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采用定额法计算需水量。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需水量要素组成的分析,认为需水量要素属平稳时间序列,且一阶累加生成数据系列满足指数规律,符合灰色预测条件。为了提高GM(1,1)模型的精度,采用一种改变背景值的新方法,即:中心逼近方法。通过精度检验,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平均误差百分比、误差平方和分别比传统的GM(1,1)模型提高了0.147和1.579。用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预测需水量各要素近期和中长期值,经检验,其中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工业总产值预测模型满足一级模型,等级为良好。牲畜头数预测模型为不合格模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时间序列数据不完全符合指数规律。通过定额法计算,预计75%保证率时2005年和2010年关中地区工农业需水量分别占总需水量的92.21%和89.75%,生活需水量分别占7%和9.04%。  相似文献   
23.
Analyzing the tables and probability maps posted by Yan Y. Kagan and David D. Jackson in April 2002–September 2004 at http://scec.ess.ucla.edu/~ykagan/predictions_index.html and the catalog of earthquakes for the same period,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underlying method could be used for prediction of aftershocks, while it does not outscore random guessing when main shock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4.
长江中下游夏季高温灾害机理及预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我国1961-2003年夏季(6—8月)高温资料,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城市强高温及高温过程较完整的时间序列,探讨了该地区主要城市高温气候特征。分析该地区南京、杭州、南昌等城市夏季高温灾害机理,东亚副热带高压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夏季高温的主要影响系统。在此基础上用均生函数-最佳子回归集构造预测模型,预测夏季月高温出现日数,通过42a高温资料预报检验,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值得在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25.
K 近邻非参数回归概率预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参数回归技术制作概率预报存在拟合好、但预报结果不稳定的现象, 提出了用K近邻非参数回归技术制作概率预报的新途径。K 近邻非参数回归技术包括历史样本数据库、近邻子集生成和优化以及预报量估计4 个主要部分。利用该技术进行了单要素概率预报(主要包括云量和降水)和多维联合概率预报(降水、总云量、风速和气温)试验,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检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给出的计算方案预报稳定性好, 准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用逐步回归预测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1973年至2000年的气象,农作物、棉铃虫虫害等196年因子,以运城、汾阳和临汾为山西省代表站,利用最优二分割法把发生量分为10级,5级和不分级3种情况;使用逐步回归计算了219个模型,从中选出27个棉铃虫二、三代发生期,发生量最优模型,在农气服务中应用,预报准确率为95%,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普查建国以来影响我国北方的所有台风个例 ,建立了影响我国北方的台风详细历史资料库 ,对台风位置、形成季节、移向、天气形势等进行相似分析 ,并在MICAPS平台上 ,建立了短期和中期台风相似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28.
近十年来我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1,自引:12,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科技界十分关注气候王馥棠变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影响的评估, 开展了许多重大项目和课题的研究。该文仅就气候变暖对我国自然植被、农业、森林、水资源、能源利用和区域海平面上升等领域影响评估研究的若干有意义的初步结果简要归纳和评述如下:取自不同GCM模型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影响评估模拟表明,我国的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同当前气候(1951~1980年)下的模拟分布相比,到2050年我国几乎所有地方的农业种植制度均将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将导致复种指数增加和种植方式多样化,但降水与蒸散之间可能出现的负平衡和土壤水分胁迫的增加以及生育期的可能缩短,最终将导致我国主要作物的产量下降。气候变暖对我国水资源最明显的影响将会发生在黄淮海流域,这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短缺将大大提高。同时,气候变暖将改变我国室内取暖和降温的能源需求关系:北方冬季取暖的能源消耗将减少, 而南方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将会增加。海平面的上升将使我国三个主要沿海低洼脆弱区,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面临部分遭受海水淹没的威胁。  相似文献   
29.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远景预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近年研究表明,作为西藏境内少数几个大型矿床之一的甲马铜多金属矿床先后经历了燕山晚期海底喷流积积成矿作用和喜马拉雅期斑岩型成矿作用,相应形成矿区层状主矿休和斑岩型矿体。矿区地质特征、主成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后认为:矿区东、西段各存在一个喷流中心,与之相关的层状矿体及深部脉状、网脉状矿体是今后找矿的重点靶区;喜马拉雅期斑岩成矿作用在区域及矿区内均有显示,具有不可忽视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30.
How to obtain alert velocity thresholds for large rockslid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reliable forecast of the failure stage of large rockslide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non-linear time dependency of displacements and seasonal effects.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uggest a practical method to prepare alert thresholds for large rockslides, assessing critical values of velocity for carrying out civil protection actions using monitoring data. Adopted data concern the 20 Mm3 Ruinon rockslide (Valfurva, Central Alps, Italy), still evolving and suitable to originate a fast moving rock avalanche. Multitemporal analysis of aerial photos, LIDAR-ALTM laser topography, field survey and geomechanical analyses allowed to infer the rockslide kinematics and better understand data provided by a monitoring network including distometers, extensometers, GPS benchmarks and inclinometers. The analysis of displacement and rainfall data over five years (1997–2001) allowed to recognise three different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displacements, showing a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rate since 1997. Data representing large-scale behaviour of the rock mass were fitted by power-law curves, according to the “accelerating creep” model by Voight, in order to evaluate a suitable failure time. This was hampered by the large seasonal deviation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delay the occurrence of failure. Data were fitted using the Voight’s equation, expressed in terms of displacement, through non-linear estimation techniques, in order to find values of the controlling parameters (A, α and tf) suitable to represent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the rock mass approaching the failure. This allowed to compute velocity–time theoretical curves and to define different velocity threshold values (pre-alert, alert and emergency) to be used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