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3篇
  免费   1832篇
  国内免费   1492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445篇
地球物理   551篇
地质学   4323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02篇
自然地理   74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藏东八宿地区泛非期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卡穷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出露于藏东八宿县同卡地区,是藏东地区首次发现的泛非期花岗岩.卡穷微陆块呈岩片状夹持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卡穷岩群构成卡穷微陆块的主体,卡穷岩群是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退变榴辉岩等组成的构造地质体.卡穷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获得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507Ma±10Ma,为泛非事件的岩浆活动记录,进一步证实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以南是泛非期基底,为解决青藏高原南部的构造演化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62.
藏东吉塘地区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察雅县吉塘镇澜沧江以西的酉西和泄巴发现冰海杂砾岩,是藏东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东首次发现的冈瓦纳相沉积岩,基本特征与青藏高原南部的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相同,而吉塘镇澜沧江以东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与古生物则是典型扬子型的。冰海杂砾岩的分布范围大致代表冈瓦纳大陆塔尔切尔冰期影响的空间,并具有时代对比价值。这些资料可能说明一个事实,藏东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大陆的东部边界为北澜沧江断裂带。  相似文献   
63.
冀北榆树沟煤矿区褐煤地下气化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冀北沽源县榆树沟煤矿白芈系青石砬组含煤地层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仵该矿区进行煤炭地下气化是可行的。研究区构造简单,为一轴向近东西向的舒缓向斜,主要煤层厚度大,最大平均厚度为24.31m。可采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炭质泥岩,尤其是煤系上覆的“三趾马红土”层,对气体有良好的圈闭作用。由于褐煤的灰分含量高,26%~49.03%,地下气化时对煤层顶板影响小,主要煤层埋藏浅200—300m,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诸多因素分析认为该矿区适合进行褐煤地下气化开采。  相似文献   
64.
在晚侏罗世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之初出现了区域性隆起,全区缺失上侏罗统沉积。在早白垩世早期,出现了区域性的伸展活动,断陷盆地形成,克拉通南、北缘伸展活动最强,北部燕山构造带以出现变质核杂岩为特征,南部出现宽裂谷型盆地。早白垩世中期华北克拉通东部普遍出现了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早白垩世晚期克拉通上以出现窄裂谷型盆地为特征,沿北北东走向的郯庐断裂带断陷活动最强。这些断陷盆地的演化过程揭示,经历地表抬升后,克拉通破坏之初的岩石圈热而弱,从而形成变质核杂岩或宽裂谷型盆地。这期间的破坏强度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受控于早期岩石圈地幔的结构。经过早白垩世中期的大量岩浆活动之后,早白垩世晚期克拉通岩石圈温度降低、强度变大,从而利用早期大型断裂构造形成窄裂谷型盆地。这现象支持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的岩石圈减薄是以逐渐拆沉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65.
成矿理论与勘探实践证明,东部一些老矿由于勘探深度、范围的限制以及认识上的局限,在矿区深部、周边仍有一些矿未能发现和查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具有找矿潜力;而寻找西部新的煤炭资源是国家“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需要。针对中国东西部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勘探目标,其地震勘探野外施工方法及资料处理原则有所差异;而资料解释在东部以查明地层赋存形态、煤层赋存范围、构造发育特征为主,西部则以寻找煤系地层波阻抗差异明显、连续性好的反射波组为解释重点。地震勘探技术在中国东西部的二个典型地震时间剖面佐证了其在深部找矿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6.
初论地幔热柱与成矿——以冀西北金银多金属成矿区为例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作者通过对冀两北金、银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规律和物探航磁、重力及遥感信息的综合研究,提出冀西北地区存在一个超越内蒙地轴与燕山褶皱带两个不同历史大地构造单元之上的中生代地幔热柱构造。文中例举了地幔热梓构造标志特征,探讨了地幔热柱构造地质作用(超变质作用、岩浆作用、成矿作用)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建立了地幔热柱构造的壳幔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7.
Deep seismic sounding in the region of the Mirnyi kimberlite field indicates that the boundary velocity of the uppermost mantle is elevated (v b=8.6–8.8 km/sec) and extremely variable near the Mir kimberlite pipe. These velocity heterogeneities are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the kimberlite magmatism and may be useful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other kimberlite fields.  相似文献   
68.
安徽董岭花岗岩类的构造特征及侵位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怀宁董岭花岗岩类底辟滑覆构造体系是长江中下游地域独特的构造形式。花岗岩底辟构造是在中生代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碰撞背景下通过气球膨胀机制侵位至盖层内(燕山期),形成了围绕董岭几何中心的环状或半环状接触变质和韧性变形岩块。该花岗岩类其内部变形明显,岩相分带、分期清晰,围岩顶盖保存完好,围岩变质均匀,变形强烈,滑覆断层发育,糜棱岩典型等为特征,是一个罕见的盖层中花岗岩类底辟构造。后期在其北侧和东侧被月山—白子山冲断岩块所超覆。  相似文献   
69.
四川木里耳泽岩溶型金矿床形成条件和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明华  阳正熙 《地质科学》1995,30(4):363-373
四川本里耳泽金-菱铁矿建造矿床,赋存于上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层中,矿化受古岩溶的严格控制,组成矿石的基本矿物为菱铁矿,金不均匀地分布于菱铁矿矿体内。成矿溶液来自加热的循环地下水。成矿过程分为早阶段和中-晚阶段。成矿温度为156-210℃,成矿深度小于1km.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成矿热液呈碱性和弱还原性,贫硫,含中等盐度。矿床形成时的地质构造环境较稳定。这是我国仅见的一种特殊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70.
贵州中三叠统烂泥沟金矿有机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忠  刘铁兵 《地质科学》1995,30(3):283-290
烂泥沟金矿是以浊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微细浸染型金矿。有机岩石学分析表明,矿石与围岩中干酪根类型无明显差别,同属腐泥-腐植型。与围岩相比,矿石中干酪根成熟度(R0=2.74%-3.06%)和含金性(6.15-24.8μg/g)均较高;干酪根总含金量在全岩中所占的比例是围岩高于矿石。氯仿沥青“A”的检测说明,矿石样品中可溶性有机质形成于强还原和高盐度环境,沥青质和含硫有机化合物发育。研究认为,干酪根含金性与碳的活化有关;不饱和的有机基因对金的动一定转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