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326篇
地质学   529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5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连续变脉宽发送激电方波与自动变周期测量二次场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明  刘书森 《物探与化探》1998,22(6):465-469
介绍一种新的激电数据采集方式。该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次测量操作可同时获取极化二次场随时间衰减和随深度变化的信息,同时还讨论了实现该采集方式的仪器工作原理和信号测量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2.
The drift velocity of an auroral arc is compared with the component of F-region plasma velocity in the same direction for ten cases where the arc is seen to move steadily equatorward for several minutes without any major change in appearance or orientation. In most cases the two velocities are close, but on two occasions the drift velocity of the arc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plasma velocity. From the cases studied it appears that during the growth and recovery phase of the substorm cycle the arc moves with a velocity close to the convection velocity, but during the expansion phase this is not the case.  相似文献   
103.
张玉池 《矿产与地质》1998,12(6):421-426
直流电法主要有电阻率法(联合剖面法和电测深法)和充电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中,如地基勘察,水库涌水处理,矿山岩溶水测量等。直流电法能有效地圈定含水体的位置,确定其产状,特别是选择的方法组合应用效果更佳,为工程水文地质提供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大容山自动观测站2004年8月~2006年7月气象观测资料和容县气象站1958~2006年7月测风资料,对大容山的风能资源各参数进行了详细计算和分析,并结合预选风电场的地形地貌、交通运输、联网条件、环境保护等状况对大容山风能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大容山年平均风速为7.2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90.8W/m^2,其风能资源丰富,且交通运输、联网、工程地质等条件较好,可选择在坡度较小的山头或山腰建设风电场,预选风电场可布置750kW的风机45台,总装机容量约为34MW.  相似文献   
105.
Dispersion relation, resonant energy transferred, growth rate and marginal instability criteria for the electrostatic ion-cyclotron wave with general loss-cone distribution in low-β anisotropic, homogeneous plasma in the auroral acceleration region are discussed by investigating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charged particles. Effects of the parallel electric field, ion beam velocity, steepness of the loss-cone distribution and temperature anisotropy on resonant energy transferred and growth rate of the instability are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parallel electric field is to stabilize the wave and enhance the transverse acceleration of ions whereas the effect of steepness of loss-cone, ion beam velocity and the temperature anisotropy is to enhance the growth rate and decrease the transverse acceleration of ions. The steepness of the loss-cone also introduces a peak in the growth rate which shifts towards the lower side of the perpendicular wave number with the increasing steepness of the loss-cone.  相似文献   
106.
浅析高精度地图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对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任务的推进,作为其关键保障技术的高精度地图在近几年已经成为测绘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重点。针对当前高精度地图综述性理论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本文从高精度地图数据结构、数据生产和功能应用3个方面,对高精度地图相关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现状进行阐述和总结。从数据结构层面,高精度地图描述内容可划分为静态地图数据和动态地图数据,其中静态地图数据是当前制图的重点;考虑数据生产的层次性,分别对高精度地图的生产模式、生产流程和具体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专业部门指导结合众包是数据生产的基本特征;以自动驾驶中的匹配定位和导航规划为代表,总结了高精度地图在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最后,对高精度地图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Specimens of blue moki Latridopsis ciliaris (Forster in Bloch & Schneider, 1801) from New Zealand were shown to differ from specimens of copper moki Latridopsis forsteri (Castelnau, 1872) using two genetic methods—allozymes and muscle proteins. Allozyme techniques revealed fixed differences between blue and copper moki at 4 out of 15 loci. There was a genetic distance of 0.31–0.34 between population samples of the two colour morphs. The two morphs were also distinguished by iso‐electric focusing of muscle proteins. Meristic characters, counted in the specimens studied with genetic markers, revealed diagnostic markers in tubed lateral line scales and scales in the lower transverse ser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specimens of blue moki from New Zealand and copper moki from New Zealand and Tasmania are valid species.  相似文献   
108.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东高西低,西部延至长治盆地,矿区水系发育。主采3#煤层埋藏较浅,层位稳定。新生界不整合于下伏基岩之上,厚度变化较大,属典型的薄硬岩煤矿区。为准确提供矿区煤炭开采上限的地质依据,采用了综合勘探技术,其中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追踪新生界底面反射波及第四系"天窗"位置,利用直流电法与瞬变电磁法提供电性分层,并对其解释结果进行相互印证。勘探实例表明,三维地震勘探、电法勘探与钻探的综合运用不仅可解决薄硬岩煤矿区新生界厚度、含水层富水性及第四系缺失等问题,还可提供新生界含水层与基岩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制约因素等资料。  相似文献   
109.
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是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调控及效益定量评价提供依据。以辽西大黑山生态修复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Erdas Imagine遥感软件和ArcGIS技术平台,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转移矩阵等指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其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10 a间,耕地保持面积最大,其次是林地和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总面积比例分别减少了28.43%和44.32%,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交通、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总面积比例分别增加了83.68%、10.75%、21.07%和162.74%。2.2000—2005年,林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为12.42%,其次为未利用土地和草地;2005—2010年,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为24.82%,其次是草地、未利用土地和耕地。3.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和开发强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000—2005年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2005—2010年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入和转出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4.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变微地貌、减少地表坡度、提高植被盖度,在短时间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发生较大变化,是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主要城市地价重心迁移及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地价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和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从而影响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掌握城市地价的发展规律,根据城市地价及时调整制定相关政策,是政府对土地市场进行调控的关键。利用重心模型,在测算和分析2000-2012年49个主要城市的综合地价重心位置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驱动中国城市地价重心迁移的因素。结果显示,中国主要城市地价重心始终位于区域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但东西方向上的差异逐渐缩小,南北方向上的差异则逐渐扩大,地价重心迁移轨迹可以分为3个阶段和1个突变年。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城市区位等因素驱动着城市地价重心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