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82篇
地质学   923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在作者另文数值模拟得到的三维海浪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给出了三维波峰长度、高度及方向角度等特征量的统计分布。发现考虑海浪的方向性质后波峰分布不再是均匀连续的 ;波峰的长度分布受方向函数影响 ,方向分布越宽 ,波峰的平均长度越短 ,波峰的方向角分布越宽 ;波峰高度和长度在波峰高度较小时有很大的相关性 ,而在波峰高度很大时无关  相似文献   
12.
13.
阐述了岛屿综合的内容和原则。介绍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概念并给出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定义,研究并证明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特性。分析了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岛屿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岛屿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罗智勇  杨武年 《测绘科学》2008,33(2):130-132
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复杂地质现象的边界条件及地质体内含的各种地质构造,直观地再现地质单元的空间展布及其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地质分析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因此三维地质建模已引起地质、采矿、岩土工程等诸多领域的日益重视。笔者在综合考察多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实施方法。该方法以钻孔资料和地质剖面数据为三维地质建模的源数据,允许用户手工修正模型剖面地层分界线,从而实现对建模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克服了单纯依靠钻孔数据建模结果不精确且难以修正的问题。最后,通过一个研究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实际建模效果。  相似文献   
15.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定向井钻井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沁水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采用定向井开采煤层气具有开采成本低、煤层气产量高的优点。本文结合山西省沁水县名水村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定向井的钻井工艺,总结了施工经验,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南仓属于低瓦斯矿井,但存在高瓦斯区域。煤层和采空区是瓦斯的主要来源,尤以采空涌出量大,给煤矿生产和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通过在1129综采工作面风道施工高位瓦斯孔,把钻孔打到采空区一侧煤层顶板以上冒落裂隙带内,用钻孔进行瓦斯抽放,使采空内的瓦斯通过裂隙带沿钻孔抽出,有效降低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保证综采工作面正常回采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地学“开合律”及其在造山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开合律”是地学辩证法基本规律之一。本文概述了它的内容与特点,阐明它在造山带研究中的意义及运用它指导造山带研究的步骤,并根据目前已总结的5种“开”、“合”类型相应地提出了5种造山带类型。  相似文献   
18.
杜金云 《探矿工程》2006,33(8):51-52
在灰岩地区钻探施工过程中,常见孔壁坍塌、掉块现象,尤其在含泥晶灰岩地层分布区钻进过程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轻则影响钻探施工效率,重则造成钻探孔内事故。针对孔内坍塌、掉块现象的征兆及特点,提出了相对应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Slurry pipe jacking was firmly established as a special method for the non-disrup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s of sewage systems. Pipe jacking, in its traditional form, has occasionally been used for short railways, roads, rivers, and other projects. Basically the system involves the pushing or thrusting of concrete pipes into the ground by a number of jacks. In slurry pipe jacking, during the pushing process, mud slurry and lubricant are injected into the face and the over cutting area that is between the concrete pipes and the surrounding soil. Next, the slurry fills voids and the soil stabilizes due to the created slurry cake around the pipes. Fillings also reduce the jacking force or thrust during operation. When the drivage and pushing processes are finished, a mortar injection into the over cutting area i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maintain permanent stability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and the over cutting area. Successful lubrication around the pipe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a large diameter slurry pipe jacking operation. Control of lubrication and gaps between pipes and soil can prevent hazards such as surface settlement and increases in thrust. Also, to find voids around the pipes after the jacking process, in order to inject mortar for permanent stabilizing, an investigation around the pipes is necessary. To meet these aims,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known methods such as the GPR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system and borehole camera to maintain control of the over cutting area and lubrica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pipes during a site investigation.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a tunnel construction using one of the largest cases of slurry pipe jacking in Fujisawa city, Japa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system were clarified during the tests.  相似文献   
20.
利用钻孔超声成像的图像特征进行岩石风化程度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广胜 《物探与化探》2005,29(4):367-368,373
钻孔超声成像方法能精确地反映井壁的光滑情况, 进而判断岩石的风化发育程度, 确定风化层的厚度。阐述了钻孔超声成像的走时和振幅图像特征, 给出了1个在香港地区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