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485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159篇
地球物理   735篇
地质学   1292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597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俊卿  曹书文  孙莹  王炜 《岩土力学》2006,27(Z1):993-996
求解了无拉力双参数地基上厚、薄板受任意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和板的脱离问题。从板-地基接触系统的分区广义势能泛函出发,通过建立和分析板单元区、地基单元区和连接板-地基的接触单元区的势能泛函,给出求解无拉力双参数地基板受任意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的分区广义协调元法。利用纽马克(Newmark)法经MATLAB编程叠代数值计算,验证了文中方法分析无拉力双参数地基板的动力响应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2.
花岗岩样品高温后损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一平  林卓英 《岩土力学》2006,27(6):1005-1010
对河南省某地产25块花岗岩样品进行高温预热处理,测量了加温前后弹性纵波波速,并对样品进行单轴压缩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通过以上试验,给出如下结果:温度对岩石损伤变化的作用;温度对岩石裂隙密度和损伤应变能释放率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花岗岩的塑性应变主要与偏斜应力产生的形状改变比能有关,而与体积改变比能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93.
云南路南石林裂隙渗透张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章程  谢运球  姜光辉  郭芳 《中国岩溶》2001,20(2):97-100
路南石林是世界上六大剑状喀斯特景观地区中最大的一处,总面积达350km2。测量统计资料表明,本区主要发育NE、NW、NNW和NWW向四组区域性高角度裂隙。隙宽多在0.025~0.075mm之间,隙间距相对较大,多在0.5~3.0m之间。各向异性渗透系数相对较小(<0.2m /d) ,总体上有玄武岩>第三系>栖霞灰岩>茅口灰岩。最大渗透主轴方向以NW— SE为主,倾角大。来自非可溶岩盖层内的具很强侵蚀性的裂隙水,对进入成熟演化阶段的裂隙系统快速溶蚀动力学过程的产生起重要作用,为石林快速发育创造条件。质纯层厚的碳酸盐岩高角度裂隙系统和盖层所提供的强侵蚀性裂隙水是石林的形成过程中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4.
改进局部安全系数法在土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梧松  郑荣跃 《岩土力学》2004,25(11):1766-1769
提出一种改进局部安全系数法以考虑土坡渐进破坏过程。该方法是一个涉及搜索危险滑裂面的总体最小安全系数和寻找土条侧面强度发挥系数的最优组合的过程。采用双层MDCP法离散组合型方法解决这一二重优化问题。结果表明,改进局部安全系数法较之以常规方法更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995.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设计计算新模式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是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可以有效地限制支挡结构的变形,具有桩顶位移小,抵抗力大的特点。但其受力机理复杂,前、后排桩间土对结构的作用很难确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模式:将前、后排桩及中间连系梁和桩间土视为一个整体;前排桩和后排桩受到的地基土的抗力简化为弹性支承,提出了桩间土对前排桩的作用模式和作用力计算分析模型,认为前排桩不仅受到桩间土的主动土压力作用,而且受到由于桩间土的挤压作用而产生的附加土压力的作用; 其主动土压力 与单排桩所受到的主动土压力 之比是桩间距与桩宽(桩径)之比的二次抛物线函数;而附加土压力 可由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分布力的解析解[1]求得;而桩间土对后排桩的作用按照弹性支承考虑。最后,采用有限元理论和Winkler弹性地基梁方法建立了求解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力学模型,并应用于某供水工程的边坡加固中。计算结果表明:该种计算分析模式是合理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块裂结构岩质边坡水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块裂结构岩质边坡看作拟连续介质与块裂介质广义双重介质,运用现代分形理论,建立了1-2级主干裂隙分形网络,并根据两类介质接触处水头相等及节点流量相等建立了合理的块裂结构边坡三维水力学模型,给出了有限元解法,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水位至175 m时边坡渗流场与应力场的变化,在应用上有较好的可靠性与广泛性。  相似文献   
997.
近5a我国沙尘暴与高空急流关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对我国2000-2004年的沙尘暴与高空急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具有很强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有三个多发区;范围大、强度强的沙尘暴大都伴有强蒙古气旋和冷锋。沙尘暴与高空急流总是相伴出现。急流造成的沙尘暴可分为两类:单急流型和双急流型。沙尘暴多出现在西风、西南风、西北风急流的左侧及其右后方,以及西北+西南型双急流中心的左前+左后方。统计中还发现,在一些双急流中存在急流异变,急流异变对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多孔介质中水合物阻抗探测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阻抗测量技术测试了多孔介质中CO2水合物的形成和分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阻抗测量可以反映水合物的形成特征。水合物在形成过程中的成核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说明相同温压条件下CO2水合物的成核机会均等。分解过程的热量吸收,可能形成体系内外的温度梯度。阻抗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的热过程和热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99.
不规则回线源层状介质瞬变电磁场正反演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不规则回线内任一点的电磁场可以看成是其内部多个圆形回线在该点的电磁场之和,因此,只要求出不规则回线内各个圆形回线在该点的电磁场,将它们叠加就可得出不规则回线在该点的电磁场。此种方法的关键是如何在不规则回线内划分圆形回线。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在不规则回线内以测点为圆心做一个圆,这时整个回线被分为圆内和圆外两部分;然后再将回线内圆外的部分划成众多的小圆形,此时就将求解不规则回线的电磁场转化为求解圆形回线的电磁场。  相似文献   
1000.
This study aims at determining the macroscopic strength of porous materials having a Drucker–Prager solid phase at microscale and two populations of saturated pores with different pressures at both micro and meso scales. To this end, and taking account of the available results by Maghous et al. (2009), we first derive a closed‐form expression of approximate criterion for a dry porous medium whose matrix obeys to a general elliptic criterion. The methodology to formulate this criterion is based on limit analysis of a hollow sphere subjected to a uniform strain rat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then implemented in a two‐step homogenization procedure, which interestingly delivers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the macroscopic criterion for dry double porous media whose solid phase at microscale obeys to a Drucker–Prager criterion. After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we propose an extension to double porous saturated media, allowing therefore to quantify the simultaneous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pore pressures applied on each voids population.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existence or not of effective stresses. Finally, they are assessed by comparing them to recently available result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