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应用瞬变电磁法小线框大电流探测隐伏断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瞬变电磁法小线框、大电流技术在金属矿勘探和地下水的探测中已趋成熟。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断层上方出现的感应二次场V2 负值现象和成因,提出断层和次新断层以及地质塌陷的探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的要点,总结出利用小线框、大电流瞬变电磁法探测隐伏断层的技术方法。钻井验证表明,该方法施工快速轻便,断层点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32.
国内水文序列变异点分析方法及在各流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变异点识别在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国内水文序列变异点的研究逐渐发展,从最早的使用单一方法发展到由多种方法组成的水文序列变异点诊断系统和对部分方法的改进。同时,各种方法在中国各主要流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使用的方法不同,水文序列时间年限不同,得到的变异点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本文将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及在各流域的应用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为今后水文序列变异点的方法改进及其在流域中的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34.
直流电阻率法装置种类较多,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装置类型,通过对探测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可全面地反映地下洞室赋存状态.通过对一地下人工洞室进行多种装置类型直流电阻率法勘查,综合分析了各种装置类型探测结果的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并论述了直流电阻率法探测地下人工洞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葛双成  陈军  江影  赵永辉 《岩土力学》2006,27(Z2):748-752
爆破挤淤抛石置换断面的结构分层特点及电磁参数差异具备探地雷达检测的基本物理前提。通过浙江洞头某海涂围堤的检测表明,对于底部深度达35 m左右的深厚抛石层,可采用16 MHz低频天线和合适的测试参数探测,查明落底深度、宽度以及腰部宽度等堤身参数,突破探地雷达检测深厚抛石层的局限性。其底部泥石混合层难以识别。  相似文献   
36.
建立了在特殊场地条件下,利用雷达探测仪对非开挖钻孔轨迹跟踪和控制的数学模型。在工程实践中,结合计算机技术,利用这个数学模型提供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对非开挖导向钻孔轨迹进行跟踪和控制。   相似文献   
37.
高精度磁测在长江马当要塞沉船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使用磁法在长江上探测抗战时期沉船的方法技术及应用效果,重点对Mz沉船磁异常综合水上磁法、地震勘探作了解释,指出在工程勘察和矿产资源勘察中物探工作的差异及综合物探的优势。  相似文献   
38.
非常规电测深法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非常规电测深法”的概念及实际操作过程,阐述了其应用条件和效果.存在高阻屏蔽层时电法解释较为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了高阻屏蔽层影响的校正方法,提高了电法解释的精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39.
随着无损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论述了带保温层管道的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方法,重在对管道腐蚀缺陷深度如何定量的实验方法研究,和管道缺陷处厚度与图像灰度的数学模型建立,从而对管道腐蚀厚度进行定量,管道缺陷的定量研究有助于管道安全运行的评价和隐患问题的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40.
机载激光雷达对青岛及周边海域的气溶胶探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作波长为532 nm的机载大气环境探测激光雷达AEDAL(Atmospheric Environment Detecting Airborne Lidar)装载在CMS_3807飞机上,于2005年11月7~11日期间在青岛地区及周边海域上空进行了飞行探测.此次实验的目的有两个:验证我国用于大气环境探测的激光雷达技术已经具备从地基向空基乃至天基发展的条件;获得青岛地区及周边海域边界层结构及大气气溶胶时空分布变化的特点.激光雷达的高时空分辨率为获取飞行路径上的边界层结构及气溶胶时空分布提供了可能.为了研究下垫面对边界层及气溶胶时空分布的影响,预定的飞行路径上包含了丰富的地形变化,有城市、丘陵、海区等.通过给出11月8日及11日的探测结果,不仅得到了不同地区边界层结构及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点,还可以看到冷锋、地形、地面气象场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