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2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687篇
测绘学   852篇
大气科学   883篇
地球物理   655篇
地质学   1036篇
海洋学   419篇
天文学   529篇
综合类   226篇
自然地理   2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根据“七五”期间建立区域地震无线数据通信网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全国地震无线短波计算机通信网的技术方案。文中对通信网系统总体结构和组网方式、通信规程、系统功能和特点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通信网软件的设计方法和主要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992.
In this paper, the coefficients of Parkinson vectora, b and the in-phase partA r, Br and quadrature-phase partA i, Bi of transter function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wo kinds of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both method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All these six parameters above are low in value, showing that the electric structure in Heze area is rather uniform. It seems that the anomalous changes appeared in both results, and the values of parameters decrease before and after Heze earthquak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3, 113–120, 1991.  相似文献   
993.
次显微金在黄铁矿和石英中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纪良 《矿物岩石》1992,12(4):44-48
本文利用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附EDAX能谱仪,对夏杖子金矿床黄铁矿和石英中的次显微金进行研究,发现金常以粒径小于0.2μm的小圆球状及链状次显微金存在于黄铁矿和石英的微裂隙中。  相似文献   
994.
1988年9—11月西太平洋海区大气电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言穆弘  肖庆复 《高原气象》1990,9(4):395-404
本文利用西太平洋海区平均电场资料分析晴天和雷暴天气下地面电场特征。分析指出:雷暴下海面电场多正极性。极性通常与云顶温度有关,弱雷暴的云下部带正电荷。海洋雷暴闪电频数很低,且正闪多于负闪。分析又指出:晴天海面电场的脉动变化和近海面湍流活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利用电场峰值宽度和间隔来估算湍流尺度和间隔距离,和湍流活动的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5.
Electric resistance and emissions of hydrogen and radon isotopes of concrete (which is somewhat similar to fault-zone materials) under increasing uniaxial compression wer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to check whether they show any pre- and post-failure changes that may correspond to similar changes reported for earthquak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se parameters generally begin to increase when the applied stresses reach 20% to 90% of the corresponding failure stresses, probably due to the occurrence and growth of dilatant microcracks in the specimens. The prefailure changes have different patterns for different specimens, probably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microcracks. The resistance shows large co-failure increases, and the gas emissions show large post-failure increases. The post-failure increase of radon persists longer and stays at a higher level than that of hydrogen, suggesting a difference in the emission mechanisms for these two kinds of gases. The H2 increase may be mainly due to chemical reaction at the crack surfaces while they are fresh, whereas the Rn increases may be mainly the result of the increased emanation area of such surfac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onitoring of resistivity and gas emissions may be useful for predicting earthquakes and failure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996.
We have detected 1.1 mm continuum emission from 24 of 53 Herbig Ae/Be stars surveyed with the JCMT. Survival analysis shows that 1.1 mm luminosity is correlated with bolometric luminosity and with IRAS 25µm luminosity. For those stars that were also detected at 0.45 or 0.8 mm we find a typical flux dependence of the form S #x03BD; 3, which is steeper than that of most classical T Tauri stars.  相似文献   
997.
北半球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若干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北半球连续观测的40多条冰川物质平衡资料,分析了目前冰川物质平衡状态及影响它们的地形因互。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在区域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斯堪的纳维亚、落基山和天山地 区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在大多数时间内存在着对应联 系,而与阿尔卑斯山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向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998.
无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发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合理划定土地生态红线,可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山地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水系密布,土地利用破碎化,作为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域,是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关键地区。本文以山地区域村镇为例,运用GIS平台,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生态进行综合评价,据此划定刚性和弹性的土地生态红线。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包括坡度、植被覆盖度、水体、土壤类型和降水侵蚀力等5个指标;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指标包括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美学景观9个指标。义和镇的刚性生态红线内所包含的刚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43.90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44.34%。弹性生态红线包含的弹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9.18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29.47%。义和镇的生态红线范围主要包含东北部山地区域和南部水系丰富地区,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较高,同时也有较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对于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具有指引作用,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并可为构建生态文明安全格局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3.5中常用的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河南省3次典型强天气过程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微物理方案对过程降水的预报效果存在差异,随着模拟降水量级的增大,各方案之间的差异也随之增大。模拟效果相对较好的方案存在不确定性,在所选过程的模拟中没有哪种云微物理方案明显优于其他方案。相对地,WSM6类冰雹方案在所选的局地干、湿对流过程中能更合理地表现出强降水量级、范围及落区。对于"2007-07-29"卢氏暴雨过程,采用WSM6类冰雹方案的模拟效果最理想,WSM3方案模拟效果次之,Thompson和Lin方案的模拟效果最不理想。对于"2011-06-24"豫西局地强风雹过程,3种相对复杂的微物理方案模拟结果差别不大,相对地,WSM6类冰雹方案模拟效果优于其他方案的,Lin方案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差。"2006-06-25"豫西北飑线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各方案虽不能完美再现飑线的影响时间、范围及其结构特征,但每种方案均有其自身特点且能表现出部分细节特征。相比于WSM6类冰雹方案和Thompson方案,Lin方案模拟结果在影响时段、范围及飑线结构等方面表现得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00.
凝结潜热释放和地表热通量对一次飑线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2013年7月4—5日一次产生大风、短时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飑线过程进行数值试验,研究了凝结潜热释放和地表热通量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1)凝结潜热释放对飑线系统有重要的作用,对飑线发展维持、移动及成熟阶段的垂直结构都有着一定影响。(2)当飑线系统进入成熟阶段后,小尺度的积云对流中的凝结加热作用于中高层大气,加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而对流系统内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又导致凝结加热作用更强。(3)凝结加热作用极大地促进了飑线的低层入流、高层出流的垂直结构,以及系统前方中层入流和高层出流之间形成的间接垂直反环流,促进高空动能下传的同时,使系统前方对流不稳定性增加,新的对流单体易于触发。(4)潜热释放间接增强了对流内部的冷性下沉气流,进而加强了低层的阵风锋,使得新的对流单体能在飑锋处触发,飑线以新老对流单体交替的方式向前移动。(5)在高低空急流的垂直耦合促进飑线发展的同时,成熟阶段飑线中较强的凝结加热对高低层急流有反馈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种垂直耦合。(6)地表感热、潜热通量等边界层非绝热过程在对流系统的触发和发展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地表热通量在白天加强了对流边界层的湍流混合作用,由此产生的特征维持到了夜间,形成了适合飑线触发的层结条件。另外,在对流形成之前,与地表潜热通量相关的边界层加湿作用为对流的爆发贮存了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