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67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68篇
地球物理   276篇
地质学   1575篇
海洋学   77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研究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的活动特征,利用双差定位法对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2009-01~2018-09中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基于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研究区域3.5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地震活动沿断裂带分段特征明显,在101°E附近地震沿阿万仓断裂分布,近10 a来玛沁至若尔盖的地震空区现象还在持续;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2~30 km范围内;研究区域主压应力为NEE向,主张应力为NNW向。研究结果为东昆仑断裂玛沁-玛曲段因受阿万仓断裂的吸收转换导致在玛沁-玛曲段滑动速率减弱的结论提供了地震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2.
天山0.9Ga新元古代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山造山带的中天山隆起带中广泛出露着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获得了东天山星星峡和西天山温泉地区片麻状花岗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942±7)Ma(2σ)和(919±6)Ma(2σ)。这些花岗岩以特有的粗粒、巨大的眼球状片麻结构为特征。主元素数据表明它们属于过铝质的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170%)、高K2O+Na2O(7%~≥8%),且K2O〉Na2O。这些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具不同的REE含量,但它们有近于平行的REE分布曲线和明显的Eu负异常,同时代的星星峡混合岩具有较高的REE含量,明显富集LREE。它们的微量元素蛛网图几乎完全相同,均有明显的Nb、Sr、Ti、P负异常。基于Nd同位素组成研究,其εNd(t)在-4至-0之间,Nd模式年龄tDM为2.0~1.6Ga。由于放射成因Sr同位素组成非常高,不可能得到精确有意义的Sr同位素初始值。上述特征均表明这些新元古代花岗岩形成于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由古元古代地壳重熔并经历了高度的结晶分异作用而形成。综合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天山各地段,诸如温泉、赛里木湖以东、拉尔敦达坂、巴仑台和星星峡等地区较为可靠的锆石U—Pb年龄数据,我们认为天山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主要形成于960-910Ma。结合塔里木盆地周边古老地块年龄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在早新元古代时期塔里木周边和天山的古老地块可能曾组成Rodinia超大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93.
西天山那拉提地区发育强烈的古生代花岗岩浆活动,依据野外地质特征和形成时代,将该区花岗岩分为早古生代—晚泥盆世花岗岩和石炭纪花岗岩两类。前者变形较强,发育弱的片麻理构造,岩石类型主体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揭示其形成时代为366~485Ma,εHf(t)和t2DM的研究揭示花岗岩主要有3种来源:一是t2DM介于1.2~1.6Ga的中元古代地壳源区;二是t2DM介于0.7~1.6Ga的中新元古代地壳混合源区;三是t2DM与岩石形成年龄接近或略大的以亏损地幔新生地壳为主的地壳源区。后者变形很弱,LA-ICPMS锆石U-Pb定年揭示其形成时代为320~352Ma。晚泥盆世—石炭纪花岗岩主要源区亦有3种:一是t2DM介于1.0~1.7Ga的中新元古代混合源区;二是t2DM约为0.4Ga左右的早古生代新生地壳源区;三是早石炭世早期与岩浆形成年龄一致的亏损地幔和古老地壳混合源区。那拉提早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当εHf(t)为最高的正值时(14.21),其t2DM与岩石形成年龄一致,表明在349Ma时存在一次地幔物质的加入。综合西天山地区区域地质演化和花岗岩的野外地质特征、时代格架、锆石Hf同位素揭示的源区特征,认为那拉提地区现划分的古元古代地层中存在0.7~0.8Ga、1.6~1.8Ga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石炭纪花岗岩为碰撞后大陆伸展作用的产物,早石炭世大规模地幔物质的加入代表了大陆伸展作用的强烈发育期。  相似文献   
994.
东天山图拉尔根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产出一种不常见的硫化物珠滴状构造。这些硫化物珠滴粒度在5~20mm左右,是由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物矿物组成的斑杂状硫化物集合体。野外观察发现硫化物珠滴具有各种几何形态,产出在稀疏浸染状硫化物和无矿化的辉石岩之间的部位。对图拉尔根杂岩体中发育的24个硫化物珠滴的统计结果显示,平缓厚层状矿化部位的硫化物珠滴呈水平方向拉长,陡倾薄层状矿化部位的硫化物珠滴呈陡倾拉长,珠滴的拉长方向和矿体的延伸方向一致。这表明在含矿母岩浆上升就位到中上地壳的过程中,硫化物珠滴受到熔浆流动的控制,因而其形态可以很好地指示通道式成矿硫化物熔体运动的方向。 硫化物珠滴的矿相学和电子探针数据表明其具有向地性特征,即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先结晶,沉淀在下部; 珠滴上部为后结晶的黄铜矿和其它富铜硫化物。这种元素分布可能对贯入块状硫化物矿石同样适用。碲化物和铋化物在硫化物珠滴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在早结晶的浸染状硫化物中的含量,表明富Te和Bi等元素及挥发份的熔体是在岩浆演化后期开始富集结晶的。  相似文献   
995.
李继磊  钱青  高俊  苏文  张喜  刘新  江拓 《岩石学报》2010,26(10):2913-2924
西天山昭苏东南部阿登套地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主要由玄武质安山岩组成,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稀土元素高度分馏的特征。这些玄武安山岩被一些钾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脉体侵入。钾长花岗岩脉为准铝质,含有较高的Na2O+K2O、轻稀土元素、Zr、Nb、Y含量和较高的FeOT/MgO及Ga/Al比值。两类花岗岩均亏损Ba、Sr、P、Ti和Eu。钾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给出的Laser-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54.2±2.3Ma和339.5±2.3Ma,表明其围岩即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不晚于早石炭世早期。综合野外地质观察、区域地质构造以及上述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时代,我们认为西天山昭苏南部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及侵入其中的早石炭世A型花岗岩脉可能形成于活动陆缘弧后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996.
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倍受地质界关注,久有泥盆纪晚期或石炭纪初期,石炭纪晚期以及二叠纪期间3种分歧。由残余盆地恢复原型盆地,是造山带古洋盆恢复的基础,钙碱系列火成岩可作为古洋盆恢复的重要证据。伊宁地块石炭纪的残余盆地沉积记录、火山岩建造、侵入岩特征、化石组合及古生物地理区系分布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及构造变形特征等新成果证实,以区内阿克沙克组与伊什基里克组间广泛而明显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鄯善运动)为界,下石炭统钙碱性系列火山岩-沉积地层组合发育复杂的不协调褶曲,尖棱褶皱,强烈的揉皱和区域性韧性断层,产出于南方型热带-亚热带古生物地理区系,为区域性挤压构造体制下的岛弧-弧后盆地建造,是塔里木板块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上石炭统碱性系列双峰式火山岩及沉积地层组合则是典型的北方型温带古生物地理区的大陆裂谷火山-沉积建造,构造变形极弱,形成于区域性伸展构造环境,是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缝合后的陆内建造。基于这些新的资料和分析,天山古洋盆的关闭时限是早石炭世晚期。  相似文献   
997.
新疆西南天山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是西南天山地区的典型矿床。矿床以晚古生代碳酸盐岩-碎屑岩为容矿岩石,矿体呈板状、层状、似层状产于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上岩性段灰岩层位中,宏观及微观现象均显示后生成矿特点,围岩蚀变较弱。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少量黄铜矿,脉石矿物以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石英为主。黄铁矿Co/Ni比值<1,指示其成因与盆地流体相关,闪锌矿浅色、贫铁〔w(Fe) 0.652%~1.797%〕,反映中低温成矿。矿石中热液方解石、白云石δ13CV-PDB=-1.9‰~2.6‰,δ18OV-SMOW=22.41‰~24.67‰,流体包裹体δDV-SMOW=-102‰ ~ -77‰,平衡流体δ18OH2O V-SMOW=9.97‰~13.35‰,反映成矿流体主要为盆地中的封存水,而其中的碳主要来源于围岩碳酸盐岩。矿石中硫化物δ34S值多数集中于16‰~24‰,指示硫来源于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7.847~18.173、15.586~15.873、37.997~38.905,与围岩碳酸盐岩地层具有可比性,而明显不同于矿床附近二叠纪侵入岩体,指示围岩提供了成矿物质。铅同位素组成和相关参数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作者认为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是造山期逆冲推覆作用使盆地流体大规模活化、运移形成的MVT型矿床。  相似文献   
998.
东天山石炭纪企鹅山群火山岩岩石成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土屋矿区南北大沟企鹅山群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主要为拉斑系列,少量为钙碱系列;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稀土、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点揭示:该火山岩系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其源区主要为软流圈地幔,同时有岩石圈地幔源组分卷入,酸性岩浆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利用天山及周边地区大气含水量序列的方差值和降水转化率,分析了天山地区空中水资源的稳定性和可开发性,结果表明:天山山区大气含水量的稳定性与大气含水量多少有密切关系,大气含水量低的地区,水资源稳定,而大气含水量高的地区,水资源不稳定。夏季是四季中方差最大的季节,稳定性较差;冬季是大气含水量方差最低的季节,特别是山区大气含水量稳定,秋季略高于春季。天山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大气含水量方差明显要小,而中部地区的较大,这主要是由控制风带的强弱及水汽输送决定的。大气含水量的稳定性和海拔成反相关关系,这主要与水汽凝结的高度有关。地形高度变化和降水转化率密切相关,随海拔高度上升,降水转化率增大,降水转化率在2000m左右形成一个高值,天山山区年降水转化率最大,伊犁河谷冬季降水转化率最大。  相似文献   
1000.
大陆古海洋学是指现代大陆上已消失了的古海洋研究,也可称为造山带古海洋学。实践表明,传统方法无法恢复大陆古海洋;因为造山带古海洋内部已经失序和移位。它的工作方法以反序研究方法为主,从现存的岩石组合(块)的物态、时态(时序)、相态(相序)、位态(位序)和变形、变质调查入手,追寻其原始生成环境、时空结构和变位、变形和变质历程,尽可能还原其本来面目。本文以东昆仑中段纳赤台岩群蛇绿混杂岩构造古地理的恢复为例,指出反序法最具针对性,是大陆古海洋研究不可缺少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