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213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平直沙坝海岸叠加波浪的裂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彦  邹志利 《水科学进展》2015,26(1):123-129
为研究叠加波浪场的裂流特征,在平直沙坝海岸地形进行了叠加波浪形成的沿岸波高周期性变化的裂流试验研究。试验中叠加波浪是由波浪在垂直岸线的丁坝反射所形成的两列交叉波浪叠加产生,交叉波浪是具有等频率但入射角相反的两波列。通过对叠加波浪节腹点垂直岸线位置浪高的测量和沙坝范围内沿岸布置的声学多普勒测速仪流速测量结果来分析沙坝海岸丁坝反射波形成的裂流特性,讨论了波浪节腹点对裂流位置和裂流空间尺度的影响。对不同周期情况在x=5 m沙坝顶处的速度剖面对比,分析了不同周期对裂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The 30 to 155 m thick Early Permian (Artinskian) Warchha Sandstone of the Salt Range, Pakistan is a conglomerate, sandstone and claystone succession within which seven lithofacies types (Gt, St, Sp, Sr, Sh, Fl and Fm) occur in a predictable order as repeated fining-upward cycles. Common sedimentary structures in the conglomerates and sandstones include planar and trough cross-bedding, planar lamination, soft sediment-deformed bedding, compound cosets of strata with low-angle inclined bounding surfaces and lags of imbricated pebbles. Structures in the finer-grained facies include desiccation cracks, raindrop imprints, caliche nodules and bioturbation. Groups of associated facies are arranged into nine distinct architectural elements (channels, gravel bars, sandy bedforms, downstream and laterally accreting barforms, sand sheets, crevasse splays, levees, floodplain units and shallow lak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a fluvial origin for the succession. The types of architectural elements pres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each other demonstrate that the Warchha Sandstone preserves a record of a meandering river system that drained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land. The dominance of fine-grained (floodplain) facies over gravel-grade (channel-base) facies and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large-scale lateral accretion elements supports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high-sinuosity, meandering fluvial system in which channel bodies accumulated via the lateral accretion of point bars but in which the active channels covered only a small part of a broad floodplain at any time instant. Although the region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deposits is complex, in broad terms the lower part is dominated by stacked, multistorey channel bodies, whereas single-storey channel elements isolated in abundant fine-grained floodplain deposits dominate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th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33.
苏北南通海涂近期冲淤动态及其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宏友 《海洋科学》1990,14(2):28-35
  相似文献   
34.
为实现地震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精细化数值模拟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往复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试验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建立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之间误差分析,进一步对黏结滑移模型中的摩擦黏结应力系数和退化系数进行修正,最终建立更为合理的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滑移本构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再次比较,验证修正后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滑移模型可更好地反映往复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该成果可为地震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数值分析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5.
为明确海陆变迁背景下障壁坝砂体成岩孔隙演化规律,运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配套能谱、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延长探区石炭系本溪组障壁成因砂体储集特征与成岩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砂岩初始孔隙度恢复模型与薄片孔隙定量分析技术,开展基于埋藏热演化历程的储层孔隙演化参数定量评价,建立该区本溪组障壁坝砂岩孔隙定量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储层砂岩以石英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为主;孔隙度、渗透率平均值分别为4.72%和1.22×10^(-3 )μm^2;储集空间以溶蚀扩大孔、粒内孔、晶间孔为主;现今储层主体已达到晚成岩阶段;砂岩初始孔隙度平均值为38.1%,埋藏至今共经历了四个典型的成岩增/减孔阶段,即P_1~T_2(285~208 Ma)"低地温、快埋藏"的大幅减孔阶段(-30.7%)、T_2~J_3(208~153 Ma)"高地温、缓沉降"的溶蚀增孔阶段(+3.9%)、J_3~K_1(153~96 Ma)"高地温、稳埋深"的减孔定型阶段(-6.6%)、K_1至今(96 Ma~)"低地温、晚隆升"的弱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36.
基于陆上油田密井网的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经过数十年积累,理论基础及表征方法已比较成熟,然而,将其应用于海上油田稀疏井网条件时,依然面临较大的挑战。笔者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基于海上油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形成了井震结合、以"复合砂体"为核心的海上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理论与表征方法,其特点在于运用三维原型建模、地震构型相预测及地震驱动确定性建模等技术,重点表征影响海上油田开发的五、六、七级构型单元(复合河道带、单一河道带、复合点坝),针对开发阶段的小层细分对比及不连续渗流屏障刻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应用这套理论及方法开展精细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依然存在挑战,需要进一步发挥地震资料作用并探索人工智能的地震解释新途径。  相似文献   
37.
薄互层砂体研究是湖盆沉积学的研究难点。本文针对辽河西部凹陷沙四上亚段(Es4上)薄互层砂体,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岩心、测录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对西部凹陷的薄互层砂体进行精细描述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相,其中,滩坝砂体是湖泊相的主力砂体。通过考虑不同沉积背景下滩坝在岩相组合、发育位置和成因机理的差异性,将滩坝划分成侧缘改造型滩坝、前缘改造型滩坝、基岩改造型滩坝、淹没改造型滩坝和风暴改造型滩坝5种沉积模式;对薄层滩坝砂体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其受到"风场-物源-盆地"三端元的控制。  相似文献   
38.
广利河口拦门沙发育动态和河口航道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获取了广利河口拦门沙水动力特征、海底地形和底质特征,对拦门沙的动态发育和波浪作用下拦门沙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广利河口的航道选择方案。分析结果认为,广利河槽外航道宜从东偏南向入海。  相似文献   
39.
车云飞  房文  李宏宇  李德泉 《气象科技》2018,46(5):1044-1049
本研究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利用条码、二维码和射频电子标签标识、射频扫码技术、声光电自动感应技术、GPS/GIS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建立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物联网管理系统,实现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从生产、验收、转运、仓储到发射作业的全程监控。在北京、陕西、贵州、河南4个地区进行试点开发研究,根据有源/无源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条形码、火箭弹/高炮炮弹以及信息采集技术分别开展不同技术模式的应用试验,将弹药信息按照统一格式汇集至国家级物联网系统,有效提高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结合有效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解决了大范围内的作业数据自动化采集及地面作业信息实时监控,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和业务信息化现代化程度,对全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装备物联网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
射阳港拦门沙演变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发现,射阳港拦门沙具有一年内随烘、枯水期不断南北往复摆动、而多年总体向北偏移和水深逐渐变深的变化规律:其演变是射阳河口建挡潮闸,下泄径流量及河道纳潮量变化、潮波变形和废黄河口泥沙沿岸运移所致,对船舶航行和港口建设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