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928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383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48篇
自然地理   2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多面函数拟合法已被应用于地壳垂直形变模型的分析中。本文利用这一曲面拟合理论研究了地壳水平形变模型,详细推导了相应的公式,为本方法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2.
在讨论测点高程平移法区域重力地改的精度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差概念,并推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即把测点高程平移法和节点高程插值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地改,通过理论模型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优于节点高程插值法和测点高程平移法。  相似文献   
93.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下一代VLBI观测系统(VGOS)的双线极化条纹拟合方法。现有的VLBI观测模式采用的是右圆极化(RCP),而VGOS系统采用的是双线极化。本文方法包括校正和组合条纹拟合两部分。校正部分选择一颗强源作为参考源,分别得到不同极化方式下的通道时延及相位校正数据,用于目标源的校正。组合条纹拟合部分将4种极化分量的可见度数据组合成伪Stokes分量,通过搜索差分星位角使伪Stokes分量的幅值达到最大,从而获得最终的时延观测量。与单极化条纹拟合相比,组合极化获得的条纹具有更高的信噪比(SNR)及更小的条纹相位弥散度。  相似文献   
94.
利用新近公布的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选取青藏高原北部及高原内、外流区域进行大尺度定量地貌分析。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地貌差异反映了它们在地貌演化上的阶段性。在高原北部的祁连山地区,局部地区绝对高程增加的同时,地势起伏反而变缓。这些地区水系的发育程度普遍较低,剥蚀物质往往只经过近距离的搬运仍滞留在逆冲褶皱带内,山间盆地和平地成为山间小河的侵蚀堆积基准,因此“削高填低”的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局部地形起伏。高原平坦地势是伴随着造山过程及之后的高海拔侵蚀基准和内流型水系条件下“削高填低”剥蚀过程的结果。我们认为高原内部为现今仍在承受剥蚀的地势平坦面。它的形成具穿时性,是内流型水系河流下切侵蚀能力弱化的结果,不直接反映海拔的高低。如果平坦侵蚀面的形成与海拔高程无必然的关联,或侵蚀面可以在任何海拔高度形成,而不一定代表以海平面为基准的准平原,那么它就不能作为一个可靠的参照面用于直接示踪和约束高原的抬升量和抬升时间。  相似文献   
95.
Hui-Ping  Zhang  Shao-Feng  Liu  Nong  Yang  Yue-Qiao  Zhang  Guo-Wei  Zhang 《Island Arc》2006,15(2):239-250
Abstract   The Minshan Mountain and adjacent region are the major continental escarpments along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Minjiang drainage basin is located within the plateau margin adjacent to the Sichuan Basi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acquired by the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SRTM), we know that the Minjiang drainage basin has distinct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The regular increasing of local topographic relief from north to south is a result of the Quaternary sediment deposition within the plateau and the holistic uplift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versus the Sichuan Basin. Results from DEM-determined Minjiang drainage sub-basins and channel profiles show that the tributaries on the opposite sides are asymmetric. Lower perimeter and area of drainage sub-basins, total channel length and bifurcation ratio within eastern flank along the Minjiang mainstream are the result of the Quaternary differential uplift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region. Shorter stream lengths and lower bifurcation ratio might be the indications of the undergrowth and newborn features of these eastern streams, which are also representative for the eastern uplift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相似文献   
96.
基于SPOT 5异轨立体像对提取DEM试验与精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异轨立体像对提取DEM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利用两景影像进行了DEM提取试验,分析了结果的精度,提出了利用卫星立体影像提取DEM这一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3D矢量图形、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正射影像相结合的空间对象模型的设计思想,并将COM组件技术引入到该模型的实现中。  相似文献   
98.
阐述了多项式曲面拟合GPS高程中参数数目对结果的影响,比较了传统最小二乘平差、主成分估计和岭估计在不同参数时的计算结果,主成分回归在不同参数时都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
多源异质遥感影像的分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形理论已经在影像压缩、分割、去噪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其特点是能够准确地描述影像的空间结构信息和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分线法和三角棱柱法对同一实验地区的多种分辨率不同波段的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了图像中不同地形区域(如城区、湖泊、田地等)的分形维数,并根据两种算法的特性对图像进行了特征分析.多源遥感影像的实验结果证明,分形维数确实可以作为影像特征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并可以指导分析遥感影像的应用情况.此外,在计算分形维数的过程中,采用三折线拟合法自适应地确定影像的无标度区间,提高了分形维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
GPS水准移动曲面法功能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简要分析了GPS水准拟合几种主要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移动曲面法和顾及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改进移动曲面法的特殊优点,指出了GPS水准拟合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