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9篇
  免费   2832篇
  国内免费   1579篇
测绘学   2037篇
大气科学   614篇
地球物理   1997篇
地质学   5294篇
海洋学   902篇
天文学   1020篇
综合类   646篇
自然地理   53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544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568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81.
赵燕红  侯鹏  蒋金豹  姜赟  张兵  白君君  徐海涛 《遥感学报》2021,25(11):2173-2197
植被参数是生态遥感定量反演的热点和难点,也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性参数。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将现有的植被生态遥感参数概括为物理类、生化组分类、能量和功能类3大类,系统梳理了每类参数定量反演的主要模型方法,进行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对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物理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主要介绍了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树高等研究进展,生化组分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主要介绍了植被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等研究进展,能量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介绍了光合有效辐射、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等研究进展,功能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主要介绍了植被生产力和碳交换量等研究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混合像元分解、病态反演、物理模型应用过程中的误差传递、数据融合的尺度效应和空间变异性、模型耦合的最优方案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982.
马利群  李理  刘俊杰  孙九林  秦奋 《测绘科学》2021,46(3):80-86,95
针对GLAS地学激光测高系统是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ICESat)的唯一监测工具,能够记录地表光斑内的地物信息,是否能应用于黄土高原土地覆盖分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粒子群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方法对GLAS波形数据进行高斯分解,获取高斯波个数、波形总能量、波形信号起始和信号结束位置4个波形参数;基于波形自动分类方法对黄土高原水体、森林、城市用地、其他地类(裸地、低矮植被等)进行分类。通过基于覆盖相同研究区域的30 m地表覆盖数据(Globe Land30),验证分类的准确性。结果表明,GLAS大光斑波形数据对黄土高原的4种地类能够很好地进行区分,总分类精度高达87.68%,Kappa系数为65.79%。研究表明,GLAS波形数据可以作为获取土地覆盖信息的有效数据源,为研究黄土高原土地覆盖变化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83.
为了分析与评估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全球电离层TEC格网产品精度,该文基于iGMAS及IGS各电离层分析中心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格网产品,进行了精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GMAS与IGS、CODE、JPL、ESOC、UPC等IGS电离层工作组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格网产品,在全球、不同纬度带和欧洲等不同区域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和强相关性,互差为0~2.0 TECU;JPL分析中心GIM的内符合精度约为2.5 TECU,iGMAS、IGS、CODE、ESOC和UPC等分析中心GIM的内符合精度均小于1.5 TECU;在2~8 TECU的精度范围内,iGMAS全球电离层TEC格网产品的精度总体与IGS、CODE、JPL、ESOC、UPC等IGS电离层工作组的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984.
针对月核大小及密度估计问题,利用高分辨率重力场模型GL1500E的二阶位系数和LLR(lunar laser ranging)天平动参数,考虑月核分层为外核和内核的情况,结合非线性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月核大小和组成进行了估计。大批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大概率分布的外核半径rc1约为469 km,内核半径rc2约为303 km,外核密度ρc1约为4613 kg/m3,内核密度ρc2约为7004 kg/m3,月幔密度ρm约为3340 kg/m3。月幔密度非常接近地质研究结果3360 kg/m3,内外核半径与近期其他研究结果相近,估算的月核大小与密度组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若月核由纯铁和硫化亚铁组成,则研究表明,内核大部分由纯铁组成,外核大部分由硫化亚铁组成。  相似文献   
985.
TS50全站仪配合徕卡多测回测角软件能够自动瞄准、自动观测,具有高智能、高精度的特点,从而在地铁基坑监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前大彦站基坑监测项目实践,对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监测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实际应用表明:基于TS50全站仪的多测回测角软件能提供及时可靠的监测数据,科学指导基坑施工,保证了基坑安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6.
由于基坑工程的监测工作往往会受到开挖深度、设计形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监测方法和手段也不能一成不变。基于虚拟断面法仅适用于比较规则的多边形基坑,本文结合珠海市横琴新区基坑工程实例,提出使用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法在圆形基坑中对基坑立柱水平位移计算的应用。结果表明:使用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法计算基坑水平位移时,既不受基坑形状的影响,也能更直观地反映出基坑水平位移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987.
通过对盾构机全站仪激光导向系统的测量原理研究,并对盾构坐标与施工坐标系的旋转模型转换原理分析,建立盾构姿态参数与坐标旋转模型的关系。然后通过全站仪测量激光标靶棱镜和切口坐标与激光标靶相对位置的误差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88.
"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因涉及范围广、频率高,亟须采取相应的数字化手段为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技术特点,可为"两违"执法工作提供实时详尽的高分辨工作底图,加以遥感处理分析,可以达到对监控区域"两违"变化多时相监测的目的。本文设计了一套以遥感监测为主要手段,集成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航测技术,从多源影像获取、多源数字正射影像工作底图制作、"两违"疑似图斑提取与建库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两违"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辅助城市规划监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89.
近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在桥梁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其安全形势却较为严峻,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桥梁运营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桥梁健康监测技术通过对桥梁结构的监控及评估,在桥梁运营状况发生异常时发出预警,能够为桥梁的维护及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而静力水准监测技术与传统的光学水准监测技术相比,具有实时性、高精度、自动化等优点。因此,本文对比研究了不同的静力水准仪,并最终推荐选用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作为监测的仪器。  相似文献   
990.
We optimise the parameters of the Population Monte Carlo algorithm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optimisation is based on an efficiency statistic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samples evaluated prior to convergence, and is applied to a D ‐dimensional Gaussian distribution to derive optimal scaling laws for the algorithm parameters. More complex distributions such as the banana and bimodal distributions are also studied. We apply these results to a cosmological parameter estimation problem that uses CMB anisotropy data from the WMAP nine‐year release to constrain a six parameter adiabatic model and a fifteen parameter admixture model, consisting of correlated adiabatic and isocurvature perturbations. In the case of the adiabatic model and the admixture model we find that the number of sample points increase by factors of 3 and 20, respectively, relative to the optimal Gaussian case. This is due to degeneracies in the underlying parameter space. The WMAP nine‐year data constrain the admixture model to have an isocurvature fraction of 36.3 ± 2.8 %. (© 2016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