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2篇
  免费   1878篇
  国内免费   2075篇
测绘学   520篇
大气科学   340篇
地球物理   522篇
地质学   8683篇
海洋学   37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758篇
自然地理   29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485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39篇
  2009年   542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甘肃第四纪沉积物为陆相沉积,依据沉积物搬运介质、气候条件、沉积环境、搬运动力,将成因划分为风化作用系列、坡地重力作用系列、水流作用系列、湖沼作用系列、冰川作用系列、风力作用系列、生物作用系列、人为作用系列、混合作用系列共9大系列,22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922.
虚拟野外地质实习系统(VFGTS)——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巍  薛林福 《世界地质》2010,29(3):522-526
虚拟野外地质实习系统是根据野外地质教学实践性特点,采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和多媒体技术模拟野外地质教学过程的软件系统,具有三维野外地质场景显示、多媒体、虚拟记录本、直观地质过程模拟、飞行漫游、GPS、罗盘和学习效果测验等功能,是重要的野外地质教学平台,对辅助野外地质教学,提高野外地质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3.
喻建荣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3):278-279,311
义敦印支岛弧褶皱带地质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十分活跃,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优越,金、银、铜、铅、锌、锡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西南三江为有色、贵金属资源富集区,义敦为花岗岩型锡-银多金属矿集区。根据区域成矿环境及研究区成矿条件分析,找矿潜力巨大,有望取得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924.
金豆子山铅锌矿赋存于华北地台北缘、白云鄂博裂谷带中的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地层中,属中低温热液矿床,受断裂破碎带控制。该矿床地表已控制的Ⅰ号矿带为矿床的主矿带,Ⅱ、Ⅲ、Ⅳ号矿带为隐伏矿带。矿石储量670多万吨,铅锌金属量约24万吨,平均品位铅1.85%,锌1.65%。围岩蚀变有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含铁锰碳酸盐化等。今后找矿的方向为金豆子山倒转背斜的断裂破碎带内,进一步勘查有望找到成因类似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25.
伊热达坂铅锌矿区位于塔里木微板块的塔里木北缘古生代被动陆缘带,阿尔彼什麦晚古生代前陆盆地,矿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哈孜尔布拉克组下段(D3h1)。本文主要对伊热达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揭示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26.
松辽盆地南部泉头组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宫文杰  张振强 《地球学报》2010,31(6):813-818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泉头组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 泉头组半干旱的亚热带古气候对成矿有利。河流相和三角洲相沉积具有形成厚大砂体的条件。砂体较为发育, 单层砂体厚度可达42 m。虽砂体中有机质含量较低, 但泉头组下部含煤层中的烃类可通过断裂构造及不整合面上升进入砂体, 弥补还原剂的不足。工业铀矿孔的发现反映出泉头组有铀的大规模富集。总之, 泉头组是松辽盆地南部一个重要的找矿目的层, 找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2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研究了地质样品中稀散元素铬、镓、铟、碲、铊含量的质谱分析方法。研究确定了最佳测定酸度、干扰元素的校正方法,结果令人满意。方法检出限为0.001 3~0.063μg/g,精密度(RSD,n=11)为2.00%~4.87%,优于其他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地质样品中稀散元素铬、镓、铟、碲、铊含量的分析,适用于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28.
采用盐酸-硝酸混合酸(盐酸-硝酸-水体积比3∶1∶4)水浴浸取地质样品,在样品消解后的母液中直接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砷和汞。方法检出限为砷0.033 6 ng/mL,汞0.003 7 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n=1)为砷1.1%,汞3.0%。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7109~GBW 07114、GBW 07301~GBW 07312、GBW 07401~GBW 07408中的砷和汞进行测定,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929.
The controlling parameters of early marine carbonate cementation in shoal water and hemipelagic to pelagic domains are well‐studied. In contrast, the mechanisms driving the precipitation of early marine carbonate cements at deeper slope settings have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despite the fact that considerable volumes of early marine cement are present at recent and fossil carbonate slopes in water depths of several hundreds of metre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pervasive early marine cementation at greater water depths, marine carbonate cements observed along time‐parallel platform to basin transects of two intact Pennsylvanian carbonate slope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present in the slope deposits of the Permian Capitan Reef and Neogene Mururoa Atoll. In all four settings, significant amounts of marine cements occlude primary pore spaces downslope into thermoclinal water depths, i.e. in a bathymetric range between some tens and several hundreds of metres. Radial, radiaxial and fascicular optic fibrous calcites, and radiaxial prismatic calcites are associated with re‐deposited facies, boundstones and rudstones. Botryoidal (formerly) aragonitic precipitates are common in microbially induced limestones. From these case studies, it is tentatively concluded that sea water circulation in an extensive, near‐sea floor pore system is a first‐order control on carbonate ion supply and marine cementation. Coastal upwelling and internal or tidal currents are the most probable mechanisms driving pore water circulation at these depths. Carbonate cements precipitated under conditions of normal to elevated alkalinity, locally elevated nutrient levels and variable sea water temperatur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work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30.
广西大瑶山西侧综合地质异常与控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质异常理论和方法,对大瑶山西侧地区沉积、构造、蚀变、土壤次生晕异常特征、有机质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泥盆纪沉积异常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海平面升降产生的层序边界面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含矿建造,并制约着大瑶山成矿带的时空结构;构造复杂度异常控制了矿带的展布和矿床的空间分布;蚀变异常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定位和矿床后期改造特征;土壤次生晕异常则反映了矿化的空间分带和组合特征。基于综合地质异常与控矿分析,利用GIS平台提取异常致矿信息,圈定成矿有利地段,为该区成矿预测及找矿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