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4篇
  免费   956篇
  国内免费   641篇
测绘学   902篇
大气科学   428篇
地球物理   713篇
地质学   2438篇
海洋学   411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471篇
自然地理   57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Religion and technology: refiguring place, space, identity and commun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ly Kong 《Area》2002,33(4):404-413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ligion–technology nexus, drawing up a research agenda and offering preliminary empirical insights. First, I stress the need to explore the new politics of space as a consequence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emphasizing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effecting a form of religious (neo)imperialism, and uneven access to techno-religious spaces. Second, I highlight the need to examine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and community, since cyberspace is not an isotropic surface. Third, I underscore the need to engage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 poetics of religious community as social relations become mediated by technology. Finally, I focus on questions about the poetics of place, particularly the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of rituals.  相似文献   
92.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常见灾害类型的分析,建立了灾害管理系 统框架模型,为降低和消除旅游灾害,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3.
我国部分市郊农田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途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分析了我国部分主要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以了解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趋势及造成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大城市的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北方地区的土壤及农作物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南方。重金属在农作物与土壤中的含量一般呈正相关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已污染的土壤,可采用农业工程措施、生物修复法和施用改良剂等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94.
通过地处上海某厂锅炉房濒危烟囱北侧仅5米处的实验楼基础施工,详尽介绍了施工过程中保护濒危烟囱的防护工程对策,以及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而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
内蒙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剑民 《西北地质》2003,36(3):97-101
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矿山环境保护,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是矿产资源大省,由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次生地质环境同题非常突出.土地沙化、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水质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及煤层自燃等,使植被面积减少、生态和水环境破坏、空气污染,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立法,研究和制定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与对策,减少地质灾害,实现矿产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能造富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6.
S8滑坡体后壁出露有新鲜滑动面,两侧呈双沟同源,坡体出现大量裂缝,前缘缓慢推移等,充分说明该滑坡体正处于不稳定状态。主要原因是:季节性洪水侵蚀滑坡体,前缘出现了临空面,使前缘支撑作用减弱;滑坡体内裂隙发育,裂隙水动力作用使滑动面抗滑能力降低;邻近采煤区造成的采动裂隙增加了水动力作用。该滑坡体裂隙丰富,保水性差,不利于植物生长;滑坡体边缘不断垮塌造成水土流失,沉积物淤塞下游河谷。防治措施有:在滑坡体后壁修筑排水沟,关闭邻近小煤窑,在前缘冲沟里构筑堡坎以减小水侵蚀作用;在冲沟里构筑拦砂埂,抬高沟底阻止切向侵蚀,以稳定滑坡体前缘。  相似文献   
97.
陕西省神木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神木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但随着境内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发展,崩塌、滑坡、泥石流、矿区塌陷等地质灾害也愈发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危害。笔者等在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详细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查明了区内地质灾害类型、数量、规模及其时空展布规律,分析了各类地质灾害的主要形成条件。指出各类灾害中以煤矿开采及煤田自燃引起的矿区地面塌陷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其次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仅局部发育。描述了重要灾点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8.
针对因地基条件复杂或处理不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建筑物倾斜,提出了注浆、抽水、掏土法,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
利用超声波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灾害的预防与环境保护中可以检测由于采矿而形成的冒落带、裂隙带、离层带、洞穴及软弱层的存在状况及部位,测定基岩风化蚀变程度及深度,在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的治理时可以监测治理的质量,提供了直观精确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0.
我国煤炭电法勘探技术经过近50年的发展壮大,特别是经过“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的发展,现已形成资料采集与处理、综合解释与分析、方法理论研究与软件开发、仪器设计与开发制造等有一定水平和规模的专业队伍。在普查找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山矿井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全面系统地回顾我国煤炭电法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同时展望了电法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煤炭电法勘探技术的市场需求及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