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336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634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根据1993年我国28个台站地面及高空气象要素资料,拟合出这28个台站所在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同地面湿度参量(地面水汽压、地面露点)关系的经验表达式,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地理纬度ψ和海拔高度H两个参量,将经验系数参数化,建立起由地面湿度参量计算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经验计算模式.另外还拟合出这些地区整层大气有效水汽含量同可降水量关系的经验表达式,提出一个先由地面湿度参量计算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再由此计算出整层大气有效水汽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水泥—丙烯酸盐复合浆液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水泥-丙烯酸盐复合浆液是在丙烯酸盐浆液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复合浆液,它既保留了丙烯酸盐浆液流动性好,固结体弹性好的优点,又大幅度地提高了浆液的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因此在注浆时可以带来良好的综合灌注效果,还对复合浆液的粘度和强度进行了试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3.
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与抗剪强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孔隙土的存在状态出发,探讨了吸力的两种不同作用效果与非饱和形态的关系,从理论上论证了Bishop公式的正确性澄清了多年来一个基本概念上的误解。用新的观点阐述了非饱和土中抗剪强度分布不均匀及浸水湿陷的原因;同时还对Fredlund和卢肇钧提出的抗剪强度理论及参数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种抗剪强度理论在理论上都是相同的,其区别仅在于确定由吸力产生的那部分有效应力时采用的参数和测试 方法不同。为今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研究从理论转向实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空间统计学的空间数据窗口大小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提出基于空间统计学的方法来确定空间数据窗口大小,实例证明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对海底照片成像不均匀光照进行纠正的思路和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5.
利用9个国际纬度观测站的平纬长期变化序列,重新讨论并估计了平极的长期漂移,得到漂移的平均速率为(3.356“±0.142”)×l0-3/a,方向为西经78.7°±2.5°.进一步基于最新的ICE-4G冰期后地壳反弹模型,采用地球上8个冰盖的冰融参数,估计了理论的平极长期漂移方向为西经74.8°.由观测的平极长期漂移速率为约束,基于1066B地球模型,估计得到地球平均下地幔的黏性为vLM=(0.5-1.7)×1022Pa.s,表明vLM应具有近1022Pa.s量级,并认为地球平极的长期漂移很可能是由最近的21000年以来冰期后的地壳反弹所致.  相似文献   
106.
Very low to zero shallow dip angles are observed at several moderately young subduction zones with an active trenchward moving overriding plate.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latent heat for this situation, where mantle material is pushed through the major mantle phase transitions during shallow low-angle subduction below the overriding pl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uoyancy forces, arising from the latent heat effects, on the dynamics of the shallowly subducting slab is examined by numerical modeling. When a 32-Ma-old slab is overridden with 2.5 cm/yr by a continent, flat subduction occurs with a 4–5 cm/yr convergence rate. When latent heat is included in the model, forced downwellings cause a thermal anomaly and consequently thermal and phase buoyancy forces.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flat slab segment subducts horizontally about 350 km further and for about 11 Ma longer than in the case without latent heat, before it breaks through the 400-km phase transition. The style of subduction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mantle rheology: increasing the mantle viscosity by one order of magnitude can change the style of subduction from steep to shallow. Similarly, an overriding velocity of less than 1 cm/yr leads to steep subduction, which gradually changes to flat subduction when increasing the overriding velocity. However, these model parameters do not change the aforementioned effect of the latent heat, provided that low-angle subduction occurs. In all models latent heat resulted in a substantial increase of the flat slab length by 300–400 km. Varying the olivine–spinel transition Clapeyron slope γ from 1 to 6 MPa/K reveals a roughly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γ and the horizontal length of the slab.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conclude that buoyancy forces due to latent heat of phase transi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ow-angle subduction below an overriding plate.  相似文献   
107.
我国可降水量同地面水汽压关系的经验表达式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杨景梅  邱金桓 《大气科学》1996,20(5):620-626
本文根据1992~1993年全国20个台站地面及高空气象要素资料,拟合出各个站所在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有效水汽含量同地面水汽压之间的经验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可降水量和相应的地面水汽压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数值对应关系。仅利用地面水汽压计算出的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有效水汽含量,同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平均相对误差普遍小于15%。因此,这些经验关系式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ASIMPLIFIEDAPPROACHTOMODELING3DSEDIMENT-LADENTURBULENTFLOWSDonghuoZHOUandSamS.Y.WANGAbstract:A3-dnumericalmodelforsimulatings...  相似文献   
109.
110.
热液体系氢、氧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振胜  张理刚 《地质学报》1992,66(2):158-169
探讨了热液体系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其与水/岩交换同位素分馏的内在关系。有效W/R值是除温度条件外,另一控制蚀变岩石和热液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因素。此外还根据数个矿区成矿热液水和蚀变岩石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对水/岩交换和W/R值的应用及地质意义展开讨论。最后提出热液体系中大气降水和岩浆热液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演化模式简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