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21.
结构偏心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本文对基础隔震偏心结构在不同场地上的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上部结构偏心、隔震层偏心、场地条件等因素对于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选取了能反映结构偏心特性的参数,以便将分析各因素对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转化为分析参数的影响。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与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实际工程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2.
镶齿滚刀及滚刀钻头嵌岩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三牛  佟功喜 《探矿工程》2003,30(4):35-37,58
根据大口径嵌岩桩施工的需要,研制了镶齿滚刀及滚刀钻头,介绍了镶齿滚刀硬质合金齿的选择、布置,镶齿及密封技术,滚刀钻头的结构设计及钻进参数的确定。经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3.
Summar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esting methods used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utter forces on a Boretec DS 1.6 boring machine during field boring in ?sp? Hard Rock Laboratory. Two button cutters, one front cutter and one gauge cutter, were used in the field measurements. A total of 6 strain gauges were bonded on the shaft of each cutter. And each group of two gauges was used to measure a one-orthogonal cutter force component, i.e. the normal force, tangential force, and side force,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cutter forces successfully, a telemetry system composed of a transmitter and a receiver was employed to transfer the signals from the strain gauges to a computer.  A three-direction-loading system was employed in the laboratory calibration so as to solve the force-coupling problem appearing in the cutter force measurements. Correspondingly, a mathematical treatment of the force-coupling problem was performed. Then, by means of the established testing system, which was proved successful in the laboratory, the normal force, tangential force, and side force of the two button cutters on the boring machine were measured in the field. In addition, the penetration rate, thrust, and rotation speed of the boring machine were also recorded in the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A force-coupling phenomenon really exists and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2) All three directional force components always show quite a high peak value every few seconds. (3) The cutter forces of the front cutter are always much larger than the respective cutter forces of the gauge cutter. Moreover, as expected, the normal force of each cutter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tangential force and side force of the cutter in question. Received October 5, 2001; accepted June 25, 2002;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19, 2002  相似文献   
124.
基于剪切与张拉破岩机制,提出拉剪综合失效机制假设;建立了非协同切削与协同切削体积模型,推导了协同切削模式的滚刀比能耗理论模型;通过离散元仿真得到滚刀侵入岩石裂纹长度与贯入度的映射关系;推导出滚刀最优刀间距理论公式;以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回转切削试验台为基础,水泥模拟料为切削对象,通过多次压痕试验得到滚刀贯入度和岩石裂纹长度的趋势曲线,验证了仿真结果;通过滚刀滚动破岩进行了12组不同贯入度与刀间距的物理切削试验,统计滚刀做功与岩石破碎体积,拟合得到比能耗关系曲线,验证了最优刀间距理论公式的结论。研究表明:TBM滚刀最优刀间距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岩石特性与滚刀结构特性,适应性较广泛;刀间距超过滚刀协同工作距离时,滚刀破岩以剪切破碎为主;刀间距小于2倍岩石裂纹长度时,张拉破碎的影响更加明显;随着贯入度的增加,最优刀间距逐渐增大,而最优滚刀间距S与贯入度P之比(S/P)值则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5.
盘形滚刀破岩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青  李建芳  夏毅敏  徐孜军  朱逸  张佳 《岩土力学》2013,34(9):2707-2714
为了研究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盘形滚刀的破岩过程以及盘形滚刀的结构参数(刀刃宽、刀刃角)对滚刀破岩特性的影响,利用离散元方法建立岩石与盘形滚刀的二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滚刀侵入岩石过程中贯入度、切削力以及裂纹数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得到滚刀结构参数与岩石破碎特性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纹的扩展与滚刀受到的切削力密切相关;破岩过程中切削力先增大后减小的循环模式,证实了岩石跃进破碎特性。在盘形滚刀作用下,岩石中的应力是向下、向四周无限扩展的对称的应力泡。滚刀刀刃作用区域,应力值最高,随着滚刀贯入度增加,最大应力减小;远离滚刀刀刃区域,应力呈应力泡形式逐层降低至0。选择滚刀刀刃宽在10~15 mm之间,既避免滚刀受到的推力过大,又能提高滚刀的破岩效率;岩石破碎以滚刀刀刃下方向下发展裂纹的扩展为主,刀刃角在10°~20°之间,既能减少滚刀的磨损又能提高破岩效率。  相似文献   
126.
为了验证提出的新型筒式自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telescopic recentering shape memory al-loy damper,TRSMAD)对结构平动-扭转耦联振动反应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偏心结构消能减震体系的振动台试验。设计了一个1/4缩尺的三层两跨单向偏心的钢框架模型,将提出的新型SMA阻尼器安装在结构底层的一侧,通过振动台分别对无控条件下和装有阻尼器的有控条件下的结构反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在各地震波作用下,TRSMAD对结构的平动反应有很好控制效果,而对结构各层扭转角位移的控制效果稍低;(2)不同地震波下的控制效果有所不同:对结构的平动位移而言,天津波的减震率最高,El Centro波次之,最后为Taft波;对结构扭转角的控制,平均而言,除了天津波作用下第二层为特例外,对El Centro波的减震效果最好,其次为Taft波,最后为天津波;(3)同一地震波下,阻尼器对结构模型一层的位移控制效果较其他层为优。  相似文献   
127.
为了研究岩体节理参数(节理间距和节理倾角)对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盘形滚刀破岩效果的影响,对实际条件进行简化,在改进的试验装置上进行压头作用下相似材料的变形、破坏试验。采集整个加载过程中压头的侵入深度和荷载数据,并采用相机实时拍摄,获得试件表面破坏的发展过程以及最终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当节理倾角一定时,随着节理间距增大,达到跃进点的贯入荷载值增加,侵入功以及主裂纹扩展能量也都呈增大趋势,当 =0°、90°时,抗侵入系数基本一致,当 = 30°、60°时,抗侵入系数逐渐增大。当节理间距一定时,随着 角度的增加,跃进点荷载、抗侵入系数、侵入功以及主裂纹扩展能量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在 =30°时,各值都为最小值。根据试件破坏后形态分析发现,节理的空间特征对裂纹扩展模式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破坏区域的形成也有明显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8.
对两个1/6缩尺的开洞核心筒结构模型进行了偏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其中包括一个普通开洞混凝土核心筒和一个内藏钢桁架开洞混凝土组合核心筒。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两个试件的承载力、刚度、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破坏特征以及抗震机理。试验研究表明,在偏心水平荷载作用下,内藏钢桁架开洞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比普通开洞混凝土核心筒抗震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9.
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失效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宏伟  闫玉茹  胡群芳 《岩土力学》2009,30(8):2324-2330
通过对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失效的事故种类及原因的分析与总结,应用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对刀盘失效风险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刀盘面板、刀具和其他刀盘体系的故障树系统模型。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讨论了各项风险事故的潜在失效模式和影响因素。结合具体工程进行了应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研究有助于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刀盘的设计、施工的决策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0.
钟小春  林键  刘洪忠 《岩土力学》2006,27(Z2):821-824
土压平衡式盾构工法逐渐成为了城市地下隧道建设的主流方法,其刀盘扭矩相对于泥水加压式盾构机的刀盘扭矩大得多,已经成为了盾构工程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对于扭矩的计算大多采用经验估算的办法,存在过大的扭矩估算区间,由于施工经验的缺乏以及为了工程施工安全,不得不采用扭矩的上限值来进行盾构装配扭矩的设计,从而造成较大浪费。根据刀盘扭矩的形成机制,分别探讨各组成部分扭矩计算方法,综合后得到盾构机刀盘扭矩的计算力学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地铁盾构施工实例验证盾构刀盘扭矩计算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