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篇
  免费   2149篇
  国内免费   794篇
测绘学   231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557篇
地质学   3864篇
海洋学   305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钻探微机监测系统可随钻监测和记录9个钻进参数,绘制4~6条回次过程曲线,提示孔内情况,声光报警。在生产现场,操作者可根据显示的提示和曲线等信息,识别孔底地层变化情况,进行见矿预报,保证好的地质效果,该系统还可辅助操作者识别孔内烧钻,钻杆折断,岩心堵塞等异常工况,从而降低事故率,提高钻探效率。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所研制的DF-1型泡沫剂组分及性能;对泡沫泥浆钻进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得出的最优配方应用于现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泡沫泥浆的护壁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3.
阐述了桩后劈裂压浆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机理、使用设备、操作方法工艺参数和操作注意事项,并对劈裂压浆的压入量及压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4.
运用力学原理研制成功了复合片齿钎头和复合片齿整钎,并批量投入市场。该系列钎具凿岩速度、寿命和硬质合金片齿有效利用率均显著优于片状和球齿钎具。  相似文献   
105.
电法勘探的发展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继善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308-316
电法勘探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后,其方法理论、仪器设备、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文以方法理论的进展为主线,回顾、展望了目前电法勘探中几个重要而令人关注的研究焦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将会对21世纪的电法勘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朱燕 《内陆地震》2004,18(2):162-168
通过分析、比较1996--2003年喀什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新疆伽师及附近地区发生的多次6级地震的地磁前兆异常特征,发现在这几组地震活动过程中喀什地震台的地磁表现出不同的异常特征,说明与地震破裂特征有更深层次的相关性,且地磁响应比异常和总强度差值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站周围小范围的震源区介质电性结构的变化。巴楚-伽师6.8级地震前地磁异常特征并不十分突出,有别于1996—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前地磁异常量较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7.
支盘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支盘灌注桩受力机理的分析 ,结合郑州某工程支盘灌注桩试桩资料 ,利用不同的估算方法 ,对支盘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在圆形截面均匀配筋偏心受压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基本计算公式的基础之上 ,结合基坑工程中圆截面灌注桩的受力特点 ,推导了灌注桩均匀配筋计算的有关公式 ,并以此为基础 ,利用可视化编程软件Delphi 6 .0编写了相应的配筋计算程序。通过实际例证 ,表明该程序计算快捷且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9.
苏鲁造山带区域地壳山根结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徐纪人  赵志新 《岩石学报》2004,20(1):149-156
本利用苏鲁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的三维P波速度资料,详细对比研究了苏鲁与大别超高压变质带莫霍面深度和深部P波速度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尽管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都具有上地壳明显高速且上凸;中地壳增厚;下地壳埋藏较深且下凹等共同的P波速度结构特征,与大别地区相比较,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还存在着独特的区域性特征。从地貌上看,苏鲁地区山脉已经基本消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地壳厚度为32~33公里,深于其周围地区2~3公里,但是莫霍面下凹程度远不如大别地区,造山带地壳山根已逐步趋向消失。苏鲁地区上地壳P波速度高于大别,比其周围地区约快1~1.2km/s,有可能显示了该区有更多高速、高密度的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到上地壳与地表的岩石物性效果。大别造山带山脉依然存在,莫霍面下凹更明显,沿NWW向串状残留地壳山根最深为37~38公里,深于其周围地区3~4公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区域构造运动的作用,苏鲁大别造山带中的不同地段,在其造山、演化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别。苏鲁的造山运动起始虽略晚于大别,但结束的更快,比大别更早进入了造山运动的后期。分析促使苏鲁造山运动进程加速的主要构造原因可能有两点,郯庐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以及通过中国华北区域的大范围NW-SE向扩张应力场的影响。大区域构造背景加速了苏鲁造山带地表高山侵蚀过程的同时,随着山根浮力的不断减弱,地壳深部山根逐渐趋向消失。地壳速度结构特征有可能反映了苏鲁造山带的地壳山根随着地表山脉的侵蚀而减弱,趋向消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0.
水泥搅拌桩与锚杆组合支护结构的力学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剑豪  陈振建  方家强 《岩土力学》2004,25(Z2):265-270
水泥搅拌桩--锚杆组合支护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组合支护结构,笔者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各相关力学参数研究,分析了该组合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及变形性态.通过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表明本文所得结论对该组合支护结构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