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李茂林 《贵州地质》2011,28(1):74-75,78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利用专业数码相机摄影数字化输入裱版清绘原图数据的方法,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建设中地图制图资料数据收集、转换的一种新方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2.
There is a widespread interest to digitize the precious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astronomical plate archives, both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ir content and for its fast distribution to all interested researcher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ir better scientific exploit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rst results of our large-scale project to digitize the archive of plates of the Italian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and of the Specola Vaticana. Similar systems, composed by commercial flat-bed retro-illuminated scanners plus dedicated personal computers and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software, have been installed in all participating Institutes. Ad-hoc cod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cquire the data, to test the suitability of the machines to our scientific needs, and to reduce the digital data in order to extract the astrometric,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content. Two more elements complete the overall project: the provision of high quality BVRI CCD sequences in selected fields with the Campo Imperatore telescop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igitized information to all interested researchers via the Web. The methods we have derived in the course of this project have been already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plates taken by other Observatories, for instance at Byurakan and at Hamburg.  相似文献   
53.
北京、佘山、长春、拉萨、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地磁台在中国最早开始地磁观测,系统收集、清理8个地磁台在1985—1990年的历史资料,采用数码拍照和人工录入方式,实现纸质资料数字化,同时研制数据入库软件,将梳理后的数据导入“十五”数据库,并进行质量审核,实现珍贵历史资源的电子化、数据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数据的后续使用奠定基础。本数据集展示了8个地磁台站在1985—1990年的地磁观测数据,数据内容由磁偏角(D)、水平强度(H)和垂直强度(Z)3个要素的绝对时均值组成。利用该数据集,可以开展地磁场、空间天气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导航、通讯、电网、高铁、油气管道等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4.
利用气象探空资料,采用信息数字化的溃变结构图(V-3θ)法分析多个个例的云垂直结构,发现此方法能判定晴空和云区及其云层的位置,清晰分辨出云顶、云底及多层云、云夹层等结构。并将得到的分析结果与相对湿度阈值法判定的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实况发现一致性较好,验证了V-3θ结构图法判断云的垂直结构具有可行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肃南地震台形变观测资料干扰识别与排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整理甘肃省地震局肃南地震台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对降雨、大风、人员进出、仪器调零、断电或者电压不稳定,以及其他仪器故障等因素造成的干扰进行分析;为数字化资料的利用、各种干扰的识别以及捕捉地震短临异常,提供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56.
胡文超  孔令旺  祝小妮  薛万孝 《干旱气象》2009,27(2):168-171,176
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的数字化工作是实施珍贵气象资料拯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由甘肃省气象局和兰州大学联合承担的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数字化处理系统开发"实现了对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的计算机自动数字化处理.选取逐日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通过对人工挑取的定时和日最大风向、风速值与计算机自动数字化处理值进行比较,分析数字化处理系统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处理系统对风向风速自记记录识别精度基本符合观测规范要求,同时对人工挑取值的时间订正方法做了一定的改进,系统也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57.
中国地震台网数字化后与美国地震台网面波震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中国地震台网全面完成数字化之后(2008—2012年)的观测资料,对中国地震台网和美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面波震级从震级大小、震中距、震源深度和震中方位进行对比分析。从对比结果看:数字化之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MS及MS7同美国地震台网测定的MSZ之间存在一定系统偏差;震源深度对震级偏差基本没有影响;震中距对震级偏差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震中距的增加,中国地震随之偏大,尤其以震中距大于105°的地震明显;4象限分布对偏差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MS为第Ⅳ象限出现偏差异常,MS7为第Ⅲ象限出现偏差异常。  相似文献   
58.
地形图扫描数字化为GIS数据源的一种重要获取手段,已经成为地图数字化的主流。从扫描数字化的基本原理和实施过程出发,以1∶500现有地形图为数据来源,利用测绘专业软件CASS7.0实现了地形图扫描数字化的整个生产过程;讨论了扫描数字化成图的主要误差来源,并对扫描数字化过程中的校正精度和矢量化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
黄成 《四川地质学报》2009,(Z2):303-306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地质图成图、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的全过程数字化。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者的计算机运用水平和熟练程度有限及数字填图系统的不完善性,在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借助传统的方法对其进行补充。对在运用数字填图系统及野外数据采集器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地图扫描矢量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彦花  向南平 《四川测绘》2001,24(3):120-121,124
本文指出了地图扫描矢量化在全过程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就部分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为避免和减少误差,提高矢量化产品质量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