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杨晓光  樊杰  赵燕霞 《地理学报》2002,57(6):701-708
利用中国各省1990~199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取丹尼森要素分析法,对影响中国各省区工业GDP增长的各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资本投入是20世纪90年代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中国各省资本投入的增长差异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地区经济的差异。而由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所呈现的全要素生产率越来越成为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90年代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由此得出:在现有的条件下,未来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将出现扩大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2.
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简述了传统测算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以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指标为例分析了湖北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同时建立了评价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体系,选取1990~1998年有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湖北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并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得出了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3.
我国区域开发战略的演变与区域差异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地区经济差异在迅速扩大。本文首先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距现状入手,详细地分析了区域开发战略及其开发历史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并运用线性相关分析法,进行了统计的,回归的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开发战略与地域间经济差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冀钦  杨建平  陈虹举  李曼 《冰川冻土》2021,43(5):1560-1570
以规划建设中的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为研究区域,使用2000―2015年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与构成等数据,采用Nich指数、Theil指数与Gini系数分别测度经济相对发展速度和空间、产业视角下的经济差异。结果表明:近15年川藏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强劲,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藏东地区外援型经济的特点使其2012年后的增速回落与川西地区相比更为和缓。空间视角下,2000―2015年沿线地区经济差异经历“增大―缩小―再增大―再缩小”过程,经济发展总体趋于协调。藏东、川西两地区内部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根源,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高于94%,且藏东地区内部经济差异大于川西地区。产业分解视角下,川藏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差异呈“增大―减小―再增大”态势。三大产业的差异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相应的对总差异的贡献率亦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但第二、第三产业贡献率差距呈缩小趋势。产业集中效应主导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第二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在区域上的集聚是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5.
运用变异系数CV、泰尔系数T等指标,基于三大经济板块、17个市域、121个县域等不同空间程度,对1990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空间尺度愈小,差异程度愈大,即县域间差异程度大于市域,市域大于板块,但从变化趋势看,板块间差异程度对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贡献度在提高。从三大板块内部看,鲁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大,鲁东和鲁南地区内部差异程度小。  相似文献   
86.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射影像视差图的区域级镶嵌线搜索算法。首先利用半全局约束立体匹配算法(semi-global matching,SGM)分别计算立体像对的左右视差图,并通过自适应阈值化去除细小的噪声区域,再经数学形态学方法进一步削弱噪声影响和填补小的漏洞区域,得到了较为精细的房屋等非地面区域的分割结果,从而分离出地面与非地面区域;然后采用改进的贪婪蛇搜索算法进行镶嵌线搜索,以提高算法的稳健性。试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很好地避开房屋等明显突出地表的实体,得到不穿越非地面区域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87.
设计了基于双目视觉的船舶跟踪与定位系统,并且完成对应算法设计.算法分为摄像机标定、目标跟踪、立体匹配、视差定位4个模块,其中,跟踪模块以目标窗口的形式给出跟踪结果,匹配模块在跟踪结果中进行左右目立体匹配,定位模块根据左右目匹配点对的像素位置计算其在物理空间的坐标,减少了匹配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式可实现实时跟踪目标并给出目标的准确位置,满足应用要求.该定位系统可同时完成动态目标跟踪和定位,提供三维图像的丰富信息,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基于POI大数据的京津冀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京津冀地区的高德地图POI旅游景点数据,利用Geoda和ArcGIS软件对其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解析,并依次对照自然(地形、水文)、基础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社会发展(GDP、人口)3类6种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旅游景点空间聚集特征突出,以“京津”为聚集中心的空间分异明显,景点总体密度呈“多中心,层级发展”分布。(2)自然属性类的旅游景点对地形、水文的依附性较强。其中3级分类中的宗教文化景点、城市公园和城市广场与水文的依托关系最为紧密。(3)基础设施方面,现代人文吸引物类旅游景点与交通关系最为密切;旅游景点供给与城乡基础设施供给不完全匹配,尤其是在县级城市及乡镇聚居点,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强于旅游景点供给能力。(4)旅游景点分布和地区经济优势产业有关,天津滨海新区等地区旅游景点相对稀少,未来其旅游发展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89.
东北振兴以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演化及空间分异模式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王姣娥  杜德林 《地理科学》2016,36(9):1320-1329
从经济基础、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等方面构建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ESDA方法,从地级行政区尺度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过去十多年来,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内部发展差异呈扩大趋势,黑龙江省北部成为东北经济发展最薄弱的地区;在空间上,东北经济发展呈现出集聚性,并主要表现为核心-边缘、轴带集聚发展以及沿海-沿边等空间分异模式。  相似文献   
90.
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资本在促进民主、发展经济、健康身体、解决贫困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知,社会资本吸引了众多学科的关注,地理学者也意识到社会资本对地理现象的解释作用,并结合具体问题开展了一些实证性研究,但由于在地理学中引入社会资本的研究历史较短,国内迄今尚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研究架构的探讨。本文在研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基于空间尺度、地域性差异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及社会资本在经济地理、城市社会地理、健康地理等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从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思路与框架、测量指标、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社会资本在地理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展开,丰富社会资本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