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6篇
  免费   1554篇
  国内免费   1452篇
测绘学   581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926篇
地质学   6405篇
海洋学   547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419篇
自然地理   23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Compilation of some new data on ophiolites for Greece and Yugoslavia, and published data from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 that platinum-group element (PGE) and gold concentrations in chromite ores are generally low, ranging from less than 100 ppb to a few hundred ppb. However, samples from several ophiolite complexes exhibit an enrichment (of a few ppm) (a) only in Os, Ir and Ru,(b) only in Pt and/or Pd or (c) in all PGE. This enrichment (up to 10s ppm) is mainly related with chromitites hosted in supra-Moho dunites and dunites of the uppermost stratigraphic levels of the mantle sequence and it seems to be local, independent of the chromitite major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the chromite potential of the ophiolite complexes. The contents of PGE combined with less chalcophile elements (Ni, Co, Cu), the ratios of incompatible/compatible elements, and PGE-patterns provide evidence for discrimination between chromitites derived from primitive magmas and those derived from partially fractionated magmas, although they have a similar major element composition. Thus, they can be used for a stratigraphic orientation in the mantle sequence, and therefore for exploration targets. Moreover, PGE data offer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chromite potential in ophiolite complexes. The most promising ophiolites seem to be those which apart from the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dicating extensive degree of partial melting in the mantle source contain only one chromite ore type (the other type being only in small proportion) of limited compositional variation, in both major elements and PGE, low ratios of , while PGE-enriched chromitites in the mantle sequence are only occasionally present. In contrast, ophiolites which contain both high-Cr and -Al chromitites, and where their chalcophile element data implies relatively extensive fractionation trend are not good exploration targets for chromite ores, although they are related with a SSZ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12.
化学背景与异常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同时表现在浓度和变差两个方面。在划分背景与异常时,把这两方面信息提取出来并作显化处理,使背景与异常的差别更大,以利划分,这就是C型转换的基本思想。介绍了C型转换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条件模拟和实际金矿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3.
对会“打滑”地层,国内外均为难题,新研究的技术是:(1)用特殊的新构思,运用内设备,压制出可批量2供应的高强度金刚石,这种高强度金刚石可承受比目前高得多的钻压;(2)运用强力钻进的配套技术,用上述高强度金刚石制作头。  相似文献   
114.
We report on an objective methodology, referred to as intrinsic sample methodology, for the delineation of exploration target areas or resource areas for assessment.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methodology include (1) identification of recognition criteria for critical genetic factors, (2) synthesis of new variables from enhanced geodata, (3) estimation of logit probability models, and (4) cutting of estimated logit probabilities to delineate exploration targets or resource areas. The methodology is demonstrated on the Walker Lake quadrangle of Nevada and California.  相似文献   
115.
史长义  王惠艳 《地质学报》2022,96(11):3705-3721
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查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找矿实践证明,化探方法技术在矿产勘查乃至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促使化探方法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传统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许多新的方法技术。本文从方法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找寻深部隐伏矿盲矿的有效化探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的概念,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划分为地面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和地下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建立了深部矿产资源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不同的方法技术有不同的优势和不同的适用条件,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的勘查目的和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不同的立体方法技术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取得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116.
丰台—野鸡坨断裂为唐山地区主要断裂之一,西侧为鸦鸿桥凹陷,东侧为唐山凸起,断裂两侧第四系厚度之差巨大。本文依据该断层两侧钻孔对其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丰台—野鸡坨断裂上下两盘PZK14和PZK20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并结合钻孔岩石地层,及浅部光释光和14C测年结果,建立第四纪地层格架。结果表明:两孔底部“泥包砾”为新近纪沉积;PZK14孔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387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114 m,上更新统底界埋深为71 m,全新统底界埋深为6 m;PZK20孔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155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73 m,上更新统底界为36 m,无全新世地层。丰台—野鸡坨断裂活动在早更新世时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特点,活动速率由早期的5.4 cm/ka增加到13.9 cm/ka。中更新世断裂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活动速率为1.0 cm/ka。晚更新世以后,断裂重新活动,且更加剧烈,活动速率达到了54.5 cm/ka。  相似文献   
117.
雄安新区内地热资源丰富,区内有牛驼镇地热田、容城地热田和高阳地热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较早,但是对其深部热源机制仍未形成统一观点。为了研究雄安新区内地热田深部热源机制,在新区及外围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和长周期大地电磁探测,对取得的同剖面的深反射地震和大地电磁数据进行处理和综合解释,探明了研究区从地表至莫霍面范围内地质构造和电性结构。下地壳结构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与大地电磁剖面上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电阻率低值区对应着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上存在一系列反射同相轴,且同相轴可以延续到莫霍面,电阻率高值区对应着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上无明显连续反射同相轴,尤其是在莫霍面之上呈现地震反射近似"空白区"。结合区域地热资料构建了研究区深部地热地质模型,对新区内深部地热机制进行了解释。该模型为"二元"生热模型,其热源包含两个部分,深部地幔热源和地壳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占地表热流的接近30%,而幔源热流在地表热流中的占比可达约70%。在牛驼镇下方,莫霍面以上,由于地幔热物质上涌造成下地壳上隆,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于下地壳形成了局部热异常,该热异常具有低速高导的地球物理特征,认为是牛驼镇地热田和容城地热田的深部热源;以区域断裂为热通道,大地热流由深部向上传导、扩散到牛驼镇凸起和容城凸起顶部,对碳酸盐岩储水层进行加热,形成地热储层;上覆新近系沉积地层是良好的热盖层。  相似文献   
118.
王欢  马冰  贾凌霄  于洋  胡嘉修  王为 《中国地质》2021,48(6):1720-1733
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全球能源系统向清洁化、低碳化甚至无碳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针对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需求,采用了统计对比、分类汇总、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关键矿产在电池、电网、低碳发电和氢能等行业中的作用和需求。结合当前关键矿产产量的地理集中度高、项目开发周期长、资源质量下降等矿产供应和投资计划不能满足清洁能源转型的需求等问题,提出确保关键矿产多样性供应,推动价值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扩大回收利用,增强供应链弹性和市场透明度,将更高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纳入主流程及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国际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9.
地下水中高浓度的铵态氮对生活饮用水安全及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相比较硝态氮,高浓度的铵态氮不仅有各种人为来源,天然沉积环境更是造成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本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研究区高铵地下水的赋存环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NH4+质量浓度介于未检出~180 mg/L。研究区1539组地下水样品中,NH4+质量浓度大于10 mg/L的高铵地下水69组,其中含NH4+质量浓度大于30 mg/L的高铵"肥水"23组。对比2005-2008年历史水化学数据,2009-2018年新增建设用地孔隙含水层高铵地下水样品比例增加25%。高铵地下水呈斑块状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区第四系底部低洼的基底、洼地等退积层序发育的淤泥质含水层中。淤泥层等富含有机质和总有机碳的沉积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铵层",有机氮的矿化是三角洲平原区城市化孔隙含水层中高铵地下水的主要驱动力。城镇化扩张引起生活污水及富铵工业废水的泄漏入渗是城乡结合部高铵地下水铵氮的重要来源。三角洲平原区中性至弱碱性富含有机质的还原环境是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风化溶滤、阳离子交换吸附、海陆交互作用是珠江三角洲高铵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0.
本文从物探科学技术的进步,勘查任务的发展变化、物探方法应用范畴的扩大和物性勘探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岩石和矿物物理性质测量、研究的重要性,指出:物性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并提出了五点建议:1.深入研究各类矿藏及其围岩(直至地面)物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选择、研究合适的物探方法,提高物探效果,进一步探讨“直接”找矿问题,提供依据;2.这项工作可专门进行,但最好尽可能利用为其他目的而设计的钻井进行;3.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