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9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进行了9个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新型框架节点的抗震试验。研究了轴压比和核心区箍筋间距对新型节点承载能力、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UHTCC节点出现了大量裂缝间距仅为1mm左右的微细斜向裂缝,节点的开裂荷载和抗剪承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UHTCC材料可降低甚至消除节点核芯区箍筋的用量。在试验基础上,对UHTCC新型框架节点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值和试验结果总体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2.
王瑞红  李建林  蒋昱州  王宇 《岩土力学》2012,33(11):3257-3262
节理对卸荷条件下岩体的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通过含2条不同间距预制断续节理岩体的三轴卸荷破坏试验,研究了节理岩体在卸荷应力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征、强度、变形特征、破坏规律及节理间距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完整岩体,节理岩体卸荷破坏时从峰值强度跌落至残余强度过程中轴向应变较大,为完整岩体的3~4倍,岩体破坏时极限强度明显低于完整岩体,脆性特征不如完整岩体明显;节理岩体卸荷破坏时,变形模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其降低程度是同条件下完整岩体的6~7倍,节理间距越大,变形模量降低程度越大;与含预制节理岩样三轴加载试验结果相比,节理岩体卸荷条件下破坏程度更为强烈,除剪切破裂面外,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分布的不同级别的张性裂隙非常发育,预制节理的间距对岩体破坏形态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3.
史玲  蔡美峰 《岩土力学》2012,33(3):739-744
节理在固定法向压力刚度(CNS)条件下的剪切过程比较复杂,剪切中由于剪胀的存在使得法向压力增大,而法向压力的增加又限制了剪胀的发生。根据CNS剪切过程中某一瞬时状态下法向压应力大小,以节理在该法向压应力下法向剪胀位移与剪切位移的关系为基础,建立一个楔形物理模型。通过循环迭代求得CNS剪切过程中每一步的法向压应力值,进而得到整个过程的剪切应力值。通过该模型,讨论了节理各参数对CNS剪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剪切应力值受法向压应力刚度与节理法向变形参数共同协调控制(包括单轴压缩变形及剪胀角的磨损),节理在剪切过程中越不易发生压缩变形,其剪切应力值越大。  相似文献   
104.
朱小明  李海波  刘博 《岩土力学》2014,299(2):371-379
利用人工材料浇注含二阶起伏体的模拟岩石节理试样,进行常法向荷载循环剪切试验,研究节理剪切力学特性在循环剪切过程中的劣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二阶起伏体对节理循环剪切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剪切强度、剪切刚度、剪胀角随剪切循环次数增大而衰减,衰减趋势随着二阶起伏度的增大而加快;法向应力、二阶起伏度较大时,二阶起伏体对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1轮剪切循环中,在随后的剪切循环中影响不明显;法向应力、二阶起伏度较小时,二阶起伏体的影响在前几轮循环剪切过程中均有较清晰的体现。基于Hertz接触力学理论,提出了节理面微凸体球面接触细观模型,揭示了节理循环剪切宏观试验现象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5.
借助新型声发射观测系统,对两种构造活动模式转变对b值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 第一个实验通过改变加载方向使构造活动模式从挤压型雁列变为拉张型雁列, 得出前一阶段b值比后一阶段要高; 第二个实验通过持续加载使拉张型雁列变为拐折断层, 与第一个实验类似, 前一阶段b值比后一阶段要高. 说明b值可能蕴含有构造活动模式的某些特征, 有可能成为分析区域构造活动模式的一种新手段.    相似文献   
106.
Overcoming Squeezing in the Yacambú-Quibor Tunnel,Venezuela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Summary  The 5 m diameter 23.3 km long Yacambú-Quibor tunnel is designed to carry water through the Andes from the Yacambú dam in the wet tropical Orinoco basin to the semi-arid but fertile Quibor basin in western Venezuela. The tunnel is excavated in silicified and graphitic phyllites at depths of up to 1270 m below surface and extreme squeezing problems have been encountered. Construction involved 8 contracts extending over 32 years with breakthrough being achieved in July 2008. Several excavation methods and various lining designs were used over the years until the adoption of yielding support permitted the Owner and the Contractor to agree that only a circular section would be used and emphasis was placed on developing a routine construction procedure, irrespective of the rock conditions encountered at the face.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of the rock engineering issues that were fac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tunnel. Correspondence: E. Hoek, Consulting Engineer, Vancouver, Canada  相似文献   
107.
翟明磊  郭保华  李冰洋  焦峰 《岩土力学》2018,39(8):2865-2872
为分析岩石节理在剪切加载-蠕变-卸载下的能量演化与变形特征,利用GCTS(RDS?200型)岩石剪切测试系统对人工劈裂岩石节理进行分级剪切加载-蠕变-卸载试验。结果表明:在法向应力小于6.5 MPa和大于7.8 MPa时,滞回环面积与循环级数分别符合线性和指数关系;总变形能和弹性变形能与法向应力呈正相关,与循环级数呈指数关系;塑性变形能与循环级数和法向载荷呈正相关。各级剪切应力加载终止时的剪切位移外包络线与直剪应力-位移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具有加速上升段、匀速上升段和匀速下降段;累积剪切塑性变形随循环级数增加而增大,但增大速率逐渐变慢;各级剪切加、卸载曲线均能以剪切滑移点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剪切失稳前,加、卸载阶段的法向位移-剪切应力曲线出现在上一循环前方,循环剪切加载和(或)蠕变结束时的累积法向变形出现从增加到减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8.
针对柱状节理岩体的构造特性,采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制作出具有不同柱体倾角且含有横向节理分布的柱状节理岩体模型,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柱体倾角和横向节理对岩体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峰值强度和变形模量随柱体倾角变化曲线均近似为U形,并体现出典型的各向异性特征;随着柱体倾角的变化,试样单轴压缩破坏模式可分为垂直于柱体轴向的劈裂破坏、沿纵向节理面的剪切滑移破坏、滑移破坏与劈裂破坏同时发生的复合破坏和平行于柱体轴向的劈裂破坏4类;横向节理的存在降低了柱状节理岩体沿柱轴方向的完整性,并影响了劈裂破坏裂纹的分布与扩展,因此,横向节理切割柱体是影响柱状节理岩体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9.
雁行式断裂构造的形成及其断裂力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辉明 《地球科学》1992,17(1):25-30
  相似文献   
110.
山东汤头断层全新世右旋走向滑动的新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娃利  刘仲温 《地震地质》1991,13(2):147-151,T001
汤头断层的断层陡坎长36公里,坎高1至3米,东升西降。断层陡坎与白垩系砂岩和太古界片麻岩之间的断层位置大致吻合。汤头断层居泉庄处,长1.1公里范围内,有12条近东西向冲沟被三条左阶羽列断层右旋扭错,出现冲沟直角扭曲及断头断尾现象,扭错距离3至25米。断层的扭错量中间大,两端小。位于一冲沟水平扭错处距现今沟底2米处淤泥层的发现,表明该断层的最新走滑活动发生在距今3681年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