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51.
基于MODIS数据的长株潭地区城市热岛时空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历华  曾永年  贠培东  黄健柏  邹杰 《测绘科学》2007,32(5):108-110,116
基于MODIS影像,采用分裂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对长株潭地区城市热岛空间分布与季相变化特征、影响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春季和夏季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而冬季和秋季城市热岛并不明显;地表覆盖类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十分明显,长株潭地区春、夏、秋季植被绿地状况与城市热岛呈现明显负相关分布,其中以夏季最为明显,夏季地表温度与NDVI相关系数的平方R2达到0.8193,即植被覆盖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显著。因此,城市植被的分布与季节变化影响着城市热岛的强度与时空分布,揭示出植被绿地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范围的绿地建设能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52.
煤矿矿震应力窗口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和平 《华南地震》1999,19(1):85-90
对煤矿矿震活动特征,震源机制解,与天然地震的相关性以及特殊的环境条件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煤矿矿震的孕育和发生受控于区域应力场,具有区域应力变化的灵敏窗口效应,可视为探索天然地震前兆和区域应力场变化的应力窗口。  相似文献   
53.
常用的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对瞬变电磁系统的观测噪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其噪声抑制能力仍显不足.本文在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瞬变电磁系统的噪声抑制能力,即:通过对取样道加高斯窗函数的方式,赋予取样道内各采样点合适的累加权重,提升系统对取样道内高频噪声的抑制能力;使用高斯窗函数与梳状滤波器构造复合窗函数,通过对包含所有叠加周期的完整观测序列加复合窗函数的形式优化各周期的叠加权重,提升系统对实际工频噪声的抑制能力.对优化前后不同采样函数的谱特性及野外实测数据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较传统双极性同步采样方法具有更强的噪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54.
针对我国西南印度洋合同区热液硫化物矿快速、有效以及便捷地质勘探装备的要求,研发了由甲板控制系统、万米光电复合缆、仪器舱拖体和天线拖体组成的深海6000 m拖曳式瞬变电磁系统.为了便于拖体布放和快速发现异常,选择重叠回线收发装置类型;采用理论数值计算确定了在拖曳高度不大于50 m的前提下,观测1~100ms窗范围内的二次场响应,可以发现近海底深海热液硫化物矿堆;另外,通过不同拖延深度海上试验,研究了拖曳深度对瞬变电磁的影响规律及仪器性能.大洋第30航次第二航段在西南印度洋脊热液区,应用该系统发现了明显的瞬变电磁异常.印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通过测量介质品质因子来开展大同窗附近测震台站记录P波衰减频散特征的研究,并分析大同窗近场区和外围区震例前后的变化。对山自皂台记录的2001年以来大同窗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区3次和外围区6次地震前,介质品质因子显示超出1倍均方差的高值变化特征,震后逐渐恢复到背景起伏状态;与大同窗传统的频次指标相比,介质品质因子的映震效果更好;阳原台的结果表明,仅近场区1次和外围区2次地震前,介质品质因子显示超出1倍均方差的高值变化特征,且有虚报、漏报。所处地质构造位置不同、传播路径介质差异可能是引起上述两个台站附近介质品质因子的地震对应效果明显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6.
西太平洋中部地区是西太平洋板块边缘沟-弧-盆体系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其地质特征与构造演化一直是地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开展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研究对于认识该区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采用滑动窗口导纳技术,并在挠曲模型中考虑了表面荷载和内部荷载同时存在的情况,计算得到该区域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的Te值整体上为0~50 km,其变化基本上与构造单元相吻合,且与主要的构造边界密切相关。除海底火山具有相对较小的Te值(15~20 km)外,太平洋板块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岩石圈强度(25~30 km)。马里亚纳海沟和菲律宾海沟的岩石圈强度从外隆起到海沟方向表现为明显的减弱,表明岩石圈由外隆起向海沟发生了弱化。帕里西维拉海盆西部相较于东部具有较弱的岩石圈强度,这可能与海盆的非对称扩张有关。卡罗琳板块的岩石圈整体上表现为相对均一的低Te值特征(<15 km)。欧里皮克海隆、卡罗琳海岭和索罗尔海槽的Te值为3 km,这可能是强烈的火山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强震动记录H/V谱比法自提出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地震工程各研究领域中。但对数据处理的2个关键环节——Taper预处理及傅氏谱平滑未有详细研究。因此,本文针对强震动记录H/V谱比法计算涉及的重要数据处理过程,对四川地区19个强震动台站在汶川地震余震中获取的642组强震动记录开展研究。研究实例表明:S波H/V谱比振幅在周期 < 1s时高于全时程,论证计算H/V谱比时截取S波窗口的必要性;S波窗口的截断会引起傅里叶振幅谱的边瓣效应,若不加以处理,将显著影响低频部分H/V谱比结果,Taper预处理对于消除这种截断误差具有良好效果;在兼顾平滑效果及卓越周期识别准确度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带宽的Parzen窗试算,认为0.5Hz带宽宜用于傅里叶H/V谱比曲线平滑。  相似文献   
58.
DisTrad(Disaggregation procedure for radiometric surface temperature)模型是常用于遥感地表温度空间分辨率提升的主要模型之一。DisTrad模型常面向空间范围有限、地形相对平坦的研究区域,且常选用植被参数(如植被指数或植被覆盖度等)作为关键参数。然而在空间范围较大、地形起伏地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变异可能无法完全通过植被参数解释。本研究选取四川盆地及毗邻地区为研究区,通过模拟数据研究DisTrad模型在地形起伏区地表温度空间分辨率提升中的适用性。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等参数,采用滑动窗口逐步回归,将空间分辨率为6km的地表温度提升至空间分辨率为1km。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在平原及海拔较低的高原地区提升获得的地表温度空间分辨率具有较高精度,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5K左右;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RMSE为4K,验证了改进的模型提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济阳坳陷新生代主要生油岩系底界面温度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济阳坳陷千余口测温井的地温梯度数据和地层岩性描述、分层数据以及钻井资料,计算了该区各生油岩系底界面的温度。统计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大部分地带沙河街组地层底界面温度介于90~150℃之间,目前仍具有大量生油的温度条件,而在一些凸起地区和斜坡地带,该地层组段温度普遍小于90℃,未能达到生油的温度指标;孔店组地层也具有一定的生油温度条件。研究表明,地层温度与地层界面埋深密切相关,温度随界面埋深的增大而升高,沉积厚度大的凹陷带界面温度大于沉积厚度小的凸起区或斜坡地带,说明地层界面埋深是决定地温高低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地温梯度对地层界面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0.
唐山老震区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理校正唐山长时间地震序列数据,用基于时空ETAS模型的随机除丛法,分析1976年唐山长时间地震序列的活动特点,发现唐山老震区1992年后进入余震活动的晚期阶段,目前地震活动未完全恢复到背景地震的水平。用频度和应变能两种不同的异常指标分析唐山老震区作为“余震窗口”对中强震的指示意义,发现唐山余震窗口的早期阶段(1980-1986年),频次作异常指标映震效果较好,晚期阶段(1992-2010年),应变能作为异常指标映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