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关于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成为与时俱进,新世纪优秀的出版人,从职业素质的培养、出版业务知识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培养及综合知识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培养5个方面对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根据胜利滩海油田深部调剖的需要,研制出深部调剖系统。该系统占地小,适宜于平台摆放;实现了乳液聚合物速溶于海水和跟交联剂均匀混合进入地层;克服了船载方式施工受不良海况影响的缺点,实现了大剂量调剖荆连续注入地层而达到深部调剖的目的。先导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用于胜利滩海油田的深部调剖,加快开发速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3.
基于目前海图出版数据缺乏通告改正更新、无法实现对其再利用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MicroStation自动化编程技术实现通告改正更新的新方法,并解决了数字航海通告格式建立和通告改正数据分层存储等关键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海图出版数据的通告改正更新系统.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国际上诸多天文项目均遵循虚拟天文台(Virtual Observatory,VO)标准协议开发各天文数据检索发布系统,对外公开发布数据,并对数据资源进行VO注册,从而使用户通过虚拟天文台门户网站即可访问获取不同天文项目的数据集.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项目也将虚拟天文台技术引入HXMT卫星数据检索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既满足HXMT卫星数据发布需求,又将HXMT卫星数据融入虚拟天文台环境,实现国际天文数据的共享共用.系统提出了符合虚拟天文台规范的体系架构,并选取SCS锥形检索、VOTable数据格式等虚拟天文台标准协议加以实现,采用MVC模式、SSH框架以及各种J2EE技术进行软件研发,提供检索访问、浏览下载和可视化功能.实践和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在解决天文数据资源互操作、共享发布、检索访问及异构应用集成方面均具有可操作性,对我国空间天文卫星数据检索发布系统的研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崔杨  罗兵  胡争光 《气象科技》2013,41(3):476-479
针对WebGIS在海量气象数据发布中的诸多不足,通过对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结合气象数据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对栅格气象数据的发布采用了一种灵活高效的影像金字塔模型构建算法,结合服务器端动态生成切片的方式,有效减少了I/O操作和重采样计算,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在完成矢量气象数据发布的基础上实现了各区站气象信息的多级显示,实现了气象信息资料的共享和网络发布。实践证明,采用该方式能够实现在改变缩放级别时,地图数据的快速加载以及无缝拼接,为后续气象GIS平台的开发以及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平台以提高气象预警服务的效率及信息化水平为目的,应用数据库、软件编程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完成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基础数据产品的获取及分析,确定气象灾害预警范围内的信息终端,高效编辑各类气象预警信息,基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码分多址、Web Service等信息技术,实现了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机、决策手机等多种终端的预警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综合发布。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基于2001—2020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遥感产品,使用谐波分析重建完整作物生长过程植被指数变化曲线,对江苏省范围内水稻种植区域的收获期进行提取。同时利用Sen趋势分析与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水稻收获期时空动态变化趋势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利用谐波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重建作物生长期生理参数变化曲线,滤波值与原始值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8;水稻收获期分布在9月中旬到12月上旬之间,2010年之后,10月中下旬之后占比增加,达到50%以上;部分地区水稻收获期呈现延迟趋势,南京北部、扬州、盐城北部地区为3 d·a-1及以上,泰州、南通等地区保持稳定,趋势绝对值低于1 d·a-1;9—11月降水日数与降水量均对水稻收获期有影响,10月降水量与收获期存在负相关,10、11月降水日数与收获期存在正相关。本研究的基于遥感的水稻收获期提取方法为大范围的水稻农业物候信息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109.
在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总工作完成后,重庆市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同时也要进行数据发布以便于工作成果的各类应用.本文介绍了该市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建设及数据发布的工作流程,重点阐述了该项工作中的基础地理空间框架的选取、批量空间数据的坐标转换、DEM数据问题的处理及建模、数据发布等环节的技术处理,可为其...  相似文献   
110.
渤海湾盆地应用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的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林 《地质与勘探》2013,49(1):167-178
全球地下3~ 10 km普遍分布的高温低渗岩体中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技术可以实现这部分热能的开发.本文通过对近年增强型地热系统的研究进展和经验的综述,结合区域地质分析和有限元模拟,探讨了渤海湾盆地应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开发的可行性.我国渤海湾盆地处于岩石圈减薄区,区域大地热流值高,地热资源丰富;基于该区的岩石圈热状态、基底构造形态对渤海湾盆地典型剖面地下10 km内的地温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在基底凹陷区埋深5 km处地温可达150 ~180℃,地温等温线随基底起伏而变化.相比美国、欧洲现有的EGS开发地区,渤海湾盆地具有相似的地温条件和地质条件,适于开发增强型地热系统.通过分区块的资源概算,得出渤海湾盆地陆上部分的增强型地热系统可及资源量可达3775GWe,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